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殿內踱步。
“八百里秦川,六國遺民尚未完全歸心,朕日日為此事憂慮。不想後世竟有如此浩劫,連中原都淪陷了。”
“李斯,你且說,這些胡人究竟是如何攻破中原的?”
“回陛下,此事說來也怪。那西晉本是強盛之國,卻因宮廷內亂而衰敗。”
“八王之亂後,國力大損,才讓遊牧民族有機可乘。”
“荒唐!”秦始皇厲聲道。
“朕統一六國,廢除分封,就是要杜絕這等內耗!二世三世之後,竟又重蹈覆轍。”“這些胡人,比匈奴還要兇殘。朕修長城,北擊匈奴,就是要防止這等禍事。”
“陛下遠慮深謀。”
李斯輕聲道。
“天幕所示,正印證了陛下統一六國、修建長城的必要。”“朕倒要看看,後世可有明君收拾這個爛攤子。”
秦始皇重新坐下。
眼神中閃過一絲期待。
“既然天幕能顯示這段歷史,想必後來必有轉機。”
“傳蒙恬來,朕要重新議一議邊防之事。若能在根基上多做準備,或可避免後世如此慘劇“這些胡人,竟敢如此對待華夏子民···”
秦始皇看著天幕中那觸目驚心的場景。聲音低沉而憤怒。
“聯若在世,必率大軍親征,殺得這些胡人片甲不留!”大宋位面。
“五胡之亂,朕幼時便在史書上讀過。今日親眼所見,更覺觸目驚心。”趙匡胤看著天幕中的慘狀。
神色凝重。
“陛下,史書記載終究不及天幕所顯詳實。”趙普站在一旁。
目光也被天幕上的場景所吸引。
“四百年前的慘劇,今日重現眼前。那時中原血流成河,華夏子民命如草芥。”趙匡胤緊皺眉頭。
“史書記載,從二百四十五十萬到四十萬,數字背後是多少支離破碎的家庭?朕每每想起,都痛在心底。”
“所以陛下登基以來,對北方用兵特別謹慎。”“不錯,前車之鑑不可忘。
趙匡胤長嘆一聲。
“五胡亂華,皆因朝廷內亂所致。朕定要打造鐵桶江山,絕不讓歷史重演。”“趙普啊,你說天幕為何偏偏顯示這段往事?莫非是要提醒朕什麼?”
“陛下勵精圖治,已使大宋朝氣蓬勃。今日所見,更當引以為戒。”“朕早年提三省六部,裁抑武將,就是要防止藩鎮做大。”
“但看了這天幕,朕更覺得治國之道當文武並重。”
“既要內政清明,也要邊防穩固。否則,一旦邊患四起,百姓遭殃啊!”
【五胡中最無人性的是羯族,原始的羯族人打仗從來不帶軍糧,以戰養戰,走到哪吃到哪。】
【搶來的漢人女性晚上被當做玩物取樂,白天則淪為軍糧,如果吃不完還會推到河裡淹死。】
【他們將漢人女子稱為兩角羊,甚至還專門挑選長相出眾,身形姣好的女子做成肉乾,人頭做成裝飾品用來炫耀。一個冬天把5萬少女吃得乾乾淨淨。】
【自幼在羯族長大的“屠夫天子”冉閔下達了殺胡令,號召漢人對胡人進行復仇,三天內屠了20萬胡人,數百萬胡人死在了逃亡的路上。】
【最終是北魏太武帝撻跋韜終結了這場慘劇,而最兇殘的羯族也在侯景之亂時被徹底滅族【有人評價被歷史除名的冉閔是個徹徹底底的民族主義者,極度殘暴。但話說回來,他也
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胡人的勢力擴張,為漢族的生存和發展創造了條件。】
一—“這這這···這也太殘忍了吧!!!”
——“不敢相信歷史課本只用了幾行字就概括了這麼可怕的事”
一一“突然理解為什麼古人那麼重視邊防了”
一—“兩角羊這個稱呼太可怕了,把人當成食物”
——“太武帝永遠的神,終於有人結束這噩夢了”
——“看得我渾身發抖,這根本不是人乾的事”
一—“感覺整個北方都變成了人間地獄”
一—“建議把這段歷史寫進教科書,讓大家都知道和平有多重要”
大唐位面。
“長江以北,竟有如此慘事。”唐太宗李二的聲音微微發顫。
“聯少時讀史,便知五胡之亂血染中原,卻不知其中竟有這般駭人聽聞之事。”房玄齡立於一旁。
“陛下,羯族確實是五胡中最為殘暴的一支。史書記載他們的行徑,已是避重就輕。”
“這冉閔···”
李二目光復雜。
“以屠殺報屠殺,雖說為漢人出了一口惡氣,卻也造下深重殺孽。”
“陛下仁德。不過說來也怪,若非冉閔大開殺戒,恐怕北方漢人更難存續。”
“所以朕登基以來,一直強調要以德服人。”
李二站起身來。
“突厥、吐蕃諸族,朕待他們如同子侄。和親通婚,互市貿易,就是要避免這等血腥之事再現。”
“可是陛下,突厥近來又有蠢蠢欲動之勢···”“無妨。朕既知曉前事,更要以史為鑑。”
李二神色堅定。
“羯族的覆滅,不正說明殘暴者必將自取滅亡?長安城中,各族商賈往來,百姓安居樂業,這才是朕想要的盛世。”
“朕要讓這天下,再無兩角羊這等慘事。無論漢胡,都是這片土地上的子民。”“若誰敢肆意屠戮,朕必率軍討伐,絕不姑息。”
西晉位面。
“賈南風!竟是她釀成如此慘劇!”司馬衷雙手顫抖地扶著龍椅。
眼中滿是悔恨與憤怒。楊駿在一旁拱手。
“陛下,此事尚有轉圓餘地。賈南風禍亂朝綱,不如?”
“立刻拿下賈南風!”
司馬衷猛地站起。
“朕竟被她矇蔽至此。這天幕所示,分明是在警示朕。”
“八王之亂後五胡入侵,生靈塗炭,竟慘烈至斯!朕若再不果決,大晉江山必毀於她手!“陛下聖明。只是賈南風黨羽眾多,恐怕...”
“事不宜遲!朕已經看夠了她的囂張跋扈。”司馬衷厲聲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