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的老婆是徐慧珍

第683章 想買上市公司

隨後,他像是突然回魂,眼神瞬間聚焦,快步走到辦公室門口,用力推開那扇門,朝著外間大聲喊道:“芷柔,你進來一下。”

何雨柱獨具慧眼,以其敏銳的商業嗅覺,前瞻性地佈局,安排職員組建資訊中心。

這個資訊中心猶如公司的神經中樞,至關重要。

工作人員每日如同勤勞的蜜蜂,穿梭於報紙、雜誌、廣播、電視等各類媒體之間,廣泛收集海量公開資訊。

他們依照行業、時間等多維度標準,精心進行分類整理,隨後存入專門定製的檔案櫃中。

這些檔案櫃整齊排列,宛如知識的寶庫,每一份資訊都被妥善安置,便於隨時檢索。

如此一來,在波譎雲詭、複雜多變的商業競爭浪潮中,公司能夠如臂使指,迅速呼叫所需情報,為決策提供堅實有力的支援,在商海的波濤中找準航向,破浪前行。

沒過多久,辦公室的門被人匆匆推開,黃芷柔神色略顯焦急,腳步急促地走進來,雙手穩穩抱著一份厚實的資料。

何雨柱見狀,迅速起身,伸手接過資料。

他翻開資料夾,目光剛一觸及裡面的內容,原本因思考難題而緊皺的眉頭,像是被一陣無形的力量瞬間撫平,取而代之的是揚起的眉梢與眼中難掩的詫異,不禁脫口而出:“好傢伙,這家於仁飛艇,居然是家上市公司?這可真是……”

黃芷柔身姿優雅,舉手投足間盡顯從容。

她將耳邊那縷如絲般順滑的頭髮,輕輕別到耳後,動作輕柔且帶著幾分溫婉,隨後點了點頭,聲音清脆又條理清晰地說道:“沒錯,當下香江會囊括了50多家上市企業。”

話落,她端起桌上的茶杯,輕抿一口,潤了潤嗓子,開啟了對香江會歷史的回溯。

早在解放前,香江這片土地上,商業氣息已然濃厚,股票交易更是熱鬧非凡。

街頭巷尾,金融從業者們三兩成群,熱議著股市漲跌,彼時的香江,股票市場猶如一顆璀璨的新星,在經濟浪潮中嶄露頭角。

可誰能料到,四年多殘酷的戰爭如狂風暴雨般席捲而來,無情地摧毀了一切。

戰火紛飛中,許多承載著股市發展軌跡的檔案資料,或被付之一炬,或在顛沛流離中遺失,化作歷史塵埃,想要完整恢復,難如登天。

在那段風雲變幻的歲月之前,香江有兩家在證券領域舉足輕重的公司——香江股份總會與香江股票協會。

前者憑藉穩健的運營模式,在香江商界積累了深厚底蘊,眾多大型企業紛紛與之合作,進行股票相關業務;後者則以敏銳的市場洞察力著稱,總能率先捕捉到新興行業的投資潛力,吸引了一大批眼光獨到的投資者。

1947年3月,時代的浪潮滾滾向前,市場需求也悄然發生變化。

這兩家公司在經過多輪商討、權衡利弊後,決定順應大勢,宣佈合併。

合併後的新機構,便是如今的香江會。

雖說英文名字未做更改,延續著過往的標識,可中文名字正式變更為香江證券交易所。

不過在香江商界,大家念著順口,也飽含著一份親暱,更習慣親切地稱呼它為“香江會”。

何雨柱愜意地靠在那頗具年代感的皮質椅背上,身姿微微後仰,雙手隨意地交疊在小腹前。

他目光專注,靜靜地聽著黃芷柔娓娓道來,不時若有所思地點點頭,神情中透著幾分專注與好奇。

對於香江證券交易所,他早有聽聞,那些從商海之中傳來的隻言片語,讓這個地方在他心中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可實際上,對於其中錯綜複雜的具體運作機制,他確實知之甚少。

在那個科技尚未完全普及的特殊時代,股票交易流程堪稱繁瑣複雜到了極點。

每一筆交易,都如同一場精心策劃的儀式,需要諸多手續與環節。

普通老百姓,被這重重的手續與複雜的規則拒之門外,根本沒有直接參與其中的機會。

當時的科技水平有限,缺乏電腦聯網技術,投資者們無法像如今這般便捷地透過網路遠端操作。

他們甚至連直接前往交易現場進行操作都不行,只能將希望寄託於專業的經紀公司,藉助經紀公司的渠道,小心翼翼地完成股票的買賣。

而香江會,這個在香江證券交易領域舉足輕重的存在,就穩穩地坐落在公爵行大廈之中。

那座大廈,風格獨特,在繁華的街道上十分顯眼。

值得一提的是,公爵行大廈與銀行相距不遠,步行不過短短几分鐘的路程,這使得資金的流轉在一定程度上變得相對便利。

何雨柱此前因手頭資金有限,每一筆錢都得精打細算,不敢輕易冒險。

再加上聽聞這交易過程太過繁瑣,要耗費大量的精力與時間,所以一直將涉足股市的想法深埋心底,未曾有過實際行動。

當何雨柱的目光觸及到於仁飛艇那僅為200萬港幣的總市值時,臉上瞬間閃過一絲難以置信的驚訝神情。

在他過往的商業認知裡,上市公司宛如商業巨擘,往往坐擁龐大的資產規模,旗下產業多元,業務版圖橫跨各地,在資本市場中翻雲覆雨。

無論是在報紙財經版面上看到的案例,還是在商圈酒局中聽聞的閒談,那些上市公司動輒數十億、上百億的市值,都是眾人津津樂道的話題。

而此刻,眼前這微不足道的200萬港幣,與他腦海中根深蒂固的上市公司形象形成了極為強烈的反差,這一數字實在是遠遠低於他的預期,令他不禁心生疑竇,暗自思忖這家公司背後究竟有著怎樣不為人知的隱情。

黃芷柔似乎看出了他的疑惑,端起精緻的骨瓷茶杯,輕抿一口,緩緩放下後,才不緊不慢地主動解釋道:“在這繁華至極卻又競爭激烈的香江,能稱得上巨擘的企業少之又少。總資產超過1億元的公司,更是屈指可數。像在金融界翻雲覆雨的滙豐銀行,憑藉雄厚資本與廣泛業務網路,掌控著香江金融命脈;置地公司深耕地產領域,旗下物業遍佈香江各處黃金地段,地標建築林立;香江信託在財富管理與信託業務上獨佔鰲頭,為眾多富豪打理資產;中華電力與香江電燈,作為能源供應的兩大支柱,保障著整個城市的燈火通明與運轉動力;還有那會德豐,業務多元,橫跨航運、地產、貿易等多個領域,在行業內都是響噹噹的巨頭,一舉一動都能掀起市場的波瀾。”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