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我看還是算了吧,我覺得當一名廚師還是比較適合。”
“是啊,指導員,何雨柱同志做菜才是一流,早就打出滷肉何的名聲。”
何雨柱拒絕了參加工作的邀請,畢竟這幾年還能做生意,何雨柱就要抓住這個機會,多賺錢換物資,為將來的生活打基礎。
公安的生活確實不適合何雨柱,並不是因為危險,而是自己並不懂得這些事情。
何雨柱的特殊之處只是可以檢視10米範圍內隱隱藏起來的物品,也沒有其他的手段去做一名公安,還不如這樣有了發現就彙報。
何雨柱是普通居民,派出所無法給出獎勵,只能通知軍管會讓他們進行表彰。
鐵蛋作為派出所內的職員獲得了先進個人的稱號,還榮立了三等功,工資的薪水還提了一個檔次。
要說起現在公務員的工資發放,確實和普通人想象的不一樣,現在實行的是供給制。
主要就是解放後的通貨膨脹實在是太厲害了,從建國到現在物資價格翻了很多倍。
最開始的時候還有一元兩元5元10元的鈔票,現在已經膨脹到1000、2000、 5000、 1萬,面額之大讓人膽戰心驚。
何雨柱賺錢就和鐵蛋等人聊過,他們從50年開始實行的是供給制。
把全國政府的機關工作人員工資標準分為25個等級,一把手為最高的一級每月為3400斤小米,公務人員為最低的25級,每月120斤小米。
供給制主要分為幾個部分,伙食按照職務分為大、中、小灶。
生活用品由國家發放,按照級別核定了一個發放標準。
最後就是生活津貼,每個月只有幾塊錢。
鐵蛋雖然升了一級,但是前面的伙食和和生活用品是一樣的,只是生活津貼提高了一些,每個月多了兩塊錢。
伙食待遇,當時師級以上的幹部為小灶,團營為中灶,連以下的為大灶。
地方上面則十分的複雜,縣市以上的幹部和重傷員為小灶,科區級幹部及輕傷員和產婦為中灶,一般幹部和普通科員為大灶。
伙食費分為糧食,副食和燃料三樣,大灶一般每人每日供應油0.02斤,鹽0.0125斤,肉0.04斤,菜一斤,煤1.25斤。
中灶是大灶的2.5倍,小灶是大灶的3.7倍計算。
生活用品供供給制對生活用品規定很詳細,鐵蛋每年每人單一兩件棉衣一套,襪子兩雙,單帽棉帽各一頂,棉鞋一雙,大衣3年一件,蚊帳5年一頂,毛巾每年兩條,肥皂每月一塊,每月理髮兩次,另有牙刷牙粉等若干。
津貼費一般工作人員每月約3元左右。
除了這些之外,供給側還實行各種補助,元代國慶春節每人發豬肉一斤。
此外還發生育費,保育費,婦女衛生費,保姆費,學雜費,醫療保健費,喪葬費和老人優待費等。
家裡如果有三個孩子,則可僱傭兩名保姆。
看看這個工資水平,鐵蛋和田棗作為公職人員,兩人發放的物資水平是一般多的,幾乎沒有差別。
何雨柱除非腦袋被驢踢了才會在這個時候選擇吃公家飯。
不過這個制度從50年開始實施,到今年52年的夏天就結束了。
從今年開始才能推行工資制把黨政機關自上而下分為29個級別,工資隨級別而定。
不過當時的貨幣並不穩定,還是以實物為基數進行折算,歷史上叫做“折實單位”又稱“工資分”。
派出所不能給出具體的獎勵,軍管會倒是給了不少的實物獎勵,熱鬧兩天了,何雨柱的生活也恢復了正常。
何雨柱已經恢復正常了,可還是有了意外。
“掌櫃的,外面有人找。”
“誰啊?”何雨柱有些奇怪,要是熟人都會直接進來的。
難道自己跑到正陽門外,還找上來了?
“不認識,不過看上去好像得了一場大病沒有好的樣子,臉上沒有血色。”
“奇怪了,我去看看。”
何雨柱出門,就看到門外一個自己看上去很熟悉,但是並不認識的人。
確實和夥計說的一樣,對方臉上沒有一點血絲,看上去病怏怏的,只是這個熟悉的感覺打哪來的?何雨柱一時都沒有頭緒。
對方看上去雖然病怏怏的,但是腰桿挺直肩寬胸闊,身材魁梧,這就更讓何雨柱疑惑了。
“先生您好,不知道您是.”
