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君友跟謝應龍、張洪兩個賊將才率兵離營出發,魏知策這邊便已知曉,早早就給他們備下了一個口袋陣,坐等賊軍入甕。
不過,這一切謝君友等人卻是毫不知情。
謝君友跟謝應龍、張洪率領著七千馬步賊軍,一路急行,往羊圈村這邊而來。
他們並未將羊圈村的官軍放在眼中,只以為同左良玉之流相比略強一些罷了,但無論如何也絕對不是他們的對手。
這種驕傲的心態,在闖軍中十分的普遍,甚至在河南各地的官軍和百姓心中,也大多有此想法。
他們都淺顯地以為這是“天助闖王”,也是闖王將要改天換地的現實表現,所以才會出現成群結隊投奔闖王的現象發生。
往東北方行了不到三里,迎面便撞上了一夥官軍騎兵,人數大約在五百左右,似乎官軍前鋒的樣子。
謝應龍主動請纓,願為前驅,首戰官軍。
見他如此積極的態度,謝君友自然不好駁了他的面子,也就同意了他的請求,並親自率領五百騎兵給他掠陣。
謝應龍,本是大明健將、副總兵羅岱的部下,精通火器,因羅岱在羅猴山敗於張獻忠、左良玉聯軍,他得以身免,逃到了洛陽,仍為官軍,後來闖王攻破洛陽時,就投奔了闖王,成為闖軍的一員。
因為常年在軍中,馬上馬下的功夫都十分了得,又是中層軍官,麾下自有一班弟兄跟隨,逐漸成為闖軍中的一員新生代將領。
這一次,眼見對面官軍並不算多,便生出立功之心,這才主動請纓出戰。
謝應龍麾下有賊兵兩千,其中騎兵三百,餘者皆步賊,他得到謝君友許可後,高呼一聲,便率軍衝出陣列,直奔迎面官軍騎兵衝去。
三百馬兵在前,一千七百步賊在後,高呼怪叫連連,看上去聲勢也算驚人,尤其謝應龍更是一馬當先,瞪眼怪叫不已。
對面的官兵雖有五百之眾,但不知為何,才接戰不到一炷香功夫,便向後退走。
謝應龍見官兵要跑,如何能夠答應,大呼小叫著率兵追擊而去。
“謝爺,官軍接戰即走,這裡面是否有詐啊?”張洪在一旁提醒道。
謝君友卻是大手一揮,不以為意道:“哼,官兵才多少人馬,見了咱們不跑才怪哩。”
確實,對面官兵雖看上去裝備精良,又似乎十分悍勇,但畢竟只有五百騎,而謝君友這邊可是整整七千馬步大軍,看上去——一眼都望不到頭,聲勢何等驚人。
只見謝君友緊握戰馬韁繩,大喝道:“全軍追擊,殺官兵嘞!”
七千馬步賊兵便如打了雞血一般,大呼小叫著一擁而上,跟隨在謝君友和張洪的馬後,急急追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