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秦始皇是個女兒控來著

第506章 天機洩露,那又如何?

劉邦看了她一眼,又看了眼石壁上所書的兩行文字,不過是鄭國故地的一則舊談,因為當初趙國送那個公主來的時候就是走的泗水郡,那公主是趙國送來的禮物之中最具有觀賞性的一樣,故而搞得興師動眾,當地的貴族花了很多錢去鋪路,就怕把美人給顛簸著了。劉邦嘖嘖一聲,要是他那會沒去鋤地,這麼個美貌的公主,他多少也要湊到最前面去瞧一瞧,望一眼車攆簾子,瞧一眼裙邊也不錯啊。樊噲舉起火,“大哥,這上面寫的啥啊。你咋認這麼久?”他笑了兩聲,“你是不是也不認識?”

“放屁,老子認識。”

“鄭公雙姝,姿容絕代……”劉邦立刻開口,不過那石壁上文縐縐兩句話真是燙嘴,“嗯,媽的,說得這麼複雜……就是說那老不死的鄭公有兩個女兒,長得美,他把這兩個女兒當做鄭室復國的希望,然後一個女被韓國公子納為妾,另一個被趙國獻給了楚王。作用就好比褒姒妲己,亡滅韓楚。到現在來看,鄭公的計策是成功了的啊。”

劉邦粗糲的聲音混著潮溼的黴味在狹小的洞穴中迴盪。

許梔呼吸微微起伏,燭火將她眼底的冷意燒成兩簇跳動的火苗。

她母后和她的姨母受盡磨難,在此地卻輕描淡寫說成亡國禍水。

劉邦彎腰拾起卷冊,瞥見石壁上還有“禍國妖女”四字。

“劉叔覺得這話有理?”

“啊?”劉邦被水冷得一抖,他看許梔一直站在冷水裡,身上就哆嗦,招呼著要她上來。“嘶……啥道理?”他看了一眼被許梔扔在地上的竹卷,沒有一個字看得懂,他自然將它們當成了楚巫的卜辭記載,“這史書上寫的東西,應該有道理。”

“這算什麼史書?”她揚手將竹簡摔在佈滿青苔的石臺上,竹簡與巖壁相撞發出悶響,驚起幾隻蟄伏的蝙蝠。

她抬首望向著石壁,嗤笑,“將亡國之禍附在女人身上,是書家落筆慣有的一套說辭麼?不過是昏君的藉口,奸佞的擋箭牌,懦夫的遮羞布。”

劉邦看著她,真覺得這小姑娘有幾分意思。

“哈哈,是啊,這壁上的話也寫得不好,亂七八糟,誰沒事把別人的家事刻在石壁上!沈娘子說得不錯,愚昧之人才將會為這些東西附會。”

“這話如何說?”她隔著火,隔著一池冷水,好似劃開了秦與漢之間的邊界,水火不同,但又一脈傳承,這是種奇妙的感覺,她看著劉邦,這個只比她父皇小三歲的人,他臉上不修邊幅,中年人的滄桑與玩世不恭居然同時出現在他的臉上。

那眼睛……那是雙完全不同的眼睛,長目促狹,然而他的目光彷彿鋒芒之中又包容無限,像是水與火的兼併,有穿透一切的魔力。

樊噲撓著絡腮鬍欲言又止,劉邦卻突然輕笑出聲,燭火在他眼角投下狹長的陰影:“姑娘這話,倒讓某想起張良常說的君舟民水。”

許梔滯了一下。

劉邦擰了把自己的下襬,他不忘提醒她還有傷在腿上。“女孩子家家趕快從冷水裡出來。”說著,他伸出手。

樊噲心裡嘀咕,這不能吧!!他這大哥幹什麼都行,就是對美女走不動道…他趕緊遞過了一截木棍給許梔。

劉邦沒事人一樣收回手,指著那石壁道,“沈娘子在秦宮見過許多娘娘。不知她們和這鄭公之女比之如何?”

劉邦的腦回路的確很特別。

她剛想回答,他忽然笑道,“哈哈,管他呢。嘖嘖,我家娥姁是差點兒美貌,不過,別的,她還是厲害的。我出來幹這刀口舔血的活兒,她就替我掌家,我和她說了,如果我不小心死了,她會把我家財擴大十倍。”

“……劉叔是這樣想的嗎?”

“李大人也和沈娘子說過這種話?”

許梔沒回答,她在那兒想呂雉在劉邦死後的一系列手腕。史書也曾詬病。

他見她不說話,哈哈大笑,“不過,娥姁要真成了,我在地底下得高興死。”

“行了行了,”他招呼樊噲,“快點把這些東西搬出去,指不定能給李大人解毒。”

她怪異又意外的看了眼劉邦一手舉著火把,一手抱著竹簡的背影。

灑脫豪義,他不做漢高祖,做一個俠客,也會快樂過完一生。

她淌了這麼久的水,渾身發寒,但心情卻是許久都未有過的開闊。

她身後那滿牆刻畫是如此渺小。

原來墨柒曾把史書寫成繁體正楷,傳播在至關重要的這一些人視線中。

——輪迴最後一次。知培書遺長平。或趙國宗室之人拾之,待其國滅,後人伺機亡秦。

天機洩露。那又如何?天地遼闊,一個人的際遇命運,因時而變,絕非早書其上,不可更改。

她出了洞穴,天還沒亮,她看著運出來的竹卷,覺得今夜是一個值得飲酒的好日子。

黃石公是秦漢時期的隱士,約出生於公元前 292年,逝世於公元前 195年,本為下邳人(今江蘇睢寧古邳鎮),後被道家列入神譜。以下是其生平介紹:隱居下邳:秦朝末年,天下大亂,黃石公隱姓埋名於下邳,世人不知其姓名與來歷,故被稱為“圯上老人”“下邳神人”。

圯橋授書:張良刺殺秦始皇失敗後,逃亡至下邳。一次,張良在圯橋之上遇到黃石公。黃石公故意將鞋子扔到橋下,讓張良為其取回並穿上,以此考驗張良。張良雖感驚訝,但因老人年邁而忍下怒氣,照做之後,黃石公稱讚其心胸,並約他五日後清晨在圯橋再次會面。前兩次張良都遲到,第三次他半夜就趕到,黃石公這才滿意,稱其“孺子可教”,並從袖中拿出一部書傳授給張良,告知他閱讀此書日後能夠成為帝王之師,還說十年之後會興兵起事,十三年後張良會在濟北郡與他相遇,那時谷城山下的黃石便是自己。天亮後,張良發現此書是《太公兵法》。

驗證身份:漢高祖二年(前 205年),距黃石公與張良圯橋相遇十三年後,張良跟隨漢高祖劉邦路過濟北郡,果然看到谷城山下有一塊黃石,便將其搬回府中,如同珍寶般供奉起來。漢呂后二年(前 186年),張良去世後,與黃石合葬於一處,以示不忘。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