“你是叫何雨柱是吧?“對方看上去也比較疑惑明顯的也不認識自己。
“是我。”
“這不是說話地方咱們還是進屋說好嗎?”
“也好,先生請。”
何雨柱一頭霧水,不過藝高人膽大,對方要是想要對自己不利,會這樣找上門來。
空間中的槍支都是開啟保險,只要瞬間可以具現在手上,這樣自己有足夠的反應時間來判斷阻止對方的加害。
把對方請到辦公室裡坐下,何雨柱給泡了熱茶。
中年人說:“你應該很奇怪吧,之前從來沒有見過我,不過你不要緊張,我不是來傷害伱的。”
這麼說何雨柱就更糊塗了,只能等對方自行揭開謎底。
對方笑著說:“前兩天我夜裡報仇,失了手,被人打了兩槍。”
“你是那個被捉到地窖裡面的人?”
何雨柱驚訝的問,怪不得自己感覺很熟悉,畢竟自己是用精神力感受和用雙眼看到的感覺不一樣,能有一種熟悉的感覺已經是不錯了。
“是啊,上一回失手了,沒有想到對方竟然在被窩裡藏了槍,突然開槍,讓我沒有時間躲閃。”
何雨柱愣了,聽這位說的話很讓自己疑惑,難道對方在有準備的情況下可以躲得過子彈?
“幸虧是你的舉報,讓我免遭毒手,今天我就是上門感謝你來了。”中年人很是誠懇地道了謝。
“謝謝你救了我一命,要不然這一回我就徹底的栽了。”
“先生客氣了,任何人見到都不會這樣裝聾作啞的,都會積極地報告給公安同志。”
“小夥子不要謙虛,你救了我一條命,我江振生不是不懂得事理得的人,在我們國術界也講究有仇報仇,有恩報恩,你救了我一命,這個恩情我不能置之不理。”
“你想不想學一身可以飛簷走壁的功夫?”
“先生,你會武術?”何雨柱驚喜地問。
何雨柱獲得系統之後,就想要學一身武術,可是鐵蛋會的,只是蒙古式摔跤,身手雖然比較靈活,但是沒有真的去學過武術。
也去附近的幾個公園溜達過,是就連打太極拳的都沒有見到過,別說練武之人了。
想一想也是後世那種在公園裡練習太極拳鍛鍊的人多數都是從電視上學的,這個時候電視臺還沒有呢,新華書店裡也沒有各種武術的圖書,想學只能找人拜師。
可惜何雨柱找了很多人打聽都沒有找到真正會武術的人。
在這個過程當中也打聽到國術是真正的存在,解放前還有大刀王五等人的傳說,北河省一些地方,有長期習武的傳統,只是眼下不知道人在哪裡,也沒有學習的途徑。
何雨柱都對學武術死心了,沒有想到自己一次舉報,救了一個人,然後對方找上門問自己想不想學武術。
“武術?”
江振生搖了搖頭,然後說:“確切的說我會的不是武術,而是殺人不表演的國術。”
何雨柱心中欣喜萬分,不過還是問:“學國術也有三年學徒兩年效力的規矩嗎?”
