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想到了軍紀。
一個卻在琢磨著商人的處世之道。
這一幕倒也映照出了這對父子截然不同的統治理念。
東漢位面。
成都蜀漢宮殿裡。
劉備與諸葛亮凝視著天幕中大阪師團的種種行徑。
隨著大阪師團種種行徑的不斷展現
劉備的臉色逐漸變得鐵青。
他緊握的拳頭微微發顫。
關節處已經泛白。
“孔明,你可見過這般奇事?一群販夫走卒,不思報國卻想方設法鑽營。”
劉備雙眉緊蹙。
“他們在國內耀武揚威,對外卻只懂得明哲保身。若是換做我軍中將士,誰敢如此翫忽軍紀?”
諸葛亮輕輕搖動手中羽扇。
目光注視著天幕。
他的嘴角微微上揚。
“主公所言甚是。不過末將倒覺得這支軍隊倒也說明了一個道理。”
“這些商販雖然不通軍事,卻深諳人情世故。他們懂得見強則弱,遇軟則硬,倒是與當年
那些世家大族如出一轍。”
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意劉備猛地轉身。
龍袍下襬在空中劃出一道弧線。
他指著天幕。
聲音裡充滿憤慨。
“你這麼一說,倒讓我想起當年的漢室。”
“朝廷養兵千日,用在一時。但這些人倒好,把戰場當成了市集,把軍令當做了兒戲。”
“這般行徑,與我大漢精忠報國的將士相比,真是天差地別。”
諸葛亮神色嚴肅:
手中羽扇停了下來。
他微微前傾身子。
壓低聲音道。
做些見不得人的勾當。”
“主公,他們在山下奉文面前故作諂媚,背地裡卻是另一幅嘴臉。”劉備重重地嘆了口氣。
“此等伎倆,倒讓末將想起了曹操麾下那些阿諛奉承之徒。表面上恭順有加,背地裡卻盡緩緩走到窗前。
“也難怪關東軍的統帥會對這支部隊如此厭惡。我大漢將士,向來以忠義為先。就算是身處絕境,也要與敵人血戰到底。”
“這支軍隊倒好,連最基本的軍人氣節都丟了個乾淨。”
殿內一時沉默。
劉備與諸葛亮相視一眼。
從對方的目光中讀出了幾分無奈與感慨。
這支軍隊的所作所為。
與他們心中那支忠勇之師的形象。
實在是相去甚遠。
大秦位面。
秦始皇贏政與李斯立於咸陽宮高臺之上。
天幕中大阪師團的景象不斷變換。
秦始皇的面色陰晴不定。
他的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青銅欄杆
發出沉悶的響聲。
“治軍如此鬆散,軍紀全無,這般軍隊也敢自稱精銳?”
秦始皇的眼中閃過一絲寒光。
他健步走到天幕前。
寬大的黑色龍袍在風中獵獵作響。
“我大秦軍伍,從不容許半點懈怠。就連最普通計程車卒,也要以軍功為重。”
李斯向前一步。
他的雙手交疊在寬大的官袍袖中。
“陛下明鑑。此等軍伍與大秦鐵騎相比,確實不值一提。”
“不過臣倒是注意到一事,這支軍隊雖然散漫,但在對待敵我強弱時卻極為敏銳。”
“這種趨利避害的本能,倒讓臣想到了一個問題。”
秦始皇轉過身來。
他的目光如鷹隼般銳利,
“說下去。”
“這支軍隊既然能如此靈活地應對局勢,為何不能將這種機敏用在正道上?若是能將他們的這種敏銳與大秦的軍制相結合……”
李斯的聲音中帶著幾分深意。
秦始皇突然大笑起來。
笑聲在空曠的宮殿中迴盪。
“李斯啊李斯,你總是能從最不起眼的地方看出門道。不過這支軍隊的表現,倒讓朕更加
確信了一件事。”
他的手指劃過空中。
彷彿在描繪著什麼。
“無論是治軍還是治國,沒有嚴明的法度,就會淪為一盤散沙。”
高臺上的風愈發猛烈。
吹動著兩人的衣袍。
這支遠在異國他鄉的軍隊。
竟在無意間印證了大秦帝國的立國之道。
【1939年倭國陸軍不自量力去挑釁蘇李安,諾門戰役爆發。當地駐守小日子那瞬間被蘇軍打了個稀巴爛。小日子見情況不太對勁,集結了修仙兩年的大阪師團。】
【為了避免一個師團打不過集體吃席,又加緊召集仙台師團。仙台師團接到命令後撒丫子趕路,只用四天趕到。】
【準備打掃戰場的蘇軍一看又來了送死的順手就給收拾了,前線全面潰敗的訊息傳回關東軍大本營的時候大阪師團竟然還沒出家門。沒出門的理由也讓人哭笑不得,士兵集體患病臥床,滿營都是捂著肚子上躥下跳的大阪士兵。】
【氣急敗壞的連隊長只能親自坐鎮醫務室參加診斷,這些裝病計程車兵突然好了,勉強集結部隊準備出發。但仙台師團花四天就走完的路,大阪師團硬生生走了八天。】
【就在他們到達前線的當天,仗也打完了。仙台師團丟盔棄甲,倭國政府隨即簽訂了停戰協議。】
【大阪師團得知此訊息後,先前還病怏怏計程車兵瞬間精神飽滿,一副要和蘇軍拼命的樣子
.】
【就連真生病計程車兵也緊趕慢趕跟上了大部隊,還是連長費了好大功夫才平息下來大阪師團那莫名的怒火,最後這些群情激奮的大阪士兵才悻悻的離開戰場。】
【更逗的是返程之時遇到了戰敗的仙台師團,形成鮮明對比。一個被打的丟盔棄甲,氣勢遇低迷。一個精神飽滿,齊裝滿員。】
【大阪師團的樣子被倭國隨行記者記錄下來。仗雖然打輸了,但關東軍顧及顏面,回去還專門寫了一篇報道,《我無敵皇軍第四師團威武而歸》,裡面充滿了對大阪第四師團的讚美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