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靖難剛成功,老朱復活了?

第100章 大聲告訴朕,這皇位,朕坐不坐得?

“唉”群臣嘆息,一個個面色蒼白,低頭不說話,他們被朱允熥身上熾烈的氣勢壓的有點喘不過氣來。方孝孺嘴巴動了動,最後也什麼都沒有說出來。

“可是,最後的結果呢?”

“最後我被關到了鳳陽高牆給關了起來。”

“你們這些人有一個算一個,當時誰站出來為我發聲了?”

“方孝孺,你當時是死了嗎?還是嘴巴被人給捂住了?”

“現在我只是將原本屬於我的東西拿回來了,你們一個個都跳出來了,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就將我給打成了叛逆,但是,我想請問一下,你們有誰知道我為什麼要起兵嗎?”

朱允熥繼續道,語氣逐漸平靜了下來。

群臣身上壓力減弱,稍稍鬆了一口氣,但是,面對朱允熥的詢問,他們一個個心中又升起了疑惑。

“什麼情況?允熥皇孫這話是什麼意思?難道他造反另有隱情嗎?”

“我記得,陛下身邊的王嶽好像在半個月之前,忽然消失不見了,當時我還很疑惑,特意打探了一番,結果被告知被陛下派出去做事去了,難道允熥皇孫造反,與這個事情有關嗎?”

“不會吧?難道允熥皇孫的起兵,是被陛下逼反的嗎?”

“.”

群臣一個個神情複雜。

雖然他們只是猜測,但結合朱允熥話中的意思,都能大致猜個七七八八。

畢竟,朱允熥的身份是皇孫,而且又被關到了鳳陽高牆當中,還有誰能逼著朱允熥起兵呢?

想著朱允炆起兵造反可能是朱允炆逼得,群臣一個個頓時都有點繃不住了,沒有那個能力,去招惹允熥皇孫幹嘛?

“方孝孺,你知道我為什麼要起兵造反嗎?”朱允熥目光落到方孝孺身上,發出詢問。

方孝孺沉默。

他不傻,猜到了事情的真相,朱允熥的起兵,恐怕是被朱允炆給逼的。

“陛下,你為何要逼朱允熥啊,他都已經被先帝給關到鳳陽高牆裡去了,你還去惹他幹嘛啊?”方孝孺心中充滿苦澀。

朱允熥並沒有因為方孝孺的沉默而結束這個話題,自顧自的繼續說道:“我之所以起兵,那是因為朱允炆要殺我,他要砍了我的腦袋,方孝孺,你是不是覺得,我就應該老老實實伸好脖子,去讓朱允炆砍了?”

“殿下.”方孝孺嘴巴張了張,有點不知道該說什麼。

雖然他對朱允炆忠心耿耿,但是,讀書人的底線,讓他還稍微要點臉,朱允炆要殺朱允熥,讓朱允熥伸好脖子老老實實被殺,這樣的話他說不出口。

畢竟,朱允熥什麼都沒有做,他被關到鳳陽高牆之後,已經與朱允炆徹底沒有了任何交集。

對於朱允炆為什麼想要殺朱允熥,他心中也隱隱有一些猜測,無外乎是朱允熥的身份太正了,朱允炆擔心將來出現什麼意外,比如朱允熥起兵.但問題是,朱允熥當時並沒有起兵。

總不能拿未來還沒有發生的事情,去當出手的理由吧?那是胡攪蠻纏!

他可以站在大義的名份上,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呵斥、大罵朱允熥,為此,他甚至能夠豁出生死,但讓他是非不分的顛倒黑白,去往朱允熥的身上潑髒水,他做不到,也不屑去做。

“叭!”

“叭!”

“叭!”

朱允熥邁步,從高臺上走下來。

片刻後,他來到方孝孺的面前,目光看著方孝孺,道:“方孝孺,其實你應該感謝我!”

“什麼?”群臣聽到朱允熥的話,神情頓時一愣,有點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

方孝孺感謝朱允熥?

感謝什麼?感謝朱允熥奪了朱允炆的皇位?方孝孺神情一愣,皺起眉頭,道:“殿下,你這是在說笑話嗎?”

他感謝朱允熥?