“正常的話是有的,不過眼下我沒有幾天好活了,只能這幾天把你教入門,剩剩下的都需要你自行修煉,如果你有機會遇到我的師兄弟,也可以請教他們。”
即使對方提出要教三年,再兩年效力何雨柱也是想把國術學到手的,畢竟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了。
有的人千辛萬苦才會學到一身本領,眼下師父送到家門裡,哪有把人推到外面的道理。
“師父,我願意學,而且我有基礎,之前學了摔跤,四平馬我扎的非常好。”何雨柱連忙說。
“是嘛,那就好,這麼說來,你或許還有學國術的天賦。”江姜振生只是為了報恩,正好眼下自己命不久矣,想要把一身本領傳承下去。
至於何雨柱有沒有習武的天賦在之前並不在自己的考慮範圍之內。
先是制止了何雨柱的激動,然後介紹了國術的修行。
國術分為明勁,暗勁,化勁,丹勁,罡勁,以及傳說中的打破虛空,見神不壞的層次。
別說最後的傳說中的層次,其實江振生自己也只是修煉到了化勁圓滿,準備抱丹,可惜功虧一簣,抱丹失敗,還傷了根基。
他小的時候目睹家中的親人被鬼子殺害,暗地裡仗著一身功夫縱橫敵統區,親手殺了多名鬼子。
當然也不是一帆風順的,中間也遭到了一些人的背叛。
好在福大命大,都挺了過來。
江振生把身子調養好之後,忽然聽到一名大敵的訊息。
之前自己認識的一名朋友,暗地裡投靠鬼子,布了一個陷阱,差點就抓住了自己。
後來好不容易逃脫之後,也就失去了對方的蹤跡。
這忽然聽到訊息決定親自來報仇。
對方就是陳雪茹後面的敵特,改名換姓潛伏下來。
沒有想到剛來到他的床上,想要親手報仇,對方竟然沒有入睡而且還在被窩裡藏了一把手槍,直接從棉被裡開槍,打在了江振生的身上。
好在江振生機敏,察覺事情不對之後,險之又險的避開了心臟要點,不過還是在肚子上和大腿上中了兩槍。
後面的事情何雨柱就知道了,沒有躲掉,張振生還以為自己的小命就此結束,沒有想到天亮之後,就有公安同志突襲,把自己救了出來。
在醫院裡被取出子彈休養幾天之後,這才找上門來,想要報恩。
“師父,學武不不著急,我覺得還是先把你安頓下來,我這裡有房子,你先休養一陣,先養養傷以後再學。”
江振生搖搖手:“我身子差並不是因為中了兩槍,這點傷勢根本不算什麼,主要是因為抱丹的時候,出現了意外,導致了根基受損,這才導致的命不久矣。”
既然如此何雨柱也不矯情,出門把徐慧真請進來,見了師父,然後跪下來,重重地磕了三個頭,敬上香茶,正式拜了國術師父。
徐慧真還想打掃出一套房間給他江振生,可江振生說:“我在這大柵欄裡面有個院子,不用在這落腳。”
江振生打發徐慧真出去,然後檢查何雨柱的水平。
何雨柱暗暗欣喜,這麼多長時間自己就沒有落下摔跤的練習,大半年的時間獲得的經驗已經讓何雨柱把摔跤升到了6級。
眼下紮起四平馬也是駕輕就熟,嫻熟無比。
示範了四平馬之後,也表演了摔跤的套路。
“不錯,無論練習什麼,對你都是有所幫助的,下面我來教你一些國術的練法。”
國術沒有表演,只有殺敵的本事,很多時候都是一招斃命瞬間分生死。
這樣的能力當然也不能天天平時就這樣練習,所以國術也分練法和打法。
練法才是最重要的,普通人身子弱只有科學合理的鍛鍊方法,才可以激發人體的潛力,先要練出明勁,然後才能進入暗勁,逐步地開始修行。
之前只是想著,何雨柱救了自己一命,大丈夫行走江湖當然有恩報恩,有仇報仇,不可能置之不理。
所以才找上來,詢問是否有學國術的願望。
哪怕把人傳授入門也好。
這些年來他也考察過不少的徒弟,但是所所有的人天賦都不高,學學習能力不行,頂多算是學武,根本達不到國術的要求。
學生也就是強身健體,對付三五個普通青年罷了。
想要把自己的一身本領傳承下去,就要找一個有國術天賦的孩童,原本打算把何雨柱教會之後就回自己的老家,看親族當中是否有合適的人選。
沒有想到何雨柱的天分如此之好,不光已經學會了四平馬,還天天練習摔跤,打熬身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就是學學習能力也比普通人突出,自己演演示了套路之後,何雨柱只是看了一遍就可以使出來。
雖然有些地方還有些不足,不過稍微糾正,就可以做到入門,這反而讓江振生很疑惑:“柱子,你不會之前就學過吧?”
“師父,您是對我不瞭解,我這個人就是學習能力強,別人教我一遍兩遍的技術我就學會了,要不然這麼年輕我也不能廚藝大成,而且我不光廚藝好,還會木工,還會裁縫,學什麼我都是比別人快。“
“沒有想到你的天賦如此之高,看來我這是找到衣缽傳人了。”江振生很是欣慰。
何雨柱鬆了一口氣,還有些欣喜:“多謝師父。”
要知道徒弟也是分很多種的,最差的就是記名徒弟也有入門的徒弟,也有最好的衣缽傳人。
表面上徒弟都差不多,但是在師傅的心中都有一杆秤一把尺,對哪個徒弟傳授什麼,心中都有規劃。
只有能傳承自己手藝的衣缽傳人才會傾囊相授,普通徒弟只會有選擇的傳授部分傳承。
畢竟教會徒弟,餓死師傅那也是屢見不鮮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