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透歷史:從世界大戰開始

第928章 桓溫北伐!真正的簞食壺漿,以迎王

天幕繼續播放。

【軍事上的慘敗未能讓殷浩清醒。】

【一計不成,他又生一計,將目光投向了敵國內部。】

【企圖透過陰謀顛覆前秦。】

【殷浩派人秘密聯絡前秦的大司馬雷弱兒和將領梁安,許以重利,要求他們刺殺前秦皇帝苻健。】

【雷弱兒和梁安假意應允,甚至演戲請求殷浩在他們“行動”時派兵接應,以便裡應外合。】

【殷浩對此深信不疑,開始做起了不戰而勝的美夢。】

【與此同時,前秦內部也確實發生了一次未遂的宮廷政變。】

【此前投降前秦的原東晉將領張遇,因其繼母容貌美豔,被前秦開國皇帝苻健納為昭儀。】

【苻健性格粗豪,竟常常在公開場合以此事戲弄張遇,呼其為“兒子”。】

【開玩笑說:“張遇,我是你爸爸!”】

【這種帶有極大侮辱性的玩笑,讓張遇深感羞憤難當。】

【怨恨積累之下,張遇與前秦黃門侍郎劉晃密謀,策劃在夜間發動突襲,刺殺苻健。】

【然而就在行動即將發動的緊要關頭,劉晃突然被苻健派遣外出公幹。】

【張遇對此變故毫不知情。】

【依舊按原計劃率兵抵達約定的宮門前。】

【結果,失去了內應的宮門緊閉,突襲行動瞬間敗露。】

【張遇及其部眾陷入重圍,最終兵敗被殺。】

【此時還在壽春的殷浩,滿心期待著苻健人頭落地。】

【聽聞張遇行動。】

【又見苻健兄長苻黃眉,匆忙從洛陽帶兵西進。】

【竟誤以為是雷弱兒、梁安得手。】

【狂喜之下,殷浩認為千載難逢的北伐良機已到。】

【不待核實情報真偽。】

【殷浩立即盡起壽春七萬大軍,浩浩蕩蕩地向洛陽進發,發動了第三次北伐。】

【更為荒謬的是,他竟然任命剛剛被他逼反、恨他入骨的姚襄擔任北伐先鋒!】

【這無異於將復仇的利刃親手遞給仇敵。】

【給了姚襄一個報仇雪恨的天賜良機。】

【姚襄果斷率軍回身伏擊殷浩,晉軍猝不及防,陣腳大亂,遭受毀滅性打擊。】

【殷浩本人僅以身免,丟棄輜重印信,狼狽不堪地逃回了東晉。】

【這場由一連串愚蠢決策引發的慘敗,不僅葬送了東晉一支主力大軍。】

【更讓坐鎮長安的苻健虛驚一場後,恐怕在夢中都要笑醒。】

【殷浩主導的三次北伐,勞師動眾,耗費巨大國力,最終卻以連續的、近乎恥辱性的失敗告終。】

天幕外,漢末。

劉備看到這裡,終於忍不住瘋狂吐槽:

“這後世的殷浩,手握南朝半壁江山的資源,卻如此不堪。”

“這樣的人也能當一方統帥?”

“要是他好好率領大軍北伐,即便戰敗,也算是實力不濟。”

“可這殷浩倒好,損兵折將,耗費巨大。”

“別說取得戰果了。”

“甚至連真正的進攻都沒有發起。”

“能夠在正式進攻之前,就搞得全軍覆沒,也實在是令人扼腕。”

“東晉到底有多少家底可以讓殷浩去敗?”

“但已經不重要了。”

“如果一直是殷浩率領,哪怕是百萬大軍,也是全部白送的命。”

劉備迫切的想要看到殷浩被換下。

而天幕也在繼續:【連番恥辱失敗,徹底耗盡了殷浩的政治資本和朝廷的耐心。】

【朝野上下,怨聲載道。】

【一直冷眼旁觀、等待時機的桓溫,此時果斷出手。】

【他上表朝廷,歷數殷浩損兵折將、喪師辱國、舉措乖謬等大罪,強烈要求嚴懲。】

【在巨大的輿論壓力和無可辯駁的敗績面前。】

【朝廷只得將殷浩廢黜為庶人,流放遠地。】

【這場旨在制衡桓溫的政治實驗,以徹底的失敗告終。】

【隨著殷浩的倒臺,朝廷中再無人能有效牽制桓溫。】

【桓溫憑藉其強大的軍事實力和此次事件中積累的聲望,徹底掌握了東晉朝廷的軍政大權。】

【正式開啟了屬於桓溫的東晉時代。】

【公元354年2月,江陵城旌旗蔽日,戰鼓雷動。】

【桓溫親率四萬步騎兵浩蕩起程,水軍沿長江順流直抵南鄉,步兵則如離弦之箭直撲武關。】

【同時桓溫命司馬勳,率軍出子午道北伐。】

【多路並進,劍指前秦關中。】

【與此同時,西北方向的前涼軍隊也揮師攻打陳倉,遙相呼應。】

【一時間,數路大軍指向長安,東晉的北伐聲勢達到了永嘉南渡以來的頂點。】

【北伐之初,天時似乎也站在了晉軍一邊。】

【前秦境內並非鐵板一塊。】

【早前,因不堪受辱而密謀反叛的前秦將領張遇。】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