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也算是將快過期的療傷丹藥廢物利用,確保曹升不會因鬥氣被「禁靈索」封住而傷勢惡化致死。
當下,可以用神識傳音,來與曹升交流。
但南奕並不打算審訊曹升。
他清楚自己並非審訊的行家,無法像前世許多小說主角那般,輕易便叫龍套反派全盤招供。
他也相信曹升作為葬元玄宗弟子,既是體修,能意志堅定地打熬筋骨,自然無懼於刑罰。
所以,南奕完全不指望從曹升口中問出什麼情報。
他只好奇玄宗修士的一身鬥氣,與仙門修士之法力,差異何在。
理論上,不論東原、南洲,還是西境、北荒,修士修行,皆以接引源炁為始。
只是在源炁化生時,因功法傾向不同,略微生出性質差異。
如南洲仙門,多為心修,強調道心,以參悟法則為正道。
其源炁之化生,則稱作法力,乃是“法”天地神異玄妙之所由來也。
至於東原玄宗……
雖然東原玄宗的境界稱謂,在近萬年前被某蕭姓鬥帝強行改名,套殼鬥氣體系。
但東原玄宗,確實自古以來便是以體修為主,看重體魄,從打熬筋骨開始修行。
其源炁之化生,稱作鬥氣,雖稍顯直白,亦體現著玄宗修士戰天鬥地的氣魄之所生息。
不過,《無相寶冊》上對玄宗修士的介紹,只以一句“玄宗多體修”一筆帶過。
顯然,涉及其他地界修行法門的相關知識,並不在一般弟子入門即送的常識手冊之中。
對於鬥氣與法力之間的具體差異,還得南奕自個細看。
他出手護住曹升生機,然後憑藉「洞真」天賦開始探究其體內的鬥氣底細,暗加揣摩。
所謂鬥氣,基礎理念應是將人身視作小天地,與外界大天地相呼應。
仙門修士,要在築基之後的玄種期,才會在體內凝結玄種以統攝周身——在南奕看來,所謂玄種其實也可以叫作金丹,就是要將自身修行體系完善後盡數融入一處,孕育神通種子,演繹法則玄妙。
而玄宗修士,則是在修行之初,便要初步凝結勾連周身的鬥氣氣旋。
雖然一開始的鬥氣氣旋,談不上多少神異,但仍可視作玄宗修士從打熬筋骨之始,便在打磨道基。
然後,鬥氣氣旋在人身小天地中的定位,對標外界大天地的永恒大日,為天地中央之核心。
人體九宮,則對標大天地的十二輪月亮。
不過,九怎麼對應十二?
南奕稍作思索,猜測這一環節或許涉及地階以上的修行所需,需在定三元的基礎上,實現四相齊備。
總之,就當下而言,南奕十分確定,玄宗修士的鬥氣修法,顯然是以人身小天地為根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