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通古代,盤點現代封神人物

第89章 2450萬被屠到400萬!科普五胡亂華,北方古人瑟瑟發抖!

楊修微微一笑。

“您不是常說‘寧可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嗎?這位王爺可是把天下人的額度都給佔了。”

“你這張嘴啊···”曹操搖頭感嘆。

“不過話說回來,這位王爺倒是讓朕想起一事。”

“當年江東那邊,不也傳言說朕有好幾十個兒子麼?這下可好,連朕的謠言都被人比下去了。

楊修正要接話。

卻見曹操的目光又轉向了天幕。

顯然是對這個奇特的藩王來了興趣。這位亂世梟雄。

此刻倒像個看到有趣故事的文人。

【在朝廷已經下令要控制人數的情況下,他還能搞出這麼多孩子。說明這些人全都是頂風作案,根本沒把朝廷當回事。】

【慶成王只是晉藩當中的一脈,像晉王這樣的藩系山西有三個。除晉王代王之外,還有一個沈王,全是造人高手。】

【到了弘治十五年,山西終於扛不住了。這意味著全山西人民一年到頭忙活過來,最後沒攢下多少錢不說,反而還欠了皇家20多萬石糧食。】

【要麼這個地咱也都別種了,咱都洗手去給你們家做妾得了。】

【無奈之下,到了明武宗正德四年,朝廷終於來了一把狠的。規定以後各個藩王不是朝廷認證的侍妾,生下來的兒子一律不許向皇帝請封。】

【還有那些沒娶正妻就出去瞎搞的,同樣也不給你孩子爵位。】

【老朱冊封藩王本來是想像元朝那樣,用宗王出鎮的方式維持統一,避免明朝二世而亡。這隻能算是一個折中的辦法。】

【朱允炆登基後削藩其實也沒有問題,只是他手下能幹事的正經人太少,夾帶私貨的太多把他給坑了。】

【而朱棣更加矛盾,他知道藩王不能留。但他起兵又是拿恢復太祖舊制當口號,那就只能把藩王的軍權去掉。】

【這些人都覺得眼下這些藩王的問題,將來老朱家那天出來個牛人皇帝,就能解決祖宗遺留下來的麻煩。】

【沒想到朱家人代代滾雪球,最終到了明思宗這一代時問題全部集中到一起,解決起來也就麻煩了。】

——“這是人口增長計劃啊”

一—“皇家飯票批發中心”

——“我們不造反,我們只造人”

——“洗手去做妾笑死我了哈哈哈”

一—“一個藩王頂一個人口大省”

——“人口增長速度遠超GDP”

——“山西人民:我們種地難道是為了當慈善家?”

——“這條禁令就跟沒看見一樣”

大宋位面。“這太荒唐了!”

宋仁宗猛地從龍座上站起。

“這樣的藩王制度,簡直是在自取滅亡!”

范仲淹站在一旁,緩緩開口。

“陛下,老臣以為這正印證了‘家貧則獨善其身,位高則兼濟天下’的道理。”“這些藩王不思報國,只顧享樂,如何能擔當守土之責?”

“範卿所言極是。”宋仁宗撫須嘆息。

“朕向來推崇以文制武,減少諸王權勢。”

“沒想到這明朝反其道而行,給了藩王如此大的權力,最後卻淪為養豬場!”

“陛下說得妙。”

富弼在一旁笑道。

“這些藩王,佔著朝廷的體祿,不思報國,反倒把造人當成了終身事業。怪不得山西百姓都要改行去做王妃了」。”

“聯現在總算明白,為何祖宗要定下這般嚴格的宗室制度。”宋仁宗走到天幕前。

“我朝宗室雖然優待不及,但至少不會出現如此荒唐的事情。”“二位愛卿,這天幕可真是一面明鏡啊!”

“正是。我朝宗室雖然清貧了些,但更能明白‘位卑未敢忘憂國’的道理。”范仲淹正色道。

“這明朝的藩王,怕是連‘先天下之憂而憂’的道理都忘得一乾二淨了。”“你們說,若是讓包拯去查查這些藩王的賬目··”

宋仁宗突然露出一絲狡黠的笑容。富弼和范仲淹相視一笑。

不約而同地想象起了包拯踏入這些王府的場景。那些整日只知道享樂的藩王們。

怕是要被嚇得魂飛魄散。

大唐位面。

“真是令人不可思議!”李二瞪大了眼睛。

“魏徵,你可見過如此荒誕之事?”“陛下,臣倒覺得這事頗有意思。”魏徵捋著鬍鬚。

“您看這些藩王,一個個都成了繁衍專家。”

“可惜他們只知道製造麻煩,不懂得為國分憂。這跟當年的漢朝宗室倒是有幾分相似。”“朕記得漢朝宗室也常鬧出亂子,但似乎沒這麼誇張。”

李二站起身來。

“一個藩王竟然能生出一百多個兒子!就算是朕的幾個不成器的兒子加在一起,也不及他一人的數量。”

“陛下說笑了。這些藩王不過是在享樂罷了。”魏徵正色道。

“相比之下,我大唐宗室雖然人丁也不少,但都各有職司。”

“像太子殿下就能獨當一面,為陛下分憂。”

“說得對!朕當年定下宗室制度時就考慮到了這一點。”

李二走到天幕前。

“宗室子弟若想享受優待,就得為朝廷出力。像這樣只知道享樂的,朕早就......”

“陛下請息怒。”

魏徵打斷道。

“不過這山西布政使也真是難做。一年到頭忙活,最後還倒欠了二十萬石糧食。”“若是讓房玄齡去當這個布政使,怕是要氣得寫一百篇奏章。”

“哈哈哈!”李二突然大笑起來。

“說起來,朕倒是有些同情那些王妃。”

“你想想,這麼多兒子,她們得記多少名字?怕不是要把府上的下人都認錯。”魏徵也忍俊不禁。

“這些王爺怕是連自己幾個兒媳婦姓什麼都記不清。若是讓陛下去做個考試,考考他們認不認得自己的兒子···”

大元位面。“這也太離譜了!”

元世祖忽必烈喝了口酒。

“你們看看,這就是漢人學我們蒙古人的結果。”“大汗,這些藩王確實有些過分。”

阿合馬搖了搖頭。

“我們蒙古雖然也重視子嗣,但至少懂得節制。這些人倒好,一個個比種馬還厲害。”“朕當年分封漢地諸王時,想過會出亂子,但沒想到他們竟然搞出這種事情來。”

忽必烈咪起眼睛。

“蒙古貴族養幾個兒子是為了壯大部落,可他們倒好,完全是在給朝廷找麻煩。”“大汗英明。這些藩王簡直是把咱們的制度學歪了。”

阿合馬繼續說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