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之道講究的是如何平衡,陰盛則陽衰,陽盛則陰弱,唯有雙方處於對等,才能長盛不衰。”
“這就好比現在的闡教與截教,你們也應當看出來了,我截教門人弟子上萬,親傳弟子有四,內門弟子三千,外門弟子過萬,其勢之大,洪荒其餘大教可能比?”
“闡教親傳弟子十二人,雖然他們皆是不差,不論根腳、悟性還是境界修為,已是千萬裡、億萬裡挑一的存在,但我截教當中會少嗎?”
“二師伯不收內門弟子與外門弟子,剩下的皆是記名弟子,這些人也不過是數百人,平日裡在崑崙山中修行。”
“數百人與上萬人對比,你們應當也看出來了,闡教勢弱,截教勢大,打破了平衡。”
“現在之所以還能和平相處下去,並非是三教沒有矛盾,而是因為外在壓力沒有解決。”
“外在壓力是哪幾方,不外乎天地霸主,妖族與巫族。”
“若是巫族與妖族皆衰弱,不再是天地霸主,這時候聖人出面,扶持一種族成為天地霸主,那接下來將會開啟什麼時代。”
四人聽著清源的話,眼中好似有了些許明悟。
“聖人時代。”
清源頷首點頭,“不錯,便是聖人時代。”
“聖人,元神寄託天道,不死不滅,他們是天道的代言人,也是執法者。”
“聖人時代開啟,便會起紛爭,爭的是什麼,道統,氣運。”
“到了那時,你說會不會有矛盾產生,一旦真的有矛盾產生,會發生何事。”
“我截教勢大,其他師兄弟們皆是囂張跋扈,目中無人,甚至不少人還做下了不少惡事,到了那時,你們覺得他們能忍得住。”
“大師伯便是這裁判,他要平衡各方勢力,便要居中調和,哪方勢力強大了,他就要幫勢弱的一方,不能一家獨大。”
“無為即有為,無為,無可不為。”
清源不知,他所講的話皆是被三清聽在耳中,看在眼裡。
就在他們論道之時提起三人名諱之時,三人便心生感應,當得知是四人論道,便施展神通觀看。
不曾想,就聽到了清源的言論。
首陽山上八景宮中,太清老子高坐蒲團之上,身前有著一八卦爐,底下火焰升騰,爐內煉著金丹。
下方,有一道人在閉目修行。
“此子不錯,對大道的認知頗有見解,竟然還知曉我所修行大道,還能理解我人教教義,著實不凡。”
“只是可惜了,他被三弟收為弟子,不然,我倒是想將其收為弟子。”
下方的道人聽得此言,睜開雙眼看向虛空,眼中有著一絲疑惑。
他還是第一次見自家老師如此稱讚一個人,也不知這人是有何獨到之處,竟然能獲得老師的另眼相看。
“玄都,此子不凡,日後你可與其交好,閒暇之時可共論大道。”
玄都聽著太清聖人之言,看著虛空之中的玄光鏡,鏡中的清源,他深深的記住了。
“是,老師,弟子記下了,日後若是遇到,定要與其共論大道。”
能得老師看重的,其定然是有獨到之處,與其交好也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