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季漢劉璋

第712章 南下入關

常山,真定。

張任坐在縣寺的主位,面前的案几上是一張鋪開的河北地圖,這張地圖是潛入河北的間細精心繪製的,大到州郡,小到縣鄉,皆是一目瞭然。

從這張地圖上,張任可以看清當下他所處的局勢,如今他身在真定,為冀州之北,幽州之南,處於冀州和幽州之間。

從好處想,他這一行人,就像是一柄尖刀,直直的插入了冀州和幽州之間,能夠起到隔絕南北,斷絕冀州和幽州交通的大用。

但反之從壞處想,他在隔絕南北的同時,也處於為南北所夾擊的情狀,是一種不怎麼有利的態勢,稍有不慎,他麾下的萬餘人馬,就容易陷入傾覆的結果。

兵者,國之大事,不可不慎。

就在張任沉思的時候,門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他抬頭望去,看清來人的面容後,口中問詢了一句道:“外間可有什麼訊息?”

親自出外探查敵情的張繡,他上前幾步,拱手言道:“稟將軍,袁本初看上去向幽州發去了命令,如今袁熙的人馬正在做南下的打算,此外烏桓諸部亦有所行動。”

“袁熙,烏桓。”張任把握著其中的關鍵詞,他目光閃爍,斟酌了起來:“袁熙此人,素聞沒有什麼才幹,無論軍政皆無所長,不過賴以是袁本初的兒子,所以得以竊據一州,把控幽州的軍政。”

“只是袁熙雖是無能,然幽州為突騎產出之地,民風勁勇,士庶好戰,倘抽丁徵調,不計民力,估摸著可以整出數萬大軍的烏合之眾,揮師南下與我為敵。”

“將軍說的是,不過兵不在多而在精,強徵出來的烏合,我軍可以一當十,就算袁熙從民戶不豐的幽州強行徵調出數萬人馬,只要我軍指揮得當,把握良機,也不是沒有擊敗袁熙的機會。”張繡目光湛亮,言辭慷慨,年輕的臉上是對功業的渴望,卻是一點都沒有將袁熙放在眼裡。

“卿言在理。”張任微微頷首,續而言道:“烏桓所部,弓馬尤擅,又常山國利於驍騎馳騁,彼輩若是呼嘯而來,呼嘯而去,不同我軍交戰,但行騷擾之計,卻是一樁患處。”

“可曾探聽清楚烏桓所部今次出兵幾何,用於助陣袁氏?”

“凡三四千人。”張繡給出了一個大概的數字。

“三四千?”張任眉宇間露出淺淺的惑色,他旋即疑問道:“烏桓之輩,凡有萬餘落,每落五六人,倘抽調一丁,就可得萬人,何以只有三四千人。”

張繡應聲作答,為之解釋道:“烏桓所部,真烏桓者有萬餘落,逢著如今天下大亂,袁氏又厚養其輩,加之丘力居、蹋頓等睿智的酋長屢出,一直在暗中吸收招攬流民,計其民戶,已非萬餘落,恐怕已經到了二三十萬人。”

“二三十萬!”張任囁嚅著這個數字,神色間浮起了一抹凝重,這比他所得悉的烏桓民戶翻了數倍,足可見外夷趁著中國大亂,正在私底下蔓延生長,早晚為中國之患。

張繡這邊接著說道:“烏桓既有二三十萬人,此次出兵只在數千,薄少非常,卻是因為遼東劉玄德的原故。”

“怎麼講?”張任追問道。

掌控了第一手情報的張繡回道:“遼西、右北平之地,多有遼東的間細和斥候出沒,蹋頓疑心劉玄德有南下之意,所以大部人馬不敢輕鬆,一心防備著遼東。”

“烏桓的主力即是不動,所能抽調出來的兵馬自然不多,所故助陣袁氏的人馬只在三四千人左右,據幽州間細傳來的訊息,袁熙以此認為蹋頓看輕他,心中生出了怨憤。”

“那我等倒是要謝上一聲劉玄德了。”張任說笑了一句,從現實出發,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現在的劉備算是他的朋友,但將來等到劉備真的拿下了幽州,那兩邊就是敵人了。

不過眼下,張任卻是要好生向劉備謝上一句,不然他就要對上袁熙的數萬人馬,加上烏桓輕騎逾萬,這場仗就不好打了,螞蟻多了,也是能咬死大象的。

“袁熙所部什麼時候南下,可有探清發兵的時間?”張任沉聲問道。

“就在這幾天。”張繡給出了一個時間,同時道出了他出外偵查的見聞:“烏桓的人已經到了,斥候們見到了披髮左衽的烏桓遊騎,正在常山國的邊界晃盪。”

張繡撫著下巴的短鬚,思量了片刻後道:“某尋思著,袁熙這是因為蹋頓沒有傾力相助,所以將助陣的烏桓人作為打頭陣的先鋒,讓烏桓先同士氣正盛的我軍戰上一場,用烏桓人來消耗我軍的兵力,也是消磨我軍的鬥志。”

“各懷鬼胎,焉能不敗。”張任給出了一句批語,似是見到了袁熙落敗的景況。

北邊的情況摸查探清了,張任和張繡討論起了南邊的情況,這裡北邊由他們自己摸查,南邊則是由甘寧和馬超分別遞來訊息。

甘寧於文書中言道,袁紹因河內之失,有了退兵之意,眼下已經在行退兵之事,不過因為擔憂甘寧銜尾追殺,所以退兵的腳步並不快,且退的非常穩妥,沒有給甘寧留下破綻。

一時間,甘寧也沒有什麼好辦法,他只有貼近袁紹所部,給到袁紹一定的壓力,不讓袁紹退的輕鬆,退的自在。

馬超遞來的文書上言,他已經拿下了大半的河內,唯有朝歌未下,如今袁譚守蕩陰,蘇由守朝歌,各自堅守,不予出戰,他不好揮師攻堅,以免折損太多人馬,只在外圍橫掃,讓蕩陰、朝歌二城惶惶不安,不敢輕動。

雖是甘寧和馬超一時半會沒有大的進展,可二人擺出一副進擊的姿態,威脅著鄴城的安全,足可令鄴城不敢遣兵北上,同袁熙一起南北夾擊真定。

“先破袁熙,再行南下。”張任根據當下所收集到的情況,他定下了一條戰略上的規劃,至於具體的戰術,則需要根據戰局的變化來定,世上沒有打呆仗的道理。

幽州,涿郡。

在收到父親袁紹召他南下的命令後,袁熙坐鎮於涿縣,分遣使者,抽調起了幽州的丁口,他打算匯齊三萬人馬,然後舉大軍南下,一舉攻滅侵奪常山國的秦軍。

得益於袁氏的威名,袁熙徵調士卒的過程很順利,他很快募集了三萬人馬,如今涿縣的城內城外,皆是士卒往來,營帳遍野,好一派恢弘的氣象。

登上涿縣城頭的袁熙,見此盛況他心下自是快意,向來他統兵不過數千,如今得袁紹之令,他可以放開胃口募集壯士,召攏丁口,一口氣成為了統兵逾萬的大將。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