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通古代,盤點現代封神人物

第83章 棒子偷歷史,古人氣瘋了!加戲就算了,還加族譜!

打在天幕閃爍的光芒上。

大街小巷的古人們每每路過天幕。

總會駐足觀看這段令人啼笑皂白的歷史。天幕中播放的內容讓眾人不禁感嘆。

這小小的高句麗竟敢如此誇大其詞。實在是不知天高地厚。

這高句麗竟敢把堂堂大唐天子編排成這般模樣。

看來這些蠻夷確實需要靠這種自我安慰的方式來獲得一點可憐的自信。六萬對陣二十萬。

這才是真正的戰爭。

這才是真正的英雄氣概。

那些無病呻吟的編造。反而顯得更加可笑。

大唐的威名豈是他們這種小國可以隨意抹黑的?這些異族的愚昧之舉。

反而更襯托出了大唐的寬容與氣度。

一個戰敗國在幾百年後還要靠編造故事來安慰自己。這本身就是最大的笑話。

【雖然泡菜國人口口聲聲尊重歷史,但是“射瞎唐太宗”這件事沒有任何真實依據,可以分成三點來說。】

【首先我們已知這件事是假的,真實情況是唐軍安全撤軍,還賞給高句麗城主一些賞賜。

【試想一下,如果太宗被射瞎,唐軍肯定恨不得把高句麗生吞活剝,怎麼會這麼平和的交流。】

【其次無論是高句麗還是唐朝的史書,都沒有記載安市城城主的名字,更別說跟淵蓋蘇文扯上什麼關係了。】

【不過明朝有一個寫小說的,專門寫唐朝通俗演義。寫到安市城大戰這一段覺得城主沒名字不像話,就編了一個“梁萬春”的名字。】

【傳到泡菜國成了“楊萬春”,泡菜國人又覺得“楊萬春”不夠霸氣,就跟淵蓋蘇文扯上關係了。】

【最後也是最搞笑的一件事,高句麗與唐朝的戰爭確實是一段歷史,但卻不是泡菜國的歷史。】

【高句麗被打散後只有很少一部分高句麗人生活在朝鮮半島,成為了後來的高麗。】【泡菜國人對著一段虛假的歷史使勁造,可見對自己多麼不自信了。】

一—“懂了,所以連人名都是明朝網文寫手編的?”

一一“自己加戲就算了,還加錯了祖宗譜”

一—“這不是你們的歷史,你們倒是挺會認親的”

一—“不僅編故事,連主角都要換人設,這劇本部門很強啊”

一—“泡菜編劇:不好意思,認錯祖宗了”

一—“某國:這歷史不太對,讓我魔改一下”

一一“這歷史編得連自己人都不認識了”

——“自導自演,結果演錯了劇本”大宋位面。

承乾宮內。

宋徽宗與蔡京正觀看著天幕中閃動的畫面。“蔡愛卿,這後人倒是會編排故事。”

“連一個小小蠻夷之地,也敢如此造次,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宋徽宗放下手中的丹青。

負手而立。

“陛下聖明。臣觀這高麗人不過是在自欺欺人。”

“一個明代文人隨意編撰的名字,竟也能被他們奉為圭桌,實在可笑。”蔡京緩步上前。

“太宗皇帝威震四方,豈是他們能夠隨意編排的?倒是這些異族,連自己的祖宗都認不清楚。

宋徽宗輕撫案几上的茶盞。

“朕倒要看看,這些蠻夷還能編出什麼有趣的故事來。”

“陛下說得是。這些夷人連歷史都要篡改,可見其國運衰微。”

“就連一個城主的名字都要靠我們的後人編造,實在是令人發笑。”宋徽宗走到窗前。

看著庭院中盛開的梅花。

“這倒讓朕想起了前些日子看到的女真故事。這些蠻夷之地,都喜歡編造些不著邊際的傳說。”

“陛下明鑑。這等荒誕不經的故事,也只能哄騙那些無知之輩。”

“是啊,朕倒要多看看這些異族的故事。他們編得再好,也改變不了歷史的真相。”宋徽宗微微一笑。

“傳旨下去,讓史官將這件事記錄下來,也好讓後人知道這些夷人的荒唐。”

天幕中的光影依舊閃動。

映照著這對君臣意味深長的笑容。大明位面。

紫禁城養心殿內。

明成祖朱棣與姚廣孝正凝視著天幕。

殿內龍涎香繚繞。

窗外雪花紛飛。

“姚卿,朕倒是沒想到,我大明的文人倒成了這些蠻夷編故事的根源。”朱棣站在天幕前眉頭微蹙。

“從梁萬春到楊萬春,他們倒是改得隨意。”

“陛下容稟,這正說明我大明文化之盛,連這等小說野史都能傳到蠻夷之地。”“只是這些夷人不知分寸,竟將其當作正史。”

姚廣孝捋著長鬚。

“有趣,當真有趣。朕平定漠北,打得韃靼聞風喪膽。這小小高麗,不思量自己的來歷,卻在這裡攀附古人。”

朱棣負手踱步。

“他們既然這麼喜歡編排故事,朕倒要看看,若是讓這些人知道自己祖上是誰,又會作何感想。”

“這些夷人連自己的根都尋不清,反倒在這裡貪天之功。”“若是讓他們知道自己不過是殘存的一支,恐怕面子上更掛不住。”

“朕突然明白了。”朱棣轉身看向天幕。

“這就像當年朕北伐時遇到的那些部落,明明都是一條藤上的葫蘆,卻非要劃清界限。”“這高麗人倒是更絕,連祖宗都要認錯。”

姚廣孝輕聲而言。

“這倒讓老衲想起一事。當年太祖立國,四方賓服。這等小國,卻要靠編造故事來壯膽,實在可悲。”

“傳令禮部,將這事記下來。讓後人也看看,這些夷人是如何編排歷史的。”朱棣的眼中閃過一絲笑意。

“這等荒誕的故事,竟也能當作正史,當真是天下奇談。”殿外的雪越下越大。

簷下的冰凌折射著天幕的光芒。

君臣二人的談笑聲在這個寒冷的冬日裡顯得格外溫暖。

大清位面。

康熙帝與索額圖正在乾清宮內觀看著天幕中的畫面。

“這些蠻夷,倒是可笑。明朝的一本小說竟能讓他們奉為圭桌。”康熙輕撫御案。

掃視著殿內的古卷。

“索額圖,你看這些人,連自己是誰都不知道,還在這裡談什麼歷史。”

“皇上明鑑。臣觀這些高麗人,就像當年我朝剛入關時遇到的那些偽明餘孽,明明已是覆滅之國,卻還在那裡做著皇帝夢。”

索額圖整理著案上的奏摺。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