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觀這支軍隊,倒像是一群心計分子。我大明邊軍雖然戰力不濟,但至少還知道
為國盡忠。”
“這群人卻在戰場擺起了地攤,連軍需物資都敢販賣。”
“你們可注意到最奇特的地方?”
朱祁鎮眼中閃過一絲異色。
“他們明明是一群貪生怕死之徒,卻在巴丹半島打了場漂亮仗。”
“這種反差,倒讓朕想起了當年被瓦刺人圍困時的情景。”
石亨撫掌大笑。
“確實令人難以置信。他們不靠蠻力強攻,而是用這種磨洋工的方式,活活把敵人給耗死了。這種打法,怕是連孫臏都想不到。
“更讓朕震驚的是他們的結局。”朱祁鎮站起身來。
“朕被俘後受盡屈辱,最後還要靠重金贖回。”
“這群人倒好,不但全身而退,還在投降後做起了買賣,真是讓人哭笑不得。”于謙正色道
“陛下所言極是。不過臣倒覺得這支軍隊給了我們一個警示。”
“當年我軍在土木堡之所以失敗,或許就是因為太過剛愎,缺少這種靈活變通的智慧。”殿內的燭火映照著幾人的面容
天幕中的景象依然在不斷變換。這支軍隊雖然行事荒唐
但他們獨特的生存之道
卻給了眾人一個深刻的啟示。在殘酷的戰場上。
有時候智慧比勇氣更重要,大堂之上
眾人圍觀天幕。
臉上的表情從驚訝到哭笑不得再到噴嘖稱奇
“這哪裡還是什麼軍隊,分明就是一群穿著軍裝的商販。”古人們看著這支奇特的軍隊
不禁感慨世間之大無奇不有。在他們的認知中
軍人就該是慷慨赴死、為國盡忠。可這支軍隊倒好。
把逃兵的行為玩出了新花樣。甚至還因此立了軍功。
“這般做派,若是放在我朝,怕是要被當做笑柄傳唱千年軍中每有敗仗。
都會被文人們寫進話本。編成段子四處傳唱
可這支軍隊的行徑。
簡直比話本還要精彩。
他們不但沒有成為笑柄
反而用這種不入流的方式立下了戰功。這種反轉來得太突然
以至於眾人都不知該如何評價。
“倒是讓人想起了市井中那些油滑的商販,見風使舵,左右逢源。在場的人們不由得聯想到自家朝代的軍隊。
那些為國捐軀的將士們若是地下有知看到這般情形。
不知會作何感想
一支軍隊不以戰功為耀。反倒以經商為傲。
這種事情若是寫進正史怕是要被人當做笑談。
“不過話說回來,這支軍隊倒是找到了一條獨特的生存之道。”
正說話間。
殿外傳來一陣喧譁。
有人提起了歷史上那些令人不齒的背叛者引發了眾人的熱議。
既然說到了不光彩的歷史人物。那些遺臭萬年的罪人。
自然成了眾人討論的焦點。
“說起這些不光彩的人物,我倒想起了幾個讓人恨得牙癢癢的傢伙。”
“那倒要好好說道說道,看看這些人到底都做了些什麼天怒人怨的事情。”“若要說那些遺臭萬年的歷史罪人,還真是說來話長。
“既然天幕已經給我們看了這麼一出新鮮戲,不如接著看看那些真正的歷史罪人。他們的所作所為,肯定比這支商販軍隊要令人髮指得多。”
眾人的目光重新聚焦在天幕之上。
期待著接下來的內容。
【龍國曆史上有哪些洗不白的歷史罪人?貪贓枉法、魚肉百姓的算不上號,以一己之力影響後世發展程序,罪在千秋的才算。】
【號稱千古一帝的乾隆,為人好大喜功、自大傲慢,是中華落後的始—作俑者。】
【康乾盛世是虛假的,老爹的家底是揮霍的,千古一帝是自封的。六下江南奢侈浪費,導致國庫空虛,百姓艱苦。】
【大興文字獄130多次,讓諸多文化典籍失傳,無數能人才華被埋沒,華夏精神被扭曲。又發起閉關鎖國,讓龍國與世界脫節。】
【從愛國將領到竊國漢奸的袁世開,是開歷史倒車第一人。】
【竊取了革命的勝利果實,被選舉為民國臨時大總統,孫先生將民族復興的希望全寄託在他身上,而袁世開卻一意孤行搞獨裁,解散國會,廢止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刺殺總理宋教仁,為了當皇帝更是簽訂了21條,引發二次革命,導致割據軍閥混戰不休,華夏文明倒退幾十年。】
——“這就是傳說中的千古一帝?原來是千古一擺啊!”
——“難怪後來清朝被列強欺負,就是從這開始脫節的”
——“誰說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這不是被後人噴得體無完膚”
——“感覺被歷史課本騙了一百年系列”
——“這下千古一帝變成千古罪人了”
一—“這兩位都是把自己代入龍傲天結果翻車現場吧”
——“堪稱史上最成功的倒車技術人才了”
大清位面。乾隆坐在養心殿內。
眼睜睜看著天幕上那些對他的評價。臉色由紅轉青。
再由青轉紫。
和珅與紀曉嵐分立兩旁。大氣都不敢出。
“豈有此理!簡直豈有此理!”乾隆猛地站起身來。
指著天幕咆哮。
“朕為華夏立下赫赫功勳,竟被後人如此詆譭!來人啊,給朕把這妖物打下來!”侍衛們衝上前去。
卻發現無論用什麼辦法都無法觸碰到天幕。乾隆更加惱怒。
在殿內來回踱步。
和珅擦了擦額頭的冷汗。
“皇上息怒,這些後人不過是以訛傳訛,哪裡懂得您的功績。”“住口!朕現在最不想聽的就是你的馬屁。”
乾隆瞪著和珅。
“難道朕真的···不,這絕不可能!朕乃千古一帝,怎會是他們口中那般昏君!”紀曉嵐輕聲開口。
“陛下,這天幕既然顯現,想必自有其因果。”
“倒不如靜心看完,也好知道後人究竟如何評說。”
“哼,朕倒要看看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後人,還能說出什麼大逆不道的話來。”乾隆重新坐下。
卻明顯心不在焉。
時不時用手指敲打著龍椅扶手。天幕繼續播放著。
每一句對乾隆的批評都像一根刺。深深紮在這位自詡千古一帝的心裡。他開始回想自己的種種決策。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