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萬盛世

第1423章 1513反應

“末將遵令。”

麻貴從鄭洛手裡接過手令,高聲答道。

“來人。”

隨著鄭洛一聲大喊,門外隨從進來,很快從他手裡接過另一份蓋好關防的手令。

“八百里加急送往大同,命王總兵立即執行軍令。”

把手令交給隨從,自然會安排行轅裡的信使趕往大同傳令。

“牧千戶。”

等人離開後,鄭洛看向牧天羽說道。

“卑職在。”

牧天羽急忙起身,肅立在案前。

雖然錦衣衛屬於衛所,但其實不歸軍將節制。

不過牧天羽這次是收到命令,要全力配合宣大總督,所以這才站起來如屬下般準備接令。

“所有歸化、板升,以及草原各方勢力的情報,除送到本督這裡,第一時間還要送到麻總兵賬下,可曾聽明白了?”

“卑職明白,所有草原情報,及時送到總督行轅和麻總兵賬下。”

牧天羽在鄭洛下令後,馬上接令。

“板升之事,你可曾報於京中?”

鄭洛又問道。

“信使早已出發,最快明日午時會抵京。”

牧天羽馬上回道。

“這就好,此事耽誤不得。”

鄭洛也長舒一口氣,最起碼真要面對最嚴重局面時,有錦衣衛背書,官軍在接到訊息前,草原上已經鬥起來了,不是宣大出兵遲緩的緣故。

之後,鄭洛又命人送來輿圖,幾個人圍著輿圖細細檢視,最後確定了進兵路線。

之所以如此,自然是要保證最快速度抵達板升城,又要安全,避開周圍放牧的部落。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讓牧天羽知道,隨後幾天的情報該往哪裡送。

一旦明軍出關,之後的行程肯定不會及時向宣府彙報,而進兵路線就是牧天羽信使唯一找到大軍的地方。

很快,宣府巡撫和兵備道副使也來了。

收好輿圖,其他人都告辭離開,鄭洛就開始佈置各衙門籌備物資的事兒。

糧草、火藥等物,連夜清點,供大營調配。

就算有哪些東西不足的,也要從各鎮堡調集,臨時調配到大營內。

其他的,可以後邊再籌集。

好在這些年雖然邊境和平,但張居正、魏廣德也沒少了給各地邊鎮的物資補給,倉庫裡各類戰略物資充足。

特別是火藥,這東西其實有些超配了。

至於原因,自然是魏廣德擔心城裡那個大火藥庫的安全。

要是發生意外,簡直不敢相信。

為此,魏廣德專門找馮保,把大量火藥運到各鎮。

可即便如此,京城火藥局儲備的火藥數量依舊是個巨大的數字。

當初馮保查問以後,也是嚇了一跳。

不管是誰,知道京城裡居然有這麼一個火藥桶子,不後怕是不可能的。

於是,在京城外專門修建儲備火藥的甕城,已經納入內廷這兩年最重要的事務中。

只是因為此事內廷主導,魏廣德也不好催辦。

只是聽說,現在據說御馬監那邊還在為選擇爭執。

這處甕城的選址,不能離京城太遠,平時會作為四衛輪換駐地,可以說這裡建成後會成為內廷完全掌握之地。

大明皇帝的親軍原本是上直二十六衛,不過現在已經改組為龍驤四衛,負責皇宮和皇帝出行隨駕護衛任務,此外後宮還有一支禁軍,由身材強壯的太監組成,負責宮禁護衛。

而上直二十六衛,則多半併入兵馬司,承擔京城各門守衛任務,成為京師守衛的主要力量。

至於京營,其實是京師外圍守護力量,這兩年魏廣德雖然有意重組,可裡面都是勳貴的自留地,重組必然減少大量官職,從而影響到勳貴子弟的安置。

最終,京營除了三千營和神機營被加強外,五軍營就抽調精壯成立了一個步營和一個車營作為主要戰力。

其實三千營也就是一個騎營的規模,主要還是御馬監比較霸道,搶奪了大部分戰馬給騰驤左右衛使用,讓魏廣德想擴充三千營的計劃落空。

別覺得這樣的內閣閣臣還有什麼威嚴,居然被太監壓制。

其實,就算張居正身體健康的時候,面對內廷的予取予求也是隻能盡力滿足,最多在細枝末節上爭論兩句。

太監們爭的東西,都是宮裡默許的,也是他們分辨朝中大臣是否恭順的依據。

說白了,就是試探張居正、魏廣德是否忠心做事。

這樣的情況下,就算略有不合理,也得捏鼻子認了。

除非不想當這個官兒,不想繼續榮華富貴。

人走茶涼的道理,其實古代早就體現的淋漓盡致。

張居正不願放棄首輔之位,魏廣德自然也不想。

至於認為這個時候造反,呵呵,萬曆年間的大明朝,其實正是國力巔峰時期,根本就不是許多後世人以為的江河日下。

官員腐敗很嚴重,但是國內經濟卻是蓬勃發展,資料很好看。

大明的衰敗起點,其實是從萬曆後期開始的。

只不過他的駕崩,讓後來的皇帝基本上沒有接受過正統皇家教育,特別是天啟帝弱冠登基,開始那兩年,大明遼東時局徹底崩壞,為崇禎朝的覆滅埋下伏筆。

等把人都送走了,鄭洛還不能休息,連夜又寫奏疏遞送京城,把他今晚的佈置全部上奏。

這也是他心裡的小算盤,要是草原事真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最起碼他這裡並沒有延誤戰機,完全按照朝廷兵部的指示做了。

有錯,也是朝廷、兵部指揮失當。

鄭洛可不會給魏廣德背鍋,特別是出大事兒以後。

大家聚在魏廣德門下,為他搖旗吶喊,那都是為了升官發財,可不是為他擋雷。

其實,不管是張居正還是魏廣德,都知道這些,但也都不在意。

就算是後來的東林黨,其實也是如此。

大家都是鬆散的聚在一起,有好事兒就爭搶,沒好事兒都甩鍋。

所謂東林君子,其實不過是被他們推出來擋災用的。

魏忠賢把視線落在這幾個君子身上,其他黨羽就可以繼續跳舞繼續嗨。

當然,在張居正、魏廣德沒有離開朝堂前,他們還是願意聽從吩咐做事。

而這,也是朝廷裡他們所需要的。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