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通古代,盤點現代封神人物

第79章 最強毒教材,如何用儒學打造人設,王莽:感謝儒學

漢宣帝望著天幕。

眼神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他已經決定要親自把關。

絕不讓這荒唐的未來重現。這大漢的江山。

決不能毀在這些偽君子手中。大明位面。

大明皇宮內。

老朱端坐於龍椅之上。

身旁站著劉伯溫和李善長。殿內燭火通明。

映照著天幕閃爍的光芒。老朱盯著天幕。臉色陰睛不定。

“這漢元帝倒是和朕想到一塊去了。朕也覺得儒學可以教化百姓,卻沒想到會成為禍國之根。”

劉伯溫站在一旁。

“陛下,這倒是給了我們當頭一棒。”

“原本以為儒學可以約束百官,讓他們安分守己,沒想到反倒讓這些人有了冠冕堂皇的藉口。”

“確實如此。”

老朱捋著鬍鬚。

“朕一直在推崇儒學,讓這些讀書人做官。”

“現在想來,是不是也給了他們太多遮掩?”李善長接話道。

“這王莽能借儒學之名行篡位之實,就是最好的教訓。”

“那些表面上循規蹈矩的官員,私底下又有多少是真心為民?”

“聯現在倒要重新考慮一下科舉制度了。不能讓這些人鑽了空子,整日唸唸有詞裝模作樣老朱站起身來。

“得讓他們明白,做官不是隻靠背幾句聖賢書就夠了。”劉伯溫深以為然。

“以臣之見,不妨在選官之時,多設些實務考核。光靠文章做得好,不見得就能治理地方。”

“對,得讓這些讀書人知道,儒學是教化之本,但治國卻要實打實地做事。”老朱重重拍了下桌案。

“朕得好好想想怎麼改革這選官制度,不能讓後代重蹈漢元帝的覆轍。”李善長補充道。

“陛下可以多派些錦衣衛暗訪,看看這些官員平日裡究竟是怎麼對待百姓的。”

殿內一時陷入沉默。

老朱若有所思地望著天幕。這意外的啟示。

讓他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治國方針。儒學固然重要。

但若是被人利用來作惡。那就必須及時糾正。這大明的江山。

絕不能重蹈西漢的覆轍。

【第三,東漢的漢靈帝。】

【東漢的漢恆帝本就有亡國的表象,而在他之後的漢靈帝卻比他還過分。】【漢靈帝即位後,盲目的認為天下太平,不問朝政,肆意享樂。】

【他還開啟了歷史上賣官的先河,各地各官都有明碼標價。曹操的父親曹嵩就是花錢買來的最初官職。】

【除此之外,漢靈帝不吸取前朝教訓,目睹外戚、宦官勢力的逐漸壯大還不干預,導致皇權的根本性削弱,成為東漢滅亡的導火索。】

一一“開創賣官先河,這是最強氪金系統啊”

一—“官職打折促銷,數量有限,欲購從速”

一—“歷史上第一個開通VIP付費系統的皇帝”

——“曹操:感謝靈帝讓我爹買到入場券”

一—“這波操作簡直商業鬼才”

一—“皇帝帶頭衝業績是吧”

一—“充錢就能變強,這設定太真實了”

東漢位面。

許都宮中。

曹操與荀彧、荀攸正在觀看天幕。殿內燈火通明。

映照著三人各異的神情。

“沒想到這天幕還能把老夫家的陳年舊事都抖摟出來。”曹操揉了揉額頭。

“當年父親為官一事,倒是讓天下人都知道了。”荀彧輕聲一笑。

“明公何須介懷,這不正好說明了漢室江山早已腐朽。”“若非靈帝如此胡為,也不會有今日之局面。”

“話雖如此,但想起當年家父花錢買官,還真是令人啼笑皆非。”曹操揹著手來回踱步。

“不過這靈帝倒也有幾分商人頭腦,把朝廷治理得像個集市一般。”荀攸接話道。

“其實這也難怪,一個不管朝政的君主,自然要想方設法去搜刮錢財。”

“只可惜這般做法,反倒助長了外戚宦官的氣焰。”

“如今想來,倒要感謝這靈帝。”曹操望著天幕露出意味深長的笑容。

“若非他這般昏庸,也不會讓天下大亂。若非天下大亂,老夫又怎能有今日之位。”

荀彧捋須道。

“這倒是有趣。靈帝一手賣官鬻爵,不料竟成就了明公的崛起之路。這機緣巧合,當真令人感慨。”

“不過話說回來,這般賣官之舉確實荒唐。”曹操神色漸漸嚴肅。

“朝廷官位豈能用錢財衡量?難怪會天下大亂,民不聊生。”荀攸深以為然。

“所以說,若是選官不看才能品德,只憑錢財取士,這天下遲早要亂。”

“也虧得明公後來力挽狂瀾,才有了今日的基業。”

殿內香菸繚繞。

曹操望著天幕若有所思。

雖然這段往事讓他有些掛不住面子。但轉念一想。

這倒也成了他人生的一個轉折。只是這般昏君誤國的教訓。

倒要好好記住才是。

大宋位面。

開封皇宮內。

趙匡胤與趙普、趙崇緯正觀看著天幕。

“每次看到這段歷史,都覺得漢靈帝荒唐至極。”趙匡胤輕嘆一聲。

“他這般賣官鬻爵,倒是給後世開了個壞頭。朕登基之初就下定決心,絕不能重蹈覆轍。趙普捋須點頭。

“陛下英明。記得當初陛下力主科舉取士,就是看透了這個道理。若是官職能用錢買,天下哪還有清明可言?”

“.”不過話說回來,這賣官的歪風,倒是從未斷絕過。”趙匡胤目光深邃。

“朕雖嚴令禁止,可總有些人暗地裡鑽營。這些年查處的案子,哪一件不是錢權交易?”

趙崇緯輕聲說道。

“陛下,這也正說明了您的遠見。”

“若非大力推行科舉,重用讀書人,恐怕朝廷早就被這些貪腐之輩把持了。”

“科舉取士確實是條正道。”

趙匡胤站起身來。

“不過朕最近在想,光靠考試選官還不夠。得想個法子,讓這些官員時刻記著自己的本分。”

趙普若有所悟。

“陛下是想建立更嚴格的監察制度?這倒是個好主意。有了規矩,才能防止東漢這般亂象重演。”

“正是此意。”

趙匡胤眼中閃過一絲精芒。

“朕要讓天下人都明白,當官不是買來的特權,而是為民父母官的責任。”

“這漢靈帝的教訓,可得牢牢記住。”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