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蛇營一直駐紮在大關頭營地,跟劉莊的青龍營一般,共同守護著新城集勇毅軍大營的左右兩翼,隨時待命出擊。
而闖軍在前期對大關頭、劉莊、相公廟三處官軍前出營地猛烈攻打失利後,雙方既已進入相持截斷,在表面上維持著一種十分微妙的戰略平衡。
既表面上各守本營,互不出擊,卻又在暗中作著自己的各種準備。
…………
這裡面只有一個特例——即為相公廟官軍營地,與劉莊、大關頭互不干擾般的簡單相持不同,這裡已被闖軍裡三層外三層地死死圍困,宛如一個鐵桶似的。
相公廟內外有勇毅軍白虎營和邙山民團的整整萬餘人馬,再加上從開封府徵調來的一些民夫,已經有月餘未有訊息傳出。
這也是永寧伯冒然對闖軍開戰的一個決定性因素!
雖然陳錚他們隨軍攜帶的糧草和火藥炮子眾多,足以支撐戰事數月,且相公廟內外也已諸多水井,可做飯總是要生火,只怕時日一久,空有糧谷,卻無薪材可用,總不能大家生吃糧谷充飢吧?
想當年錦州之戰時,被困城中的祖大壽不就是如此,糧谷尚有,獨無薪材生火烹煮,當時城中房屋盡數拆毀,已無房可拆,無木可取,真是危在旦夕。
若非城外一場慘烈大戰,明軍僥倖以微弱優勢擊退清軍,恐怕錦州城此刻已經陷落於建州韃子隻手中了啦。
永寧伯張誠自然不會坐視相公廟不管,且不說這裡面還有他的小舅子、邙山民團練總楊家二公子楊世傑被困其中,就是相公廟的萬餘將士也不能輕言放棄,何況裡面還有他張誠的忠勇愛將陳錚啊!
所以,此刻同闖軍的決戰是箭在弦上,勢在必行之舉。
…………
騰蛇營得到的軍令便是進軍羊圈村,牽制住劉宗敏的賊軍使其不能往援賈家崗,以使相公廟的陳錚能夠與來援的張國棟會合,全力攻打闖軍朱仙鎮老營所在。
大關頭營地現在由副將唐先成和鎮撫官秦大忠二人留守,同時留下的還有炮兵一部、輜兵三部戰士,即使在人數上也不比營地外的賊軍少,再加其擁有的火炮優勢,就算出擊,也足以擊退賊軍。
同張國棟那邊的情況一般,魏知策也是因為緊急行軍的需要,不得不放棄戰車、輜車的火力優勢,只待騎步兵馬急行進軍。
當然,戰車、輜車行軍緩慢不宜隨行,可那些虎蹲炮、小型臼炮、小型佛郎機炮卻是可以由步兵抬著走,自然是多多益善。
而且許多戰車上面的火箭匣,也被他命人給拆卸了下來,由步兵們互相換著背在身上,也有些被綁在了戰馬騾馬的背上。
因為行軍需要,雖然戰車、輜車留在了大關頭,但那些拉扯的騾馬可都被魏知策挪用了,成為了此次急行軍中的大苦力。
他們也是趁夜悄悄開拔,以騎兵在前先行,步兵跟隨在後的形式,遞次而今,於天明時分悄無聲息地來到了羊圈村外。
因為一路行軍過於勞累,再加上永寧伯的軍令只要他們牽制劉宗敏,再伺機而動,並非要打主攻,所以便先命令大軍就地歇息。
同時,魏知策還命令兩部騎兵在遠處警戒,只遮蔽這邊的大軍動向,儘量避免為賊軍所發現,更要求他們互相交替,每半個時辰換一部騎兵歇息,以保持戰力。
按照永寧伯的軍令,張國棟將在辰時發起攻擊;魏知策推算至多半個時辰,張國棟便可拿下相公廟南面的賊軍,而劉宗敏得到訊息最快也要巳時初。
所以,魏知策要求騎兵在辰時末才大舉出動,將探查範圍擴大到劉宗敏駐地陶家店附近,並儘量將賊軍哨子引過來,故意暴露己方位置,以達成牽制劉宗敏,使其不敢全力救援相公廟南面賊軍。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