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成提到,此處後世稱為曼德海峽,是紅海通往印度洋的關鍵門戶,與蘇伊士運河共同構成紅海的戰略屏障,連通亞丁灣,成為大西洋、印度洋及太平洋之間的重要航道。
而後,韓成繼續介紹,此地亦稱黑海海峽,又稱土耳其海峽,是連線地中海與黑海的唯一水道。
接著,韓成提及霍爾木茲海峽,它的重要性源於波斯灣豐富的資源——石油,這種被稱為“黑色黃金”或“黑色血液”的能源,是現代工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該海峽的戰略價值舉足輕重。
韓成又說道,這裡是直布羅陀海峽,有“西方生命線”之稱,它是地中海通往大西洋的唯一通道,歐洲多國的進出口貿易都依賴於此。
韓成還提到了巴拿馬運河,這是連線太平洋與大西洋的交通樞紐,不過目前尚未成形,需待日後航運需求增長時修建。
此外,他還指出白令海峽是太平洋與北冰洋的唯一通道。
最後,韓成強調英吉利海峽同樣關鍵。
朱元璋父子聽後,對韓成所描繪的戰略佈局愈發理解。朱標在地球儀上巡視一番後,提出幾個近鄰大明的海峽也應具有重要意義。
韓成認同朱標的見解,認為這三處海峽未來也將扮演重要角色。
而且,由於是我們大明引領了大航海潮流,所以在海運貿易中,大明自然要佔據領導地位。
如此一來,這幾個海峽就更加關鍵,絕不能忽視。
朱標所指的三個海峽分別是瀛洲海峽、瓊州海峽以及渤海海峽。
“只是,這些地方本就是我們的國土,未來繼續由大明掌控也是理所應當,所以並未特別標記。”
聽罷韓成的說明,朱標也覺得有道理,自己剛才確實忽略了這一點。
韓成說完後稍作思考,又用炭筆在地球儀上添了兩個圈。
“這裡叫韃靼海峽,外側的島嶼名為庫頁島。
起初這地方屬於我國,永樂九年時,有我大明將士乘船而來,設立奴兒干都司。
然而後來,**統一時被強行奪走。
隨著時間推移,這裡依舊非常重要。
對於我國東北地區的開發有著重大意義。
之前我認為,日後此地必會歸入大明直接管轄,故而未著重標明。
現在看來,還是標註出來更好,能引起注意,讓人意識到其重要性。
這片區域雖然位置偏北,但由於臨海,氣候相當溫和。
屬溫帶季風氣候,年均降水量超過五百毫米。
因此非常適合耕種。”
“至於這一處,因靠近朝鮮,故稱朝先海峽。
這裡同樣關鍵,去往倭國最近的路線是從高麗啟程,經此海峽。
將來這裡也必須牢牢掌控。
大明將來有能力時,高麗最好直接設立統治,而非封王……”
談及這些地方,朱元璋和朱標都很熟悉。
二人聽完韓成的話後頻頻點頭,認同他的看法。
這些地方確實應該歸大明所有!
“期待未來這些海峽都能成為大明的內海!
周邊的大洋也化為大明的內海!”
韓成站在此處,描繪了一個雖難達成卻令人熱血沸騰的夢想!
“那就共同努力吧!期望某一天真能實現,日月所及,江河所至,盡歸我大明!”
朱標凝視著韓成,話語間滿含憧憬與決心:
“曾經,這可能是你的追求,如今,這也成了我們的目標!從今往後,我們就向著這個方向努力吧!凡日月所及,江河所至,皆是我大明疆土!”
朱元璋的聲音中亦透出豪邁之情。
說完這句話,他再次注視地球儀,頓覺心境豁然開朗。
過往,受限於時代侷限,他以為驅逐異族、復興華夏、收復失落數百年的燕雲十六州,並奪回西南被蒙古殘部佔據的地區已足矣。他已掌控天下精華之地,只需精心治理,確保大明長治久安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