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談至性酣處,夜晚時分,張飛提著菜餚歸來,三人方用了午食。
隨著張、劉兩人離去,屋內不復熱鬧,一時寂寂。種平披衣起身,庭中月色如洗,孤星恆明,樹影搖動,涼風習習。
他抓了把草籽灑進鴨窩,幾隻肥鴨大搖大擺地走到木欄下低頭啄食,翅膀不時抖動一下。
“‘子興視夜,明星有爛。將翱將翔,弋鳧與雁’,師兄將野鳧養的如此肥胖,若是挽弓射之,真不知是中矢而落,還是力竭而墜了。”
“叮叮”的細碎鈴鐺聲伴隨少女輕快的腳步靠近種平身側,蔡琬頭上只簪了絨花,正是種平自荊州帶來的那朵粉紫色芍藥花。
“霞綃煙紫,便教瑤臺生碧。”種平拍淨手中的草籽,起身輕輕誇讚了一句蔡琬今日的裝扮,幾隻肥鴨嘎嘎亂叫了一通,又自做自事去了。
月色下,兩個人的影子並肩而立。
蔡琬低著頭,唇角極快地抿起,藏住了笑意,伸手扶了扶髮簪:“……看來師兄修養的不錯。”
她小聲嘀咕了一句:“或許世間並非沒有神佛。”
“什麼?”種平側耳去聽,卻只捕捉到微微風聲。
“我是在想,師兄書稿中所言的‘大同之世’,果真能實現嗎?”蔡琬目光柔和,眼中帶著一種嚮往與希冀。
種平沉默了一會兒,隨即仰起頭,望向高懸於天幕中的皎皎明月:“……會存在的,或許那個世界並非是你所想的那般,是個完美無瑕的,‘天下為公’的世道,但它在最大範圍內給與所有人平等的權利與義務,書籍流傳至窮鄉僻野,法度衡量上下,人皆可以勞易食,無戰亂饑饉之憂,人人都能……”
這話如同痴人的一場夢囈,蔡琬長久的凝視著種平的側臉,像是在看一個鏡花水月的幻像,又像是苦行之人於蜃影中掬起了一捧甘泉。
“……我明白。”
她輕輕的回答他,月亮照進蔡琬的眼睛裡,倒映出種平的身影。
種平驀然垂首,看見她瓷白的臉上滿是堅定:“正如師兄書中所言‘觀夫四牡周道。本載烝民同馳,自州牧裂疆而九鼎輕,豪右懸鶉而萬室啼。舉茂才者皆膏粱子,察孝廉者盡瑚璉器。豈不見未央宮外金吾醉,渭水橋邊骸骨欹?’”
“沉痾積弊已久,唯變方興!我想協助師兄拓印經典,讓更多人能識文字,明道理。”
“嗯……我知道了。”種平抬起手,在空中微微停頓,最後掠去她肩上一片枯葉,“你放心,老師那裡我會去說。”
蔡琬笑了:“父親給我起了個小字,喚作‘明微’,師兄日後不如以此相喚?”
種平聞言一怔,蔡琬的笑容帶著幾分羞澀,又明明白白彰顯出少女的情思。
他心中一時複雜難辨,竟不知要如何回答,手指不由自主地摩挲起腰間懸鈴,蔡琬眼中浮現出一絲失落:“師兄若是……”
不知是怎麼了,種平下意識上前一步,他胸口噪響難平,恰似蝶翅振顫,嗡鳴不止,脫口而出:“……你放心。”
“……什麼?”蔡琬眼眸微微睜大。
“我說。”種平剋制著手抖,隔著布料輕輕握住她的手腕,吐字清晰而堅定地重複了一遍:“你放心。”
蔡琬已經分辨不出種平口中的“放心”,究竟是指那個世界終究會實現、讓自己幫忙拓書,還是……抑或是三者都有。
她只覺得太安靜,靜到兩個人的心聲雜亂無序又如出一轍,彷彿雷霆入耳,聲聲摧人肺腑。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