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理藩院尚書慶溥來了,正式的接待工作也開始了。
賜宴這一塊,確實也是招待的頗為豐盛,就是女眷也是單獨列席了一桌,單獨的放在一邊。
直隸總督一般辦事都是在天津府,這個時候的天津在海河的北面都不算,那邊此時歸順天府管轄。
而且海河,那是以後的稱呼。
另外就是寶坻口音的,此時都歸順天府管,也難怪那都是評戲。
在賜宴以前,還要把嘉慶皇帝的御影,也就是畫像給抬上來。
其實嘉慶的身材,大概也是個大白胖子,和皇太極類似,算是縮水的版本。
從畫像上也能夠看出來,而且放下來以後,理藩院尚書慶溥也宣讀了詔書。
雖然慶溥是欽差,不過這會兒也只需要聽好了旨意,要各國使者對畫像謝恩,是涉及到跪拜禮節的。
本著要把事情辦成,而且僅僅是個下跪,又沒有其餘的要求,索洛維約夫和內伊商議過了,其餘的使者也沒有意見。
而且對於中國的禮儀,俄法兩國知道的也比較多,荷蘭人每一次來覲見,那都是參拜大禮的,法國國內也清楚。
拿破崙當初組織公學會,還特意有個漢學會的年輕會長雷慕沙,也能夠明白這都是怎麼回事。
總之,法國皇帝雖然喜歡拉攏盟友,不過總是要先用武力手段,都形成了路徑依賴,也是他失敗的根源所在。
索洛維約夫是帶頭下拜,畢竟這套禮節,除了他以外也就荷蘭人練過。
而且他還帶著兒子下拜,算是讓大家理解了,什麼是三跪九叩的大禮。
看到這一幕,慶溥也慶幸,這一次的差事得虧是遇到了懂行的洋人,要不然也得像是前任一樣辦砸了。
“既然使者知禮,這裡還有皇上的第二道詔書,聽完了就可以起身。”
嘉慶顯然也做了點新預案,既然泰西八國使者能夠接受跪拜禮,那麼他這裡就要有所表示。
在一串之乎者也,只有索洛維約夫和雷慕沙兩個人能夠聽懂的詔書過後,也就有了下文。
意思也很清楚,就是各國使節,既然已經熟悉禮節,那是朕心甚慰問。賜宴過後,除進京人員以外,在天津府和大沽口各自安置,賜宴以及招待,都是由直隸總督方受疇負責,工部左侍郎蘇楞額協辦。
而進京的使者,特賜遊覽圓明園,並且賜內城居住,聽候皇帝詔命,然後在紫禁城朝拜皇帝。
至於之後的事情麼,嘉慶也都給安排了。
他知道俄國的姻親大國法國、瑞典和荷蘭算是和俄國都要通商的,其餘幾個小國是“仰慕天朝威名”,還有給親家助陣而來的。帶來貢物,回頭也要給些賞賜。
通商的這幾個,才是重點。
詔書裡還特意強調了,俄國和法國夙來是大國,又敘述了從康熙以來和法國的友誼,順治以來和俄國的關係,後續有什麼外交議題,都由理藩院尚書慶溥來負責應對。
既然嘉慶是明白的,那麼證明他身邊的法國傳教士雖然是王黨和耶穌會系統的,但總是能夠讓中國皇帝明白當前的情況。
而今後的各項事宜,這就要看外交使團自己的努力了。
最差的保底結果,也是因為朝貢帶來的東西太多,導致嘉慶皇帝不得不含淚大撒幣,要賞賜不少宮中存放的器物給各國使臣。
要是最理想的結果,就是索洛維約夫心心念唸的通商章程能夠透過,在廣州能夠開設俄國商館,以及他本人面對嘉慶皇帝的時候,能夠談到一些重要的議題。
尤其是反對英國的一個同盟,算是要締結防禦協定。
一旦英國遠渡重洋對大清來一個大開門,俄國和法國這邊就根據密約對英國採取行動。
而且鴉片貿易這個玩意兒,主要就是英國人傾銷的孟加拉煙土,以及美國人從奧斯曼帝國和波斯引進的劣質煙土。
想到這裡的時候,索洛維約夫自己都要撓頭。
怎麼一下子,變成了緝毒戰爭?
但考慮到英國人就這樣,美國人倒是因為煙土劣質,他們當中就分化出來了兩批人:一批願意做正經生意,另外一批就在做正經生意的同時,又要鼓搗這些玩意兒。
拉攏那些願意做正經生意的美國人,大概也是個遠期目標。
索洛維約夫的想法是很多的,但是先要過了宴會這一關。
等詔書宣讀完畢,慶溥還把這道詔書交給了索洛維約夫。
“此次貴使來天朝供奉,皇上也是聖心大悅,特賜酒宴,也要各位勤習禮法,日後面聖也要如此順利才是。”
“大人既然如此說了,我等也願為天朝與歐洲各國能夠建立良好的關係而盡力,不會像是英夷那樣無禮。”
“將軍雖是武將,也讀得聖人書,甚為難得。隨從所來水勇隨從,各自也都有恩賜的御酒,至於女眷各自賜花簪和首飾。”
謝恩過後,宴會也就開始了。
索洛維約夫是來到了天津衛,不過也總是覺得缺少一些東西。
比如宜興埠的煎餅果子,什麼泥人張、蹦豆張和果仁張,還有親愛的觀眾朋友
但那一出,在大清是萬萬使不得的。
在席間,慶溥也是多次來向索洛維約夫和內伊敬酒。
不過因為內伊這姓太短,大清的統一稱呼就是“內元帥”。
而且中國還真的有“內姓”,而不僅僅是字面的“同姓”的意思。
至於索洛維約夫呢,他本人酒量雖然不行,不過御酒的度數不高,還能夠應付一陣。
但這個酒桌上使用的器物,也是引起了他的注意。
“這些都是官窯器物吧?”
“官窯當中,除供奉宮廷,也有昔日高宗純皇帝時,特賜寬宥的那些工匠,在民間出售器物。”
“從品相而言,也是不如宮中之物了?”
“將軍雖是初來天朝,卻下了功夫鑽研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