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神越發深邃。
後世之人竟如此議論家事。當真是無法無天。更令他心驚的是。難道標兒真的···
朱標看著滿屏的“早逝”言論。心中不禁發憷。
他偷眼看向朱棣。只見四弟一臉輕鬆。
彷彿全然不在意那些關於“造反”的議論。
“父皇,孩兒定當好生保重身體。”
朱標正色道。
朱元璋嘆了口氣。標兒向來穩重。
怎會被這等閒言碎語擾了心神。
倒是那允炆。
若真如天幕所言···
“咱們父子何須介懷這些。”朱元璋站起身。
“標兒,你且隨朕去太廟走走。”朱棣目送父兄離去。
若有所思地看著天幕上那些戲謔的文字。什麼叫“對著太孫打出GG”?
真是越看越有意思。大清位面。
雍正皇帝正在批閱奏摺。忽見天幕上的文字。不由放下硃筆。
年希堯和鄔思道也被這內容吸引了目光。“一代明君,卻也難免家事煩擾。”
雍正微微搖頭。年希堯附和道。
“朱太子倒是個有福氣的,至少得了父皇的真心喜愛。”“你這話說得不妥。”
雍正端起茶盞。
“朱元璋待子,確實誠心。可惜···天命難違啊。”鄔思道捋著鬍鬚。
“陛下,這後世之人議論倒也有趣。那些古怪文字,想來是他們的玩笑之言。”“玩笑?”
“聯倒覺得,這其中頗有幾分道理。你看那允,終究難敵朱棣。”“陛下說得是。”
年希堯說道。
“這朱標若是多活幾年,或許大明江山就是另一番景象了。”雍正起身踱步。
“朕倒覺得不然。天下大勢,豈是一人可以左右的?即便朱標不死,該來的終究會來。”“陛下高見。”
鄔思道說道。
“老臣倒是覺得,這朱元璋也是難得糊塗了一回。”雍正站在窗前。
望著遠處的紫禁城。
“也罷,這都是前朝舊事了。倒是那些後人,評議起來倒像是看戲一般。”殿內一時沉默。
雍正想起自己登基之事。又想起太子胤礽。
這朝堂之上的波譎雲詭。歷朝歷代都是一般模樣。
【扶蘇,秦始皇的長子,才華橫溢的悲劇人物。他的名字在歷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記。】
【作為秦朝皇位的繼承人,扶蘇被寄予了厚望,他的才華和品行都備受人們讚譽。然而,命運卻對他開了個殘酷的玩笑。一封假聖旨將他推向了生命的終點,令人扼腕嘆息。】
【扶蘇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聰明好學,對各種學問都有所涉獵。他的文采出眾,詩詞歌賦皆能信手拈來。同時他也具備出色的武藝,騎射之術更是出類拔萃。】
【這使他從眾人中脫穎而出,成為秦始皇心目中的理想繼承人。】
【然而扶蘇性格中有著一絲溫和與寬厚,待人接物總是以禮相待,不輕易動怒,更不會因為自己是皇太子而傲慢無禮。這種溫潤如玉的性格讓他在朝野上下都贏得了極高的聲望。】
【也正是因為這種性格,為他的命運埋下了伏筆。】
【秦始皇晚年,朝政逐漸被趙高和李斯所把持,這二人心懷叵測,為達到目的不惜一切代價。他們看準了扶蘇溫和的性格,決定利用他來完成自己的陰謀。於是一封假聖旨降臨到了扶蘇手中。】
【這封聖旨聲稱秦始皇已經病逝,遺命扶蘇自盡殉葬。扶蘇雖然心中疑惑,但由於對父皇的尊敬和對聖旨的信任,他最終還是選擇了遵從。】
【就這樣,一位才華橫溢品行高尚的年輕皇子在陰謀家的算計下,結束了自己短暫的一生【扶蘇的離世,無疑是秦朝歷史上的一大悲劇,間接性導致大秦帝國二世而亡。扶蘇的才
華和品行本可以為秦朝帶來更多的繁榮和穩定,但他卻被陰謀詭計所害,未能實現自己的抱負。】
——“不會真有人連聖旨是真是假都分不清吧?”
一一“史上最慘太子,連個真遺詔都沒見著。”
一—“扶蘇:建議給假聖旨加個驗證碼。”
一—“人在大秦,剛被李斯趙高擺了一道。”
一—“就這麼白給了?建議舉報趙高李斯外掛!”
一—“秦朝速通教程:假聖旨一張。”
——“秦始皇:我還沒死呢你就?”
大秦位面。
咸陽宮內。
秦始皇看完天幕上的文字。龍顏大怒。
御案上的玉杯應聲而碎。扶蘇站在一旁。臉色發白。他向來謹小慎微。
此刻看到天幕上關於自己的結局。不由得後背發涼。
“這後世之人倒會耍嘴皮子。”秦始皇冷哼一聲。
蒙恬在旁解釋道。
“陛下,想必是些捉弄人的手段。”“來人!”
秦始皇厲聲道。
“把李斯,趙高給朕叫過來!”
扶蘇連忙上前,“父皇息怒,這不過是後人妄自揣測,孩兒定當謹慎行事,杜絕此類事情發生。”
秦始皇看著天幕上那些玩笑話語。
心中怒火更盛。什麼叫速通亡國?
雖然不解其意。
但顯然不是什麼好話。
蒙恬看了看扶蘇。
又看了看天幕。
“太子殿下性情溫和,確實該多防著些小人。”
扶蘇望著那些調侃自己太過單純的話語。
暗自思量。
從前只道待人以誠就夠了。
如今看來。
這份誠心怕是會害了自己。
“父皇,孩兒以後定當多加小心,不輕信他人。”
扶蘇正色道。
秦始皇目光如炬。
“朕倒要看看,這二人現在敢不敢興風作浪!”
殿外傳來腳步聲。
李斯、趙高正踱步而來。
秦始皇冷眼看著二人。
扶蘇則不動聲色地退到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