別鬧了,現在他雖然被朱允熥懟的無話可說,但是讓他感謝朱允熥,憑什麼?“方孝孺,你是天下文官的領袖,在士林中有很高的聲望,我來問你,皇爺爺無視皇明祖訓當中寫的嫡子長孫繼承製度,這種置國法於無物的行為算什麼?”朱允熥問道。

方孝孺皺起眉頭,想要開口辯解,但卻不知道該怎麼說。

朱允熥繼續道:“朱允炆從一開始,他就沒資格繼承皇位,皇爺爺讓他來繼承大明江山,就是在亂來,說句不客氣的話,哪怕是提朱允熞為繼承人,都比朱允炆要正統,嫡庶有別,不要說什麼子憑母貴,若是這樣的話,豈不是引誘側妃去殺正妃和嫡子?”

洪武十年,朱允炆出生。

洪武十一年,呂氏被提為太子妃。

洪武十八年,朱允熞出生。

朱允炆在呂氏還是側妃的時候出生。

朱允熞在呂氏是正妃的時候出生。

按照嫡庶的區分,朱允熞的地位是要比朱允炆高一點的,這一點放在任何封建的王朝都通用,雖然是同一個爹同一個媽,朱允炆還要比朱允熞更早出聲,但規矩就是規矩。

到了這裡,問題就出現了。

朱允熞,洪武十八年出生。

朱允熥,洪武十一年出生。

嫡子身份上,朱允熞沒有朱允熥大,所以,在繼承皇位順序上面朱允熞根本爭不過朱允熥,除非朱元璋更改皇明祖訓。

那麼,問題又來了,洪武二十五年,朱標死的時候,大明已經立國二十五了。

皇明祖訓就在那擺著呢。

所有人都知道,大明是嫡子長孫繼承皇位,結果朱元璋要改?朝臣豈能同意?

朱元璋可以一意孤行去改,但是,會不會出亂子?會不會影響到大明的江山社稷?若是朱元璋年輕一點的話,或許他能憑藉自身的威望鎮住,但是,這個時候他已經老了,指不定哪天兩眼一閉就走了。

這種時候,朱元璋哪裡敢賭。

所以,朱允熞不能繼承皇位。

大明嫡子長孫繼承皇位的制度不能變更。

如此一來,只能還是在朱允炆的身上想辦法。

“唰唰唰!”

群臣聽到朱允熥的話,面色紛紛一變。

朱允熥的話說的太大膽了,直接對映了呂氏,並且提到了常氏和朱雄英的死。

這個話題,顯然不是他們這些人能夠討論的。

方孝孺皺了皺眉頭,他很想反駁朱允熥,但朱允熥說的話,貌似沒有一點問題。

嫡庶之分由來已久,而且,捍衛嫡子身份的人群,正是天下的讀書人。

他作為讀書人的領袖,自然也是要維持皇室的正統,他之所以不怕死,就是覺得自己是為了捍衛朝廷尊嚴而死,為了皇室正統而死,他死的浩蕩!

但現在朱允熥的一番話語,將他身上的傲骨,蹦的粉碎。

“說白了,你們都畏懼皇爺爺的威嚴,因此,對皇爺爺隨便丟出來的一個理由,便很順利的就接受了,而皇爺爺之所以選擇朱允炆,是為了秀他那半吊子的權謀之術,為了他所謂的朝堂平衡。”朱允熥面色平靜。

他從不否認朱元璋能力優秀。

但是,玩權謀,朱元璋的手段還真的不高。

朱元璋厲害的是打仗,是智商,是鐵血的手腕。

但他偏偏失了智,去玩什麼朝堂的平衡,而且上手之後昏招頻出。

若是細心一點,翻閱一下史書便可發現,對於朱元璋很多的抨擊,大多都是在他年老之後出現的。

而這個時候的朱元璋,自認為權謀無雙,各種操作。

結果,他選擇了朱允炆這個看似忠厚孝順,實則刻薄冷血的孫子繼承皇位,他選擇了方孝孺、黃子澄、齊泰這三個有忠心無能力的人輔佐朱允炆,他還選擇了李景隆這個不擅長打仗的人當朱允炆的打手,他還.昏招太多了。

群臣低頭不語。

之前他們一直在逃避,不願去想這些事情,但此刻卻被朱允熥直接將窗戶紙戳破,逼得他們不得不正面去面對。

朱允炆繼承皇位,確實有那麼一點點不妥。

朱允熥目光直視方孝孺,道:“我起兵打回應天府,並不是什麼謀逆,而是撥亂反正,阻止大明將來有可能發生動亂。”

方孝孺低下頭,沉默不語。

此刻的他,像是一隻鬥敗的公雞,再不復之前的昂揚鬥志。

朱允熥面色平靜,重新走到龍椅前,抬頭看向群臣,道:“諸位大人,現在,你們大聲告訴我,這皇位我坐,合不合適?”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