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魏家逆子,開局震驚李世民

第49章 高風亮節

長安,弘文館。

自上一次,李世民考校之後,這邊學風有了明顯的變化。

如今,每間學堂裡,都有專人負責記錄學子的入學情況,課業成績,甚至於禮儀妝容。

往日學生翹課的場面,幾乎盡絕。

一大清早,魏叔玉在家中用過早飯,便來到了這邊。

這幾日,為了研究更為厲害的火藥配方,讓他絞盡了腦汁。

不是都說,一硝、二磺、三木炭嗎?

為何他按照這個比例配出來的效果,還是不太行?

他在家裡,試了幾次,便不敢再試了。

因為他怕試下去,整個家說不定都沒了。

眼下長孫衝幾人還關在牢裡,他一個人在這邊便覺得無聊起來。

回想起這段日子的點點滴滴,魏叔玉還是比較滿意的。

魏徵自從擔任秘書監後,不知因為公務纏身,還是別的什麼,噴人的次數,明顯少了許多。

再加上有魏書瑾和魏書琬配合,許多費力不討好的奏摺,都被魏叔玉秘密處置了。

如此一來,魏徵與同僚們的關係,明顯改善了許多。

再加上和長孫家,房家,程家又一起做了生意,也算是有了利益捆綁。

魏叔玉沒有天真的認為,以後這些人真能赴湯蹈火,為魏家做些什麼。

可至少以後魏家要是真有了麻煩,這些人起碼不會冷眼旁觀。

至於那個太子……

想到這裡,魏叔玉嘆了口氣。

幾次接觸下來,說實話,不論是心機還是臨場反應,這位太子似乎都不是他弟弟李泰的對手。

可是熟知歷史走向的他很清楚,魏家遲早是要被陛下強行繫結在東宮這艘船上的。

他現在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讓太子不要做出傻事,從而把魏家拉下水。

不過以後的事情,誰又說得準呢?

畢竟從他來到這個世界之後,很多事情都已經偏離了原本的軌道。

比如那位燕州王羅藝,明明該於貞觀元年造反的,竟然直接提前了一年。

歷史上記載,李世民是貞觀三年才開始在太極殿聽政的。

可眼下,李世民早早地就搬了進去。

或許這便是所謂的蝴蝶效應?

反正一切小心便是了。

趁著先生教書還沒來,魏叔玉打了個哈欠,便在一旁補起了覺。

與此同時,在弘文館的另一處房間裡。

一個身穿儒服的男子,正坐在桌前,彈奏著一張古琴。

自從編撰完《氏族志》後,崔浩堅便每日看書,訪友,一副閒雲野鶴的做派。

反正朝堂上的山東士族,已經佔據了一些重要席位。

那麼他在明面上撐不撐場子,已然不重要了。

既然被李世民否定了仕途,那便做個富家翁也不錯。

距離《氏族志》交上去,已經有幾天了。

他現在要做的事情,就是等待著李世民那邊給出評價,然後離開這裡。

崔浩堅撥弄了幾下琴絃,一陣唏噓。

說實話,他是不想離開長安的。

天下又有誰不喜歡長安的繁華呢?

只可惜他自詡為千里馬,那李世民卻不是真伯樂啊!

就在這時,一道身影從外面走了進來。

看到來人,崔浩堅嘴角多了一抹笑容。

這些年來,多虧了有此人替他崔家打理商行,現如今,他就算被罷官返鄉,亦是沒有後顧之憂。

“何九,老夫不是說過,白日裡不要到這裡尋我,你怎麼忘記了?”崔浩堅笑著說道。

畢竟他自恃弘文館先生的身份,與商人往來,確實有礙觀瞻。

可那何九卻是一臉焦急之色,顧不上見禮,急衝衝地說道:

“東家出事了!咱們商行被人封了!”

“怎會如此!”

聞言,崔浩堅臉色劇變,整個人哪還有之前的氣定神閒,一下子慌了起來。

他在房間裡來回踱步,故作鎮定後,才問道:

“莫非平日裡你那些營生沒有收拾乾淨?被人抓住了把柄?”

何九連忙搖頭道:

“小的按照您的吩咐,從來都是謀定而後動,從沒有出過岔子啊!”

“嗯?那他們封店的緣由是什麼?”崔浩堅詫異道。

何九看了崔浩堅一眼,才結結巴巴說道:

“來封鋪子的那人說,咱們商行涉及重案,在尚未緝拿首犯之前,為了不走漏風聲,故此暫停營業。至於什麼時候能恢復,就要看……看朝堂啥時候抓住兇手了……”

“什麼!”

聞言,崔浩堅微微一愣,旋即臉色變得漲紅。

他算是看出來了。

什麼緝拿真兇,不走漏風聲!

全特麼是唬人的鬼話!

這明顯是蓄意報復啊!

可是為什麼呢?

就因為對《氏族志》不滿意嗎?

崔浩堅百思不得其解。

明明他已經把李氏皇族的排名,抬到了第三等的高度了啊!

要知道按照以往,李氏早就排在十名開外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