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在那邊笑話我們,朕反倒覺得他們像個剛學會說話的娃娃。”劉伯溫看著天幕繼續閃動。
不禁感慨這位出身市井的皇帝。
竟比那些世代替纓的貴族更明白什麼是真正的文明傳承。
“他們既然這麼喜歡評頭論足,朕倒要看看他們還能說出什麼新鮮話來。”老朱抬頭望向天幕。
目光中帶著幾分淳樸與狡黠。臨安茶館內座無虛席。
古人們看著天幕時而輕嘆。時而搖頭髮笑。
“不過兩秒的歷史,也敢在這指點江山?怕不是昨夜喝了太多花酒。”古人們紛紛感慨。
大宋雖不善戰。
但這五千年的文明底蘊卻是實打實的。那些番邦在天幕上的言論。
不過是想借此潔名釣譽罷了。想當年東京汴梁何等繁華。街市之上車水馬龍。商賈雲集。即便是現在的臨安。
也比那些蠻夷之地強上千百倍。
“這些番邦倒也新鮮,一邊學我們的文字,一邊又說三道四。”
“你們說這些蠻夷,是不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
眾人暗自揣度。
這些域外之人怕是對中土文明心馳神往。卻又礙於面子。
只好在天幕上逞口舌之快。
“就讓他們說去吧,反正咱們自個兒心裡明白。”茶客們悠然品茶。
看著天幕繼續閃動。這些番邦的言論。
倒是讓平日裡的茶館增添了幾分樂趣。
有道是“家有千金不如子,鄰家樣樣不如己”。這些蠻夷的心態。
倒也是人之常情。
【倭國網友:這片土地我們遲早會回來的】
【泡菜國網友:歡迎大家收看大型歷史紀錄片,泡菜國的五千年文明】【熊國網友:泡菜國的文明只是龍國文明的分支文明,不足五千年】
【阿三國網友:有2000年曆史是沒有證據存在的,實際上沒有印度文明長】【熊國網友:你說的是被鷹國殖民史嗎?那並不文明】
【波蘭網友:和歐洲羅馬帝國文明無法比擬,我們促進了農耕文明向工業文明的轉變。】
【倭國網友:哇,太棒了,我們也是這些文明的後代,我們不甘心做漂亮國的附庸】
......
“倭國你是在內涵什麼嗎?建議先把南京檔案館看完”
“熊國網友一針見血,但是喝點伏特加冷靜一下。
“阿三兄弟你是在暗示什麼嗎?鷹國笑而不語”
“各國網友線上打架,請勿攜帶易燃物”
“阿三這波反向輸出我願稱之為經典”
“歷史書修訂現場,禁止吸菸”
“熊國今天火力全開啊,但是請保持克制”
大漢位面。
漢武帝與張騫立於未央宮中觀看天幕。“區區蠻夷,也敢在此大放厥詞?”劉徹負手而立。
眼中閃過一絲鋒芒。
“張卿,你當年出使西域時,可曾見過如此狂妄之輩?”張騫撫須作答。
“陛下,臣走遍西域三十六國,也未見過如此不知天地之大小的蠻夷。“這些番邦,怕是連我大漢一個郡都比不上。
“朕聽聞那倭人自稱是島國,不過彈丸之地,也敢叫囂要‘回來’?劉徹冷冷一笑。
“朕派一校軍士過去,就能讓他們俯首稱臣。”
“至於那泡菜之邦,更是可笑。臣記得他們不過是箕子教化之地,如今倒學會了往自己臉上貼金。”
“那熊國倒是說得在理。這些小邦,不過是我華夏文明的分支罷了。”
劉徹目光如炬。
“他們這般叫囂,可有真本事?”
“陛下,那波蘭之邦,竟敢與羅馬並論。”
“臣在大月氏時,曾聽聞羅馬之事,那才是能與我大漢比肩的強國。”“這些蠻夷,怕是連朕的鐵騎都尚未見識過。”
劉徹眼中泛起戰意。
“若非眼下正要開拓西域,朕倒想派兵給他們個教訓。”張騫望著天幕。
想起當年出使西域時的艱險。
“陛下,這些番邦怕是醉心於空談,不知我大漢軍威。”
“無妨,且讓他們再說說。”
劉徹嘴角微揚。
“朕倒要看看,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蠻夷,還能說出什麼驚人之語。左右不過是些夜郎自大之輩罷了。”
“不過這倭人,朕倒想派水師去會會他們。既然自稱是海外仙山,想必有些不凡之處。”劉徹目光深邃。
彷彿已在籌劃遠征。
大唐位面。
唐玄宗與楊國忠立於大明宮中觀看天幕。
“這群番邦竟敢如此狂妄!”
唐玄宗捻著鬍鬚。
望著天幕上閃過的內容。
“當年新羅、百濟來朝,可是連頭都不敢抬。”楊國忠躬身回應。
“陛下,臣聽聞泡菜國祖上便是新羅後裔,如今倒是學會了誇誇其談。
“不過是藉著天幕放肆,若是真見到我大唐軍威,怕是連話都說不利索。”
“那倭國更是可笑,幾百年前他們還在向我大唐學習文字制度,現在倒敢在這裡叫囂。”唐玄宗眼中閃過一絲戲謔。
“朕還記得他們派遣遣唐使時,那副誠惶誠恐的樣子。”
“還有那阿三之邦,明明是受了鷹國欺壓,如今反倒在這裡談什麼文明。”
楊國忠附和道。
“最有趣的是那熊國,倒是說了句實話。這些蠻夷,不過是我華夏文明的支流罷了。”唐玄宗撫掌輕笑。
“朕在貞觀年間就聽太宗皇帝說過,這些番邦總是喜歡自吹自擂。”
“陛下英明。這波蘭之邦,怕是連我大唐一個都護府都比不上,也敢在這裡談什麼文明轉變。”
“也罷,就讓他們在天幕上舌戰群雄。”
唐玄宗轉身踱步。“朕倒想看看,這些番邦還能說出什麼新鮮話來。不過是些坐而論道之輩,連我大唐一個節度使都打不過。”
楊國忠望著天幕繼續閃動。
“這些蠻夷,也就只能在天幕上耍耍嘴皮子了。若是真讓他們見識一下我大唐的鐵騎,怕是連夜一就要逃回老家。”
唐玄宗微微一笑。
“這些番邦,怕是連朕的一個藩鎮都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