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是隔了半日,淮河的戰場,或者說是之前那種爾虞我詐的人心交鋒,便已經徹底結束了。
取而代之的是真正意義上的軍事交鋒,此刻的金軍搭建的浮橋已然初具雛形,開始嘗試渡淮了。
這一切都是趙亙與楚知秋沒想到的。
雖然那金使帶去的戰書必然會引來兩軍大戰,但往日裡大戰前都是要磨嘰一陣子的,哪曾想到金人這次竟然這麼快就動手了。
所有人都知道,十幾年來,金國人就是靠著這樣的方式,畢竟是蠻族,打起仗來自然沒有中原那麼多規矩。
他們野蠻粗魯,他們或許沒有對手聰明,他們或許沒有對手數量多,他們不懂得什麼是兵法,甚至說他們只會橫衝直撞。
但每一次的勝利者卻都是他們。
…………
…………
下蔡城頭,張俊看了一陣子,回過頭來面色不變,但卻問了另外一事:“內渡之事準備得如何了?”
站在一旁的田師中趕緊回答道:“關鍵是水中沉積雜物太多,又極難打撈,而且幕僚緊缺,所以如今進度…………”
“加派人手,日夜不停....其他的事情都可以稍緩,但這件不行。”
“此外,全軍小心防備,沒我親自下令,不得擅自出戰。“張俊如此盡力吩咐一番後,便即刻轉身下城去了。
而在上次趙亙入城時留下的趙鼎只是嘆了口氣,雖然沒有隨著張俊一起下城,卻也只能徒勞立在城上觀望而已,然後偶爾看向河對岸的金吾纛旓。
畢竟,他只是個文官,比起這些武將,他的那點見識算個屁。
如今站在這城頭算是最好的選擇了。
此刻,八公山上天子行在之中的文物百官已經來到了山巔之處,趙亙坐在最前方,觀望著戰局。
隔了一陣,幾乎正午時分的時候,金軍浮橋已經進展到四分之三,眼見著八公山大營西面通道的水寨大開。
隨後,密密麻麻不下百餘大小舟船湧出,轉入浮橋上游列隊,八公山上和下蔡城中的大部分人都是鬆下來一口氣來。
隨後,兩岸鼓聲便忽然齊齊大作,連斜對岸的下蔡城中居然也直接擂鼓助威。
金軍眼看著浮橋將成,但宋軍舟船已經要行動,於是那些金軍乾脆直接讓甲士弓手走上了浮橋,準備強渡淮河。
而宋軍舟師也不再猶豫,直接在喬兩員宿將的帶領下,自上游划船向東,往浮橋上直直衝去。
遠處的金軍大營之中,死而復生的金兀朮看著那幾艘戰船,微眯起眼眸道:“宋人這是想要撞斷浮橋,不知道……他會不會在船上。”
金兀朮眼神冰冷,一想到那個先前把他打殘,隨後又將他一劈兩段的那個宋人,他的心裡就升起了一陣無名怒火無法熄滅。
淮河之上,與眾人預想不同,這幾艘船幾乎沒有一艘抵達浮橋,因為在他們抵達之前,就已經敗在了金軍硬弓的齊射上。
浮橋之上,以金軍、宋軍為多,金軍多用弓箭,而不是宋人的弓弩。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