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周朝的分封制度,華夏文明不會如此迅速地發展與擴張!
有了地球儀後,再看世界,我覺得大明面臨的處境與周朝有許多相似之處。
大明確實遼闊,但在整個世介面前,依然顯得渺小。
那些廣袤之地,單憑大明自身的力量,根本無法全部佔領並掌控。
既然如此,為何不借鑑西周的經驗,將文明的種子播撒到世界各地呢?
也掀起一場華夏文明的大傳播吧!
若數百年後,這些諸侯國間爆發戰爭,真有如強秦般的勢力崛起,橫掃諸國,統一天下,即便我在九泉之下也會欣然一笑!
因為我的大明並未滅亡,而是以更加輝煌的姿態延續了下去!
超越了所有王朝!!!
終於達成了一項讓旁人難以企及的偉大成就!
朱元璋說到此處,激動之情溢於言表。因太過興奮,他的臉色微微發紅,眉宇間帶著笑意,眼角泛著淚光,眼中閃爍著無盡的憧憬。
“標兒啊,若是我們父子能夠開啟這一嶄新局面,此生便無憾矣!”
他一手緊握朱標的雙手,另一隻手則握住韓成的一隻手。感受到父皇堅定有力的掌心與豪邁的氣度,聽著他描繪的美好願景,朱標內心的澎湃也隨之高漲。
胸懷豁然開朗,不再憂慮將來諸侯間的紛爭。
朱標不得不承認,在大是大非面前,自己的氣量與決斷力遠不及父皇。
“韓成,咱們並肩前行!”
此刻的朱元璋散發著獨特的吸引力。
“當然!我們定要有所作為,豈能虛度此生?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承續先賢絕學,開創萬世太平!
我們要壯大自身,再鑄輝煌!”
韓成的話語中不知不覺透出幾分剛毅之音!
“哈哈!說得好!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承續先賢絕學,開創萬世太平!
壯大自身,再鑄輝煌!
這才是真正的男子漢應有的志向!”
朱元璋與朱標齊聲贊同。
一時之間,這尋常的偏殿竟充盈著無比的豪情!
一項至關重要的國策初步成形。
問天下誰能主宰興衰?
恰值青春年少,才華橫溢,書生意氣,揮灑自如。指點江山,激昂文字,視昔日權貴如糞土!
……
“陛下,若是施行分封,這幾個區域必須由朝廷掌控,絕不可外授。即便距離本土遙遠,也需設立相應規制,歸入直轄區劃,嚴禁外封之人涉足。
凡有外封之王膽敢違例,立刻剝奪其封號與領地,並昭告其他藩王共同討伐!”
平復心情後,韓成深深呼吸一口,隨後拿起炭筆,在地球儀上畫出了幾個圈。
韓成神色從未有過的嚴肅,對朱元璋說道。見此狀,朱元璋與朱標不敢怠慢,急忙看向韓成畫出的幾個圈,想知道究竟何地讓他如此慎重。推薦朋友的作品《神話復甦:我以旁門證道》,作者經驗豐富,感興趣的朋友可自行閱讀。
---
壽寧宮偏殿內,朱元璋與朱標父子靠近地球儀,專注審視韓成所畫的圈。韓成平日少有這般認真的時候,即便談及**及火器改進時也未曾如此。此刻他的態度足以表明這些圈的重要性。
朱元璋迅速從韓成畫出的圈中察覺端倪。儘管地球儀上的地圖大多是他首次見到,特別是圈中的區域更是前所未聞,但他憑藉多年作戰經驗仍能理解其中含義。韓成所圈之地雖不完全重疊,卻有一個共同點——它們要麼位於兩海交界,要麼處於兩陸交接,均為關鍵交通節點和戰略要地。
仔細觀察圈內圈外地形後,朱元璋領悟了韓成意圖,亦明白他為何這般慎重。韓成所言極是,這些地方必須由朝廷掌控。無論多遠,都應直接管轄。絕不可封王,更不得讓外派親王涉足。應視作禁地般存在。只要牢牢抓住這些要點,憑藉明朝本土的優勢,即便外派藩王日後壯大,也難以掀起太大波瀾。
韓成繪出的那些圓圈,讓朱元璋確信他真心為大明謀劃。這對國家千秋萬代的大計,韓成表現出十足的誠意。朱元璋心中明鏡似的,而朱標卻未能完全領會。相較於朱元璋這位從血雨腥風中闖出的開國者,朱標略顯不足。
韓成稍作停頓,確保二人已看清圖示,未等朱標發問便開始解說。
“陛下、太子殿下,日後外派藩王,開啟大航海時代後,全球各地聯絡會愈發緊密,交流也會增多。海運定會蓬勃發展,成為各地間最重要的紐帶,地位不可動搖。即便往後交通方式不斷發展,海運仍將是洲際間主要運輸方式,特別是大宗貨物的運輸。所以這些區域至關重要。”
韓成邊說邊轉動手中的地球儀,將靠近大明的第一個圓圈展示出來。“此處後世稱為馬六甲海峽,介於蘇門答臘與馬來半島之間,地理位置極佳,是貫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戰略通道,可聯通亞、非、歐。”
他又轉動手柄,指向另一處圓圈,“這裡叫蘇伊士運河,北接地中海,南連紅海,在亞非交界處。經由蘇伊士運河,西亞、歐洲及非洲通往印度洋和大西洋,可避免繞行好望角數千海里的路程。一海里約等於三點五里,如此計算,省下萬餘里航程,是條毋庸置疑的捷徑,具有巨大的經濟與戰略價值。不過,此時並無蘇伊士運河,那是未來開鑿而成。但陛下可將其銘記於心,暫不外封。待大明實力充裕,航運需求旺盛時,便可在此挖掘一條運河,至於名字,陛下可自行決定。”
在這片區域,朱元璋與朱標正在專注地聆聽韓成的講述。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