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通古代,盤點現代封神人物

第38章 畫聖吳道子,詩仙李太白!盛唐氣象,君臨天下,萬邦來朝!

【吳道子是河南禹州人,年輕時即有畫名。一開始在山東體制內做縣尉,主要掌管治安捕盜之事。因為太喜歡畫畫,在開元初年辭去體制內工作,專心作畫。】

【唐玄宗非常喜歡他,給了他宮廷編制。吳道子精於畫佛教人物,常在長安、洛陽的寺院中繪製壁畫。擅長表現人物的神態和氣質,線條運用獨步天下,被譽為“吳帶當風”。】

【從現有文物資料看,武則天時代人們開始追求極度豐滿的人物造型。在這之前,比如唐閻立本的步輦圖裡面的人物並不豐滿。但在唐玄宗執政後,一種豐滿的審美風格開始在社會上廣泛流行。】

【再後來這種崇尚豐滿人體的畫風進一步發展,形成了一種新的畫風——綺羅人物。是當時十分時髦的一種美人仕女畫,專門描繪穿著華麗的貴族婦女。】

【雖然畫中描繪的只是那個時期的上層社會女性,但我們仍舊能看出盛唐時期人們的主流審美就是奔放、張揚和康健的。】

【盛唐的人毫不介意紅配綠,更不介意濃妝豔抹。大開大合,可謂是“招搖過市”。可以說盛唐之美區別於晚唐時期的臃腫之肥、病態之胖。美的健碩,美的富態,美的我就是天下第一。】

——“666這氣魄太牛了,盛唐就是這麼自信!”

——“難怪說唐朝是最開放的朝代,這審美就很超前。”

——“體制內跑去當畫家,這操作太勇了。”

——“紅配綠:盛唐覺得我美cry~”

——“上班?不如畫畫!吳道子直接開創副業變主業。”

一—“這審美觀放現在得破圈。”

——“綺羅人物:古代版時尚大片。”大清位面。

康熙將茶盞輕輕放下。眼神中透著幾分玩味。這個吳道子。倒是個有趣的人物。

從管理治安到專職畫畫。這般大膽的選擇。

在當今朝廷怕是難以想象。索額圖看出了皇上的心02思。

小聲道:“這吳道子倒是個明白人,知道及時抽身。”“朕倒覺得這李隆基更有意思。”

康熙輕笑一聲。

“能讓臣子專心做自己所長之事,這份胸襟確實不凡。”馬佳氏在一旁補充道。

“聽聞當今畫院也有不少擅長人物畫的畫師,不知與這吳道子相比如何?”康熙擺了擺手。

目光依舊停留在天幕上那些豐腴的人物畫像上。身為一個崇尚實學的君主。

他對這種審美風氣的轉變頗感興趣。眼下朝中的畫師大多追求工整嚴謹。哪有這般奔放豪邁的風格。

“紅配綠··”

“倒是與我們滿族的審美相近。不過這‘招搖過市是何意?難道在盛唐不是什麼貶義?”梅御醫輕聲解釋了一番。

康熙不禁莞爾。

這盛唐的氣象當真與眾不同。連穿著打扮都如此張揚。

看來自己平日裡提倡的崇尚樸實。與那個時代的風氣大不相同。

不過話說回來。

這種開放包容的態度。

倒是與自己一直推崇的“移風易俗”不謀而合。康熙暗自思忖。

這般兼收幷蓄的氣度。

或許正是大唐能夠興盛的原因之一。康熙向身邊的太監示意添茶。

“繼續看下去,朕倒要看看這盛唐還有什麼特別之處。”

大明位面。

崇禎看著天幕中盛唐的風氣。一時愣在原地。

那些衣著華麗、面帶濃妝的女子畫像。與自己朝中強調的禮教大相徑庭。

竟然還有人穿紅配綠。這般張揚的打扮。

在大明簡直難以想象。“這便是盛唐的風貌?”崇禎皺眉道。

“怎地如此··如此不拘一格?”魏忠賢察言觀色。

“想來那時風氣開放,民風也與我朝截然不同。”崇禎凝視著畫中豐腴富態的人物。

心中翻湧起驚濤駭浪。

朝中大臣總說要以禮法約束民風。可眼前這個聲勢顯赫的盛世。

卻是一派奔放之象。他不禁開始思索。

是否正是這種包容開放的氣度,才成就了大唐的鼎盛。

“這畫風倒也新奇。”

崇禎輕聲道。

“朕一直以為,治國之道在於嚴明禮教。可這唐朝,倒像是讓百姓隨心而為。”王承恩適時補充。

“那時的長安,據說四方商賈雲集,胡風盛行。”崇禎沉思良久。

目光依然停留在那些風格迥異的畫作上。眼前這個與禮法相悖的盛世。

令他不禁懷疑起自己一直堅持的治國之道。或許民心安定的關鍵。

並非在於束縛約法。

而是在於給予足夠的自由。

這般想著。

崇禎不由得期待起天幕後續的內容。這個令他震驚的盛唐。

想必還有更多值得學習的地方。

......

【傳說吳道子作畫時必須搞點酒,作為精神注入劑。同樣有這個毛病的大唐還有一位,那就是號稱太白金星墜地,啪嘰而生的青蓮劍聖,詩仙李白。】

【歷史上很多天才都是在去世之後,作品才開始流傳千古。而李白出道即巔峰,他的詩在盛唐時期就受到人們的瘋狂追捧。】

【總的來說盛唐的大詩人並不少,王維、孟浩然、王昌齡,每一個都是大爭之世的天之驕子,單獨拿出來都能引領一個時代。但沒有一位像李白這麼氣人。】

【面對這個貨,你很難找到準確切入點。你會懷疑有些東西是不是生下來有就有,沒有就沒有。有句話說得好。若言盛唐如人,則人之多矣;但論盛唐欲化身者,李白誠其人也。】

【要了解李白,除了詩之外還有別的東西。行書《上陽臺帖》卷被認為是李白“唯一”的存世墨跡,內容僅有25個字。短短几句話,用筆勁健蒼茂,筆力雄健。】

【這個帖子寫在天寶初年,當時李白己經四十多歲。在這個深藏功與名的年紀,卻沒能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對他來說實在有點憋屈。還好他骨子裡是一個非常自信的人,老則老矣,卻依舊豪氣萬丈。】

——“李白:沒有酒,我就是一隻廢白。”

——“這簡直就是盛唐版頂流啊,粉絲遍地都是。”

一一“‘啪嘰而生’絕了,這個梗我能笑一年。”

——“王維孟浩然:這個人太會捲了!”

一一“天才的世界我們不懂,我們只會磕頭。”

一一“別人寫詩靠靈感,李白寫詩靠酒量。”

——“四十歲還在為政治抱負發愁,這也太真實了。”大唐位面。

唐玄宗坐在御案前。

看著天幕中關於李白的描述。臉上的表情逐漸變得精彩起來。高力士站在一旁。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