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洛維約夫在沙俄1796

第46章   046    已經開始的軍事調動

在奧地利和俄國進行外交溝通的時候,於1798年7月到8月間,俄軍駐紮在內陸的一些作戰部隊已經接到了來自沙皇本人的命令,向德意志各邦國的邊境進發。

出國作戰的時候,俄國人通常都會面臨一個補給的問題,這一次奧地利的弗朗茨二世做出了保證,一旦兩國開始聯合的軍事行動,就要在奧國境內全力配合,尤其是俄國軍隊需要的物資。

不過真正要開戰的時候,能做到什麼樣子,保羅在詢問了一些老將的意見以後,他也知道哈布斯堡的君主雖然說的很好,但是做起來一直並不穩定。

最先出發的莫斯科擲彈兵團,在拿破崙的軍隊還在向開羅進軍的時候,就已經接到了開拔的命令,而預期調動的部隊當中,還有第6獵兵團、阿爾漢格爾斯克火槍團和伊斯梅洛夫近衛團。

這三個團的長官分別是巴格拉季昂親王、小卡緬斯基伯爵和康斯坦丁大公,可以說是俄國皇室和俄軍中堅以及青年指揮官的代表,他們的部隊率先出動到南方去,而另外從內陸調動的各團則準備開往中歐。

但是奇怪的是,康斯坦丁大公沒有和他的近衛團一起離開,仍然留在彼得堡,只有團長帶隊前往,而該團的預備軍此時接替了近衛團在彼得堡郊區的防務。

聯合作戰已經出發的步兵軍團,可不止在一個方向上進行排程。

馬耳他的訊息傳來,波拿巴將軍已經在開羅站穩了腳跟,同時他的後路被斷:納爾遜的艦長們雖然有那麼幾個不擅長航海的,但是他們膽大包天的從法國人在海上唯一留下來的一個防守漏洞當中鑽了進去,最終殲滅了法國遠征艦隊的大部分。

指揮法國海軍的軍官們雖然奮力抵抗,艦隊司令布律埃斯海軍中將在雙腿被打斷以後仍然把自己綁在椅子上指揮戰鬥,最終隨著“東方”號的彈藥庫爆炸而一起沉入大海。

僅有能夠逃跑的,就是在法國艦隊停泊序列隊尾的維爾納夫將軍和他的坐艦,這場尼羅河海戰取得了大勝,為此納爾遜透過兩個方向分別向英屬印度和倫敦報捷。

結果,返回英國的通訊艦在西地中海上被法國海軍的護衛艦截獲,楞是讓印度這邊得到訊息居然比倫敦還要快,要不是後來又收到了訊息,可能納爾遜要在倫敦享受一把在海戰中取得輝煌勝利然後被免官的尷尬待遇,對他來說不丟人,丟人的是倫敦的輿論和內閣,這將是想讓令人震驚的一起醜聞。

而後續調動的部隊,都還沒有確定,保羅並沒有下定決心,僅僅是在兒媳婦的產房外面待了一個“驚心動魄”的上午,就已經讓他對於女兒的出嫁全是憂慮。

現在是個令人愉悅的下午,幾個嘰嘰喳喳的女大公今天都趴在嬰兒床旁邊看侄女,保羅倒是在一旁一邊喝茶,一邊看從各地發來的報告,目前新的反法同盟雖然有個輪廓,但是還沒有成型,各方面的訊息當中,比較明確的是奧地利為了收復其在北義大利的失地,還是同意了英國人開出的條件,不過出兵時間還要根據奧斯曼帝國和俄國這對老冤家最後的態度來決定。

即使決定要開戰,也要考慮到軍隊的集結速度,而奧地利一旦率先對法開戰,初期應該也是一個對峙局面。

在1798年,法國人也沒閒著,他們已經準備在南義大利也建立個共和國,但軍隊還沒有就位,這只是一個計劃。

這會兒的歐洲局勢,多少也因為法國把其最優秀的將領和精心準備的軍團都給扔在了埃及,而地中海艦隊不復存在,導致各國又燃起了不變的反法熱情。

“你們對波拿巴將軍,除了打仗以外,都有什麼瞭解?”

保羅說這話的時候,倒是有點陰陽怪氣,畢竟近衛軍軍官們,不少平時都遊手好閒,喜歡參與各種社交活動和飲酒狂歡,這當中其實也是個情報交換中心,俄國的上層又普遍是“精法”,他們對於法國的訊息傳回來的倒是很快,這是故意要考考這些近衛軍軍官。

然後呢,對於波拿巴將軍,這些軍官們在講,主要還是其在義大利的行動迅速,很快就擊敗了奧軍之類的。

“不過陛下,我想在波拿巴將軍擊敗了奧軍的同時,他應該是誇大了自己勝利,在戰報當中減少己方的損失數量,誇大消滅對手的數量,從而來讓巴黎的人們相信,他取得了一次輝煌的勝利。”

“您這樣提及那位法國將軍,似乎跟我們已知的事實不符,上尉。”

索洛維約夫是沒辦法,他現在真的很想講個俄羅斯特色的笑話,但是又苦於一個問題,那就是沒有滑鐵盧。

其實拿破崙根本就不需要《真理報》就能夠在法國讓特拉法爾加的慘敗變成謠言的,直到他徹底失敗以後才讓法國人知道原來法國海軍曾經遭遇了這樣一場慘敗。

“可這就是事實,要是真的到了奧地利,問問奧國的將軍們,我們就應該知道情況了。並不是每一場戰鬥,波拿巴都會贏得那麼輕鬆,那跟我們知道的奧軍不一樣。而奧軍的將軍還在用的,是過去的戰術,他們不能集中兵力在戰場,浪費了自己的軍隊和豐富的臨陣經驗。”

說起來,拿破崙的臨場發揮只是比同時代的將領略強,真正強大的,還是戰場外的排程。

他的行軍效率,甚至可以在自己略處下風的時候,透過兵力排程來取得戰局當中的優勢。

有的話沒法在保羅面前當著眾人說,俄國軍人當中,還是頗有一些從女皇時代傳遞下來的傲慢在裡面的。

另外幾個年輕人,都對他這種說法不屑一顧,倒是更年長一些的科馬羅夫斯基表示贊同他的意見。

科馬羅夫斯基是康斯坦丁大公的副官,他也是快速提拔起來的軍官之一,他因為年長,思考過了以後,還是覺得有些道理,畢竟奧地利這邊發來的報告,以及之前彼得堡軍事委員會當中的分析,就能夠得出來一個結論。

你要是全信戰報,不看戰線,那波拿巴將軍起碼能夠提速三分之一。

贏了是贏了,但是也要看看戰場情況,奧地利這是一場恥辱性的大敗不假,不過職能部門一直都換湯不換藥,卡爾大公帶的挺好的,你把他放北面幹什麼?博利厄這種老頭都在當總司令,他能幹麼,幹不了的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