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時的武州當中,武州城的積雪剛化了半尺,城牆根下的冰稜還在滴答作響,守城的黃巾軍士兵縮著脖子搓手,望著城外灰濛濛的天際。
朱溫帶著朱元璋援軍將至的訊息回城時,城門處的積雪被馬蹄踏得稀爛,混著泥漿濺在兩側的石獅子上,倒像是給這尊鎮門獸添了些煙火氣。
“朱渠帥回來了!”
“聽說大玄的朱將軍要派援兵來?”
城門口的議論聲像潮水般漫開,原本緊繃的氣氛鬆動了些,連帶著城頭上飄揚的黃巾旗都似乎挺直了幾分。
但這份輕鬆沒能持續太久,暮色降臨時,西市的酒肆裡就傳來了爭吵聲——三個裹著破爛黃巾計程車兵正揪著掌櫃的衣領索要酒肉,腰間的環首刀晃得人眼暈。
“軍爺饒命!小本生意實在經不起折騰啊!”
掌櫃的臉漲得通紅,手裡的算盤珠子噼裡啪啦亂響,卻擋不住士兵們推搡的力道。
“少廢話!老子們守城凍了三天,喝點酒怎麼了?”
領頭的黃巾小校啐了口唾沫,眼神掃過櫃檯後的酒罈。
“再囉嗦把你這破店掀了!”
就在這時,一隊身披明光鎧計程車兵踏著青石板路走來,甲葉碰撞聲清脆利落。
“光天化日之下強搶民財,成何體統!”
為首的青年按著腰間佩劍,朗聲道。
“我們是朱渠帥麾下的人,你敢管?”
那三個黃巾士兵見是姜家的私兵,氣焰頓時矮了半截,卻仍嘴硬。
“便是朱渠帥在此,也得講武州城的規矩!”
青年冷笑一聲,揮手道。
“拿下!按軍法處置!”
鐵甲士兵上前扭住黃巾士兵的胳膊,粗糙的麻繩瞬間捆了個結實。
“姓姜的別得意!等我們在大玄的黃巾軍援軍到了,看你們還能囂張多久!”
被押走時,那小校還在破口大罵。
這幕鬧劇被街角茶樓上的一雙眼睛看得真切,賈詡端著茶盞,望著樓下漸散的人群,嘴角勾起一抹淡笑。
他剛用一塊成色不錯的玉佩換了家客棧的後院廂房,此刻正披著件洗得發白的青布長衫,活像個走南闖北的貨郎。
身後的陰影裡,羅網的六劍奴如雕塑般靜立,玄色衣袍幾乎與暮色融為一體。
“大人,姜家兵與黃巾的衝突已記在冊。”
“近日以來,此類糾紛已有七起,多因糧草分配、軍紀管束而起。”
左手持劍的真剛低聲稟報,聲音裡聽不出情緒。
“朱溫的兵,本就是烏合之眾,當年在瑞州黃巾起義之初時,便有縱兵劫掠的名聲。”
“而姜小白的人卻是世傢俬兵,甲冑精良,糧餉充足,兵員素質亦是精銳異常,自然瞧不上這些泥腿子。”
賈詡放下茶盞,指尖在桌面的水漬上輕輕畫著圈。
“但是如今,這份矛盾,便是最好的引線!”
他忽然抬頭,目光銳利如鷹。
夜色漸深,武州城府衙後院的暖閣裡卻依舊燈火通明,姜小白正把玩著一柄象牙摺扇,扇面上“武州聯軍”四個字是他親筆所書,墨跡還帶著幾分新氣。
燭九陰坐在對面,指尖捻著顆黑子,在棋盤上遲遲未落,棋盤旁堆著的青瓷瓶裡,插著幾支剛送來的臘梅。
“九陰先生,昨日送來的那柄‘山河劍’還合用?”
“那是我姜家祖傳的寶物,據說能斬金斷玉,配先生這般人物正好。”
姜小白忽然開口,語氣帶著幾分刻意的溫和。
“盟主厚贈,九陰愧不敢受,只是如今軍情緊急,談這些未免不妥。”
燭九陰抬眸,目光平靜無波。
“趙公明的部隊昨日又襲擾了城西糧道,需儘快調兵護衛。”
他將黑子落在天元位。
“這是底下人新貢上來的雲霧茶,先生嚐嚐?比尋常的雨前茶醇厚三分。”
姜小白哈哈一笑,並不接話,反而拿起案上的錦盒。
“說起來,先生這般才學,屈居人下實在可惜。”
“若先生願助我姜家守好武州,他日事成,我必向大玄皇室舉薦,封先生為萬戶侯!”
他親自給燭九陰斟茶,動作間帶著毫不掩飾的拉攏。
現在的姜小白已經絲毫不再掩飾他跟大玄皇室之間的關係了,他們武州姜家原本就是大玄皇朝埋在大乾皇朝的暗子。
但是如今的大乾皇朝早就已經是名存實亡了,他們自然不需要再隱藏了。
而此時燭九陰執杯的手微微一頓,茶湯在杯中晃出細碎的漣漪,他剛要開口,暖閣門“吱呀”一聲被推開,朱溫帶著一身寒氣闖了進來,玄色大氅上還沾著雪粒。
“盟主倒是好興致!”
朱溫的聲音帶著幾分陰陽怪氣,目光掃過棋盤和錦盒。
“城外橫州軍的探子都摸到護城河了,盟主還有閒心在這裡品茶下棋?”
等到落在燭九陰身上時,眼神裡的不滿幾乎要溢位來。
“全忠兄這是何意?我與九陰先生議事,難道也要向你報備?”
姜小白臉上的笑容淡了幾分。
“議事?我看是盟主又在挖我的牆角吧!”
“前幾日送寶馬,昨日送寶劍,今日又贈好茶——怎麼,我朱溫麾下的其他人,就這麼入不了盟主的眼?”
朱溫冷笑一聲,大步走到案前。
“全忠兄慎言!”
“盟主只是體恤下屬,何來挖牆腳之說?眼下正是用人之際,內訌只會讓橫州軍笑話。”
燭九陰沉聲開口,起身擋在兩人中間。
“兩位息怒,方才探馬來報,南門大玄黃巾軍部的朱元璋已經答應支援吾等武州,前鋒的三萬大軍已過大玄邊界,不日便可抵達武州地界。”
就在這時,孫臏搖著輪椅進來,見氣氛劍拔弩張,連忙打圓場。
“此時我等自當同心協力,切不可因小事傷了和氣。”
他目光掃過朱溫緊繃的側臉,又看向姜小白微沉的臉色,心中暗歎——這兩人的嫌隙,怕是越來越深了。
這一切,都透過羅網密探的眼線,悄無聲息地傳到了賈詡耳中。
客棧後院的密室裡,燭火跳動著映出牆上的紙條,上面密密麻麻寫著三人的對話和神態。
賈詡捻著鬍鬚,看著“朱溫怒視燭九陰”“姜小白贈劍”等字眼,眼中閃過一絲精光。
“第一步,該讓這根引線燒得更旺些。”
“去,把這個送到朱溫的帥帳,記住,要做得像姜家的人不小心遺落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