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堯丹她們重重地砸在陡坡上。
餘慶落地時也有幾個踉蹌才站穩腳跟。
此時堯丹已經進入深度休眠狀態,什麼也不知道。
餘慶朝四周看了看,沒有異常動靜。
只是他發現剛才堯丹準備降落的草地,實際上是一條已經變成沼澤一樣的壕溝。
看來它是樹林分界的一個隔離地帶。暫時應該安全了。
他讓大家先趴伏在陡坡上休息,等堯丹醒來後再一起行動。
妲己和燕兒把餘慶和堯丹夾在中間,以防突發情況。
餘慶望著對面的樹林發呆。當年那裡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有五個腦袋的貓頭鷹,七隻腳的兔子嗎?不敢想象。
他從來沒有這樣怕過黑夜,但這一晚他聽到風聲便以為是怪獸來了…
事實他也並不只杯弓蛇影。
林子間的確有窸窸窣窣的怪響,到處閃著鬼火樣的螢火之光。
最恐怖的是他發現妲己她們的鞋上沾滿從林中帶出來的發光螞蟻!
那是一種看起來由螞蟻和螢火蟲嫁接的品種。那個地方的東西全亂套了。
為此她們折騰了一晚上,挖了幾個土坑,把腳反覆在裡面揉搓。
讓餘慶徹底無法入睡的,是隔離壕溝裡咕嚕咕嚕的響聲…
餘慶就這樣待在那兒直到天已大亮。堯丹經過一夜的恢復,終於甦醒了。
她的這次休眠遠遠不止她所說的兩個小時。她身體機能透支得太厲害了。
見堯丹醒了,餘慶自然高興極了,問:“現在能自己行走了嗎?”
“當然能,相公。只是我暫時不能飛行了,我的高度識別能力暫時失效了。
總算幸運,昨晚差點降落在壕溝那些溶劑裡了。”
“什麼?那壕溝裡不是泥巴嗎?而是溶劑?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掉進去了,就會化成一灘水了,是吧?”
“不是我們,是你會化成水。那是專門用來溶化動物的皮毛和血肉的。”
“誰這麼毒辣呀,和人類有仇嗎?”
“你傻了嗎,相公?當初那麼多人反對他們復刻那個《山海經》裡的動物,後來怎麼又建成了呢?”
“我明白了。他們建了這個隔離帶,僅僅只是為了向世人證明:
復刻的動物不可能從開放園裡外逃引起擴散,這樣才說服了那些反對的人。”
“相公還不傻嘛。”
“不好意思,鄙人是智多星轉世。”
餘慶忽然想起另外一個問題,如果是他們復刻的是鳥之類的…
譬如鳳凰這樣的動物從空中外逃,難道就不用理會了嗎?這顯然是不可能的。於是他四處檢視,想要找出其他防護設施。
“也許在坡頂上面某個地方還有一道防線,譬如網子什麼的”,他想。
於是,他站起來向坡頂走去,可剛一露出頭頂,“啊”了一聲便抱著頭蹲了下來。
妲己和燕兒立馬跑過去檢視究竟,並未發現什麼。
堯丹過去時,見餘慶的頭皮被燒掉了一塊。現在他頭痛得額頭直冒冷汗。
妲己連忙把他的頭裹在自己懷裡,問:“親愛的,為什麼突然頭痛起來了?”
“我剛一露頭,被什麼東西刺了一下。”
堯丹聽了,叫道:“完了,我忘了這上面還有防護,他被爻粒子槍擊中了!”
妲己和燕兒聽了本能地蹲了下來,擔心也被爻粒子槍擊中。
堯丹喊道:“喂,你們太傻裡巴嘰了吧?
這把粒子槍本來是防止飛行動物外逃的,只損壞動物的細胞。你們躲避個啥勁?”
妲己一聽這才反應過來,忙說:
“燕兒,你去背芙蓉,我和堯丹把親愛的夾在中間,趕快離開這個危險的地方!”
就這樣餘慶被堯丹和妲己包裹在中間,穿過了約五百米的寬闊地帶,終於來到了一條廢棄的馬路上。
道路上落滿了厚厚的塵土,雜亂的垃圾到處都是。
“路已經這樣了,看來想找到公共交通已經不可能了。現在相公急需送到醫院治療,一刻也不能耽誤。
我現在不會飛,又沒有滑行靴,實在走不快。
我看這樣,妲己揹著相公,燕兒揹著芙蓉,你們倆以最快速度滑去甕山的醫院。
我完全恢復後再去那裡找你們。”
妲己問:“你確定從這路走過去就是甕山,還有醫院?”
堯丹不耐煩地說:“我當然確定,看到前面那個塔了嗎?
我過去每次來甕山給魯博士運送補給,都要經過那塔的下面。
甕山的醫院正好就在我們進城的這一邊,遠遠都能看到。
那是一個類人姝和人類共用的醫院。
它也是我們勝天公司投資的,似乎有近一百六十年的歷史了。”
妲己問:“堯丹,你別逞強,確定自己一個人待在這裡沒問題嗎?”
“你煩不煩呀,相公的傷耽誤不得!”
妲己她們於是撇下堯丹直奔甕山而去。
餘慶忍著痛回頭喊道:“冤家,你要好好的…”
妲己她們使出了超負荷的力量快速滑行,即便這樣餘慶還是感覺太慢了。
因此一路上不停地詢問:“親愛的,還有多遠啊?”
“越來越近了,親愛的。”
不知道經過了多少次這樣的一問一答,妲己這才明確地告訴餘慶:“我們馬上要進城了。”
餘慶稍微抬了抬耷拉著的腦袋,苦笑了一下說:
“啊,太好了。不過你說錯了,不是馬上,而是趴在我親愛的背上進城。”
但妲己還沒搭腔,突然又停了下來。
“怎麼不走了?是到醫院了嗎?”
“不是,親愛的,路正中間立著一塊合金的牌子呢。上面寫著什麼字…”
“寫的什麼,你仔細念給我聽聽。”
燕子加速滑過去,說:“我來唸!”
“唸啊。廢話真多。”
“上面這樣寫的:致那未來的親…人…”
“接著唸啊。”
“作為甕山最後的一個居民,當我離開這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心中滿懷憂傷。
今天,是您,我遠道而來的尊貴親人,是您讓我再一次欣喜若狂!歡迎您來到甕山!親人!
這個一度70萬人口的城市,在兩百年中屢創輝煌。
誰知不過區三十載,便人去樓空,孤月獨賞!但是今天,親人!因您的到來,我看到了它重生的希望。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