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通古代,盤點現代封神人物

第81章 落榜三條路:躺平 造反 當幕僚!古人看歷史上最狠的職場報復

畢竟讀書人一旦鋌而走險。往往就會釀成大禍。

“你們說得對,這些讀書人若是走投無路,怕是會做出什麼出格的事情來。

想到自己這個時代。

那些懷才不遇的文人。不是投靠權貴。就是浪跡天涯。

如今看到宋朝竟能想出這般安撫之策。倒覺得十分高明。

雖說養著這麼多閒官頗費錢糧。但總比他們鋌而走險要好得多。

“唐朝究竟遇到了什麼,讓宋朝如此謹慎?難道真有讀書人能掀起多大的風浪不成?”眾人越發好奇起來。

在他們的印象中。

讀書人大多都是溫良恭儉。就算有不滿。

也不過是在詩文中發發牢騷罷了。

能讓一個王朝如此重視。

想必其中定有什麼不為人知的隱情。

“待會定要好好看看,這些落第舉子到底做了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眾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天幕之上。

等待著接下來的精彩內容。

能看到後世的變遷。

本就是一件趣事。

更何況還關係到讀書人的命運。

【這首《不第後賦菊》的作者,就是唐朝著名的落榜生黃巢所做。】

【黃巢與大唐其實沒什麼階級矛盾,他的家庭相當富裕。純粹是因為屢次科考不中,才導致黃巢對大唐因愛生恨。】

【一開始黃巢認為落榜全賴自己學藝不精,可接連考了幾次,黃巢發現一場下來全是關係戶們走走過場。】

【在唐末時期,就算是文曲星下凡也得落榜。】

【花間派鼻祖溫庭筠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只不過他能與自己和解,懂得在煙花柳巷裡借酒澆愁。】

【而黃巢死活咽不下這口氣,到廣明元年,起義軍總司令黃巢兵臨皇城下。】

【唐僖宗丟下百官倉皇出逃四川。長安城破後,黃巢對於這個昔日的傷心地採取了報復性大屠殺。】

——“第一個因為考不上公務員而掀桌子的狠人”一“這就是不給編制的後果啊”

“從落榜考生到反派BOSS的進化史”

“這是什麼考公考到黑化的瘋批劇情啊”“溫庭筠:我選擇在夜店解憂”

“沒想到考試不公居然能捅這麼大簍子”

“黃巢:你們不給我機會,我就自己創造機會”“這也能當皇帝?就這水平?”

大唐位面。

唐玄宗與大臣楊國忠正在長安宮中觀看天幕。兩人的表情都異常凝重。

“朕看了這天幕內容,只覺得後事堪憂啊。”

“這黃巢雖是在僖宗年間作亂,但如此看來,這禍根卻是早已種下。”唐玄宗的語氣中充滿了焦慮。

“陛下所言不錯。這科舉不公之事,確實需要早做打算。”

“只是沒想到一個落第舉子,竟能掀起如此大的風波,最後甚至攻破長安城。”楊國忠面帶憂色。

不禁搖頭。

“你看那溫庭筠,明明才學出眾,卻也難逃落第的命運。”

“若是朕的子孫後代如此糊塗,讓這些真才實學之人屢屢落榜,豈不是要寒—了天下士子的心?”

唐玄宗雙手緊握。

顯然已經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那宋朝倒是想出了個好辦法。給這些落第之人一個出路,也算是安撫之策。只是不知陛下以為如何?”

“宋朝此舉雖然略顯笨拙,但確實解決了根本問題。”

“朕倒是覺得,與其等到事後補救,不如現在就著手整頓科舉制度。這關係戶走後門的風氣,必須得遏制住。”

唐玄宗的語氣中帶著幾分堅決。

“陛下英明。臣觀這天幕上的評論,說什麼‘考試不公居然能捅這麼大簍子’,雖是戲言,卻也道出了其中關鍵。”

“若是科舉公平,又何來這許多禍事?”

“沒錯。朕決定立即下令整頓科舉制度。絕不能讓這種投機取巧之風繼續下去。否則,一旦積怨太深,後果不堪設想。”

“堂堂皇帝最後還要逃往四川,這等窘境,朕實在不願見到。”大隋位面。

隋場帝楊廣與大臣虞世基正在東都紫雲樓觀看天幕。二人的表情都寫滿了驚愕。

“朕倒是第一次聽說這樣的事情。”

“一個考生能掀起如此大的風浪,最後竟然還打進了長安城。這科舉制度,看來也不盡完關啊。”

楊廣的語氣中透著幾分意外。

“陛下,這便是士子落第後的怨氣所致。這黃巢能掀起這般風波,想必也是積怨已久。”“臣觀天幕上所言,此人家境富裕,本無怨恨,卻因科考不公而起兵造反。”

虞世基輕聲分析著。

“有趣。朕當初設立科舉,本是想讓天下英才都有機會施展抱負。誰曾想到後來竟會變成這般模樣。”

“那溫庭筠也是個有意思的人物,明明才華橫溢,卻只能在煙花之地尋求安慰。”楊廣的目光閃爍,似乎想到了什麼。

“這便是人心難測。陛下,您看那彈幕所言倒是說得形象。一個讀書人若是走投無路,竟能做出這等驚天動地的事。”

“朕倒要看看這些唐朝官員是如何應對的。”

“一個落榜生能讓皇帝倉皇出逃,實在是聞所未聞。”

“雖說朕設立的科舉制度還不完善,但至少給了寒門子弟一個機會。沒想到後來會變成這樣。”

楊廣的語氣中帶著幾分感慨。

“更讓人意外的是那宋朝的應對之策。給這些落第之人一個出路,倒是個安撫人心的好辦法。”

“只是不知道若是在我們大隋,這樣的政策是否可行。”“這倒提醒了朕。也許科舉制度還需要更多完善。”

楊廣的眼中閃過一絲好奇。

【僅僅二十多年後,落榜生的悲劇就再次重演。】

【天佑二年六月,唐政府數十名高階官僚齊聚白馬驛,如此場面以往只有在帝都才得以見到。】

【這次“大集合”實際上是一場血腥的騙局。】

【隨著大軍閥朱溫的一聲令下,毫無防備的大員們將係數被殺害。】

【此時一個叫李振的幕僚仍覺不解氣,對朱溫說這些官員向來以清流自居,應把他們趕進黃河,與渾水永遠混為一體。】

【朱溫笑稱好主意,便派兵逼著大量貴族與政府官員跳入濤聲震天的黃河中。】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