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洛維約夫在沙俄1796

第1002章 022 索洛維約夫來到了天津衛

工部左侍郎蘇楞額已經接待過了“英夷”,搞的相當不快,之後經辦官員還都被嘉慶皇帝給訓斥了。

只要你不是幹了毒殺欽差,不是為官幹了傷天害理的事情,嘉慶皇帝計較之處也並不多。

他又不是乾隆那樣小心眼,也不是雍正那樣針尖對麥芒,想要整頓吏治,卻又因為他總是寬仁處事,結果也沒有什麼效果。

但是有一點是可以清楚的,嘉慶皇帝還是能夠掌握朝局,對於下面的情況有些瞭解,甚至於處事向來比較穩妥,應對也沒有什麼大的問題。

“中衰”在他這一朝,體現的還不是那麼明顯,要到了道光年間才會連續發生禍事。

蘇楞額又被任命來接待羅剎使臣,也是他的意思,總是同一撥人,事情不能搞砸了兩次。

而且根據蔣攸銛的奏摺,俄國使臣態度恭順,又是俄國君主的心腹愛將,甚至還粗通詩書,在十三行總商,同文行潘家的送行宴當中,還賦詩一首。

從詩文的內容來看,態度恭順之意還是有的。

總不會像是英夷那樣,再來一次吧?

此時直隸總督那彥成去職,新任的直隸總督方受疇才剛剛到任,因此接待工作,還是沿路有低階官員負責。

只不過索洛維約夫的旗艦“恩典”號,此時倒是可以稱為歐洲第一流的鉅艦,在海上航行的時候,路過地方也會引人關注。

等到了渤海海域,在到達威海的時候,也有山東協副將寅賓登船。

和麥遊擊相比,他的級別更高,在俄法一方看來,也算是個旅級將軍到上校的級別。

登上了鉅艦以後,這位副將也是宣讀了一份文書。

由於索洛維約夫這個官職,從俄國平移過來,也算是大清重臣當中,比較年輕的後備梯隊的一員,甚至於相當於總督等級。

因此寅賓給他宣讀這一文書時,索洛維約夫和內伊的官實在是太大,他們倒是可以站著聽完。

“方制臺好意,我等也心領了,只是不知道,此次由何人來接待呢?”

這位副將聽了,也是心裡有譜,總算來的不是完全的蠻夷,官話說的比一些南方來的官員強多了。

“爵爺需要再等幾日,等到天津的張道臺到來,自然會引薦給方制臺。”

“多謝將軍。”

但這位副將說的等待幾日,也是虛數,第二天天津兵備道的道臺張五緯來了,說了一遍同樣的話,只不過還派遣了水師的船隻前來引導。

索洛維約夫這一次,就把禮物的清單,以及上岸人員的名單,都交給了道臺。

“將軍既知天朝禮法,自然也是好說,只是要約束手下,不要如英夷一般。”

“大人不必多慮,我國君上,自米哈伊爾一世立國,也有二百餘年,夙來與天朝交好。康熙爺的時候,還曾遣使朝賀,後來又有雍正爺遣天使往我國京城道賀,禮儀方面,我國的鴻臚寺與禮部衙門,也都有了定論,都要按過去的規矩來辦,這也算是個章程。”

“既然知道,看起來下官也無需多言了。”

這趟差事,辦的也算順利,甚至索洛維約夫還在船上設宴,請道臺吃了頓俄餐。

但是,還特意備了筷子。

這位道臺也發現,俄國正使夫婦和一雙兒女,都是會使用筷子的,只不過那位夫人和兩個孩子都在用左手,而正使本人倒是規規矩矩的使用右手。

總歸是洋人,習王化也要有些偏差,不過這樣總是看著舒服的多。

而且這夷婦,在俄國是親王之女,算來也是郡主和誥命夫人,地位是尊貴的緊。

也難怪會有些稱呼上的說法了。

至於他回去覆命以後,又輪到了蘇楞額來辦事。

他以前辦差,曾經接待過馬嘎爾尼,那會兒還有活體的和大人。

而且在粵海關辦差過,也算是熟悉夷務。

現在他就在大沽口這裡等待,要看看這俄國使臣,也就是以前說的羅剎國,或者說“鄂國老毛子”,到底是個什麼水準。

唯一的小麻煩,大概就是來的也不是一家,各自懸掛旗幟,是至少八個國家的貢使前來。

原因也是一些俄國的姻親國家,不僅是小國,而且還往往身處內陸,因此也是拼了一個個團,跟著有姻親的盟主大國前來。

甚至這國書,還得索洛維約夫帶著他手下僅有的幾個外交部翻譯官,要給翻譯成漢語。

外交部裡還有精通蒙古語和滿語的,但是恰克圖和塔爾巴哈臺兩個地方,總是需要翻譯,因此索洛維約夫只好帶了自己這一隊人馬。

說起來,除了內伊帶來的法國和義大利傳教士,大概也就他自己比較頂用,甚至比幾個傳教士的戰鬥力還要強一些。

而浩浩蕩蕩的艦隊開過來時,倒也驚呆了一眾前來接待的大清官僚。

這來的兵艦,居然比之前英夷的艦船還要大,一看就是氣派十足的。

甚至還有艘小船先行進港,詢問是否可以按照國際禮節,互相鳴炮示意。

但是俄國海軍的軍官,普遍都不懂漢語,他們也只能帶來索洛維約夫的手書。

上面寫的顏體字,說的也很清楚。

“好一個來而不往非禮也,他們還要在海上鳴炮,要顯示對皇上的尊崇。”

“大人,這可如何是好?”

“去問問那拉老大人,應該怎麼處置吧。”

這那拉老大人,此時也是一旗都統,名字卻頗為奇葩,叫那拉·八十六,而且八十六就是他的名字,他也不是個特工,是個八旗將軍。

以後還要擔任廣州將軍和江寧將軍,在八旗這裡現在也是個都統。

那位老大人也是逗逼,要是鳴炮的話,也不是不可以。

於是索洛維約夫下令“勇敢”號戰列艦,在“恩典”號入港的時候,陸續鳴炮21響。

清朝這邊,大沽口炮臺也是放了21響,你放多少響,我就放多少響。

而“恩典”號這艘鉅艦進港的時候,還升起了一面旗幟,上面的漢字也能夠看出來,是要為大清建國二百年祝賀,還要為嘉慶皇上登基和壽辰祝賀。

好傢伙,來一個上道的,也不帶這麼來的,從大清龍興關外開始算,這些滿蒙官員也掐算了一下時間。

太祖武皇帝,那會兒也是老汗王了,自從建號稱汗,算起來確實也到了年份。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