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洪武帝的崩潰瞬間

第164章 之前他苦無良策解決宗室問題

之前他苦無良策解決宗室問題,才考慮效仿朱棣。但在聽聞韓成提出的藩王外封妙計後,他立刻放棄了之前的念頭。與韓成提出的策略相比,朱棣的方法顯得遜色太多,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得知此法後,朱元璋立即決意將其付諸實踐,絕不能讓兒孫如豬般被圈養,更期望他們能有所成就。若後代中有人超越自己,他即便身在黃泉亦會開懷大笑。韓成原欲與朱標詳談解釋,但聞朱元璋之言,便將未出口的話語嚥下。有洪武大帝在此,無需多費口舌。果然,朱標未能繼續表述的意見就此中斷。稍作停頓後,朱標續道:“此事頗為意外,不合常理,恐有不少人反對……”“反對?”朱元璋笑意浮現,“看誰敢反對,敢反者即刻處斬!咱們倒要看看是他們嘴硬還是我的劍利!”此刻,朱元璋已然成為藩王外封的堅決擁護者,韓成之策正合他意。韓成在一旁聆聽,不由自主地為朱元璋鼓掌稱讚。不愧是朱皇帝,不愧是洪武大帝,如此氣勢非同一般。“陛下、殿下,此事看似逾矩,實則不然,皆有依據。”韓成開口說道,欲徹底打消朱標心中疑慮。“有據可循?”朱元璋父子目光齊齊投向韓成。韓成道:“分封制由來已久,有人說自堯舜時起便已存在。在我看來,這是一項優秀制度,既適應當時生產力水平,又是領土擴張的有效途徑。我中華文明起初疆域狹小,經多次分封與征戰,版圖才逐步擴充套件。特別是西周建立後的大規模分封,影響深遠。原本許多土地不屬於周,但此次分封使華夏文明得以更快傳播發展,國土面積進一步擴大。”

昔日,七雄逐鹿,終歸一統於秦。秦始皇廢除分封,推行郡縣,奠定大一統基業,此乃曠世之舉。

誠然,此舉為後來者立下標杆,其志六王盡滅,四海歸一。帝王登基,無不以此為目標,歷經戰亂紛擾,中華大地終能重聚。

然而,項羽行分封,引楚漢之爭;漢高祖雖設郡縣,卻兼行分封,遂有七國之亂;晉室亦遭八王之亂。後世王朝漸悟,封爵多有名無實。

及至今日,陛下廣封親王,致靖難之變……種種史事昭示,分封舊制已不合時宜,徒增動盪,當廢除之。

然則,果真如此否?

吾以為非也。後世未能深諳分封之義,錯用其形而失其神。分封之意,非將已有領地割裂,而是於未知之地賜封諸侯,令其率軍開拓疆土,新建之地仍屬天子名下。

後來諸君行分封,皆侷限於既得之地,違背統一潮流,難免生亂。若陛下能外封藩王,則正合分封之本意,與當今體制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分封竟可如此解讀?這般運用?

偏殿之內,朱元璋父子聽罷韓成之言,皆感新奇。

朱元璋早年未習書文,然稍有成就後,依馬皇后建議,日夜勤學,力求補缺。

直至今日,從未中斷過。

韓成認為,評判一個人的才學,不應僅看他是否早年受過教育,而應以發展的視角來看待。

畢竟人生漫長,不可因前半程而忽略後半程。

否則,如今的朱元璋最突出的身份該是乞丐或僧人,而非洪武大帝。

即便現在,朱元璋練武或用餐時,仍喜歡找有學識之人講述歷史給他聽。

因此,他對分封制及相關事務並不陌生。

朱標更是自幼接受正統教育,對西周分封制更加熟悉。

然而,正因如此,他們聽到韓成這番話時,才會感到耳目一新。

這是他們之前未曾知曉、他人未提及且自己從未深思的方向。

初聽韓成之言似有不妥,細想卻覺合乎情理。

“原來是這樣啊!”

朱元璋點頭露出恍然神色,隨即暗自記下韓成所說,決心日後依此行事。

若有反對者稱不符禮法等,便以此為據反駁,令其啞口無言,甚至將其除掉。

這樣豈不暢快?

“我就說嘛!為何周天子與周公等人會那麼糊塗,把大片沃土分封出去呢?

原來那些被分封之地多荒涼偏遠,名義上歸周,實則不然。

真是誤解了他們啊!”

朱標聽後也找到反駁反對者的最佳理由,並將韓成的話銘記於心。

“咱們這就把老三和老四分封到北方去,讓他們接管尚屬元**的土地!

攻下的地方,名義上歸屬大明,但實際上可讓他們行使天子權力!”

朱元璋即刻採納韓成的建議,拍著大腿做出此決定,心中頗為滿意。

既然你老四能征善戰,那就讓他繼續向北開拓疆域。

這不僅可消除北境隱患,還能擴大大明的勢力範圍!

這個好女婿韓成確實妙計!

頓時,壓在朱元璋心頭的大石消失無蹤。

結果,韓成連連搖頭:“陛下,萬萬不可如此,您這般封賞,實則不妥,絕不能這麼做。”

韓成繼續說道:“若照此分封下去,日後定會害了晉王與燕王,即便他們能避開,也會禍及他們的子孫,更會危及大明江山!”

朱元璋聽後,眉頭微皺。

這不是你之前力主分封的嗎?怎麼現在又要反對?

“韓成,你這是何意?難道你覺得,將老三老四派往邊疆之地,他們就難以抗衡那些殘餘部落,反而會陷入絕境?”

韓成搖頭:“非也。以晉王和燕王的能力,若是陛下真願意放他們前去,倒也能有所作為。”

朱元璋疑惑:“那麼你的意思是,日後老三老四會背叛朝廷,回頭來攻打我們?”

他略作沉思,看著韓成問道。

韓成點頭:“正是如此。”

“他們竟敢!”朱元璋瞪大雙眼,聲音陡然提高。

“真是無法無天!竟敢反攻大明!看我不重重懲罰他們!”

朱標在一旁也道:“韓成,此事斷不可能發生吧?老三老四怎會如此忘恩負義?”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