此次襲營,種平帶回來的白毦兵只剩下四百不到,他回到水寨之時,原本面帶怒色,待聽聞自己方退,蔡中便領兵而出,一時面色古怪,氣也不是,笑也不是,倒讓劉琦嚇了一跳。
第二日午時左右蔡中才領殘兵而回,如此轉勝為敗,縱然是張允也沒面目多言,種平趁勢發難,詰問蔡瑁昨夜為何不依約來援:“將軍豈不聞‘義重千鈞,不可輕負;信若流沙,易失難收’?今我受命來援,將軍有約在先,我以軍令奉之,將軍卻輕易背棄!如此裂竹折節,何其不義!莫非將軍以為我交州好欺?”
蔡瑁自知理虧,明白種平並非虛士,心中也是後悔此次並未能乘勝追擊,將呂布趕出南郡,只能主動開口描補:“夜間霧大,排程之時耽擱了些……此次之過在我,決計不會再有第二次。”
他說著瞪了眼蔡中,蔡中狼狽低頭。
“使者若需兵將、糧草等物,我寨中皆可供使者挑選。”
種平心中一動:“我倒有位故人在此,還請將軍允我離去前,自荊州選調兩個官吏一同回交州。”
蔡瑁思量一方,並未直接答應,而是道:“使者還要待上幾日,到時再說吧。”
這邊水寨之中士氣低迷,那邊呂布帳下也不遑多讓。
種平夜襲之後,呂布雖勝了其後的蔡中,但到底是連勝之下突遭大敗,軍心多有浮動。
呂布忌憚種平之計,軍秣馬礪兵,連夜撤退,退往江津城中據守。
一路上陳宮眼見軍營之中,旌旗低迷,弓弩俱靜,兩耳唯聞士卒私語之聲,大多是不解為何那夜種平會如此清楚營中佈防。
呂布心中也對種平臨走前的那句“好客”之言耿耿於懷,這幾日看待麾下將領,總懷疑其中有收了蔡氏兄弟好處,私下洩露訊息的奸細,連對陳宮也不復先時信任。
陳宮掃視四周,知曉唯有一勝方能扭轉士氣,也能讓呂布放下疑慮之心。遂密召眾將,共議後策:“主公勇武,馳騁沙場,今雖退至此處,然地形有利,當以險要之地設伏,以逸待勞,可圖速勝。”
眾將聞言,無不稱善,唯有郝萌垂首,眼中似有異色。陳宮於是計劃先攻南郡西郊澗道,以聲東擊西之勢,覓得破敵良機,計策商議已定,他便帶著輿圖去見呂布。
郝萌素來知曉呂布性格,自昨夜回營發現腰間符信消失之後,郝萌便明白自己唯有投奔種平一條路走,這等物件丟失如何能長久隱瞞?何況縱然他能找到藉口搪塞,一旦種平寫信挑撥,附上符信,以呂布的疑心,他必死無疑。
這澗道幽深,林木夾道,聯通沱水,山上多有樟木,繁茂異常,自其可繞道江水,至江岸水寨之後。
呂布行軍五日方至,卻不知種平早得了郝萌傳信,拂曉時分便命令精兵三百伏於澗道兩側,設弩陣密佈,又遣蔡中率輕騎百餘,繞道而行,日暮時分必至後路,設重木車障,斷敵退路。
蔡瑁這次十分配合,一面令精兵泊於沱水,一面在水寨之上如尋常一般演兵、巡視,卻又刻意令守軍作出鬆懈之態。
陳宮跟隨呂布左右,隱約可見那水寨之後,忙下令高順:“汝便引精騎千人,乘勝直撲,勿待吾令。”
高順依言而行,方衝入澗口,便見兩側山上箭如雨下,隨即火光一閃,點燃鋪在草中的火油,霎時間火舌竄天,濃煙遮日,四面火陣,氣浪翻騰。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