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朝歷代,究竟哪位皇帝的運氣最好?”馬良接話道。
“確實有趣。這天幕既然能顯示後世之事,不如讓我等一觀歷代皇帝的際遇?”
劉備來了興致。
“也好。朕雖然大器晚成,但總算建立了基業。不知那些生來便享太平的帝王,又是怎樣的光景。”
諸葛亮輕搖羽扇。
“既然主公有興趣,不如讓天幕為我等解惑。想來那些生逢盛世的帝王,定有一番不同的故事。”
“正該如此。”劉備點了點頭。
“朕倒要看看,這天下間最為得意的帝王是誰。”“想必那等人物,定是生來便有福氣傍身。”
眾人相視一笑。
期待著天幕展現下一個故事。劉備望著天幕。
心中暗自期待。
這後世子孫既能有如此手段。想必古往今來。
也定有那等天命所歸之人。
茶館裡的食客們正喝著茶。討論聲此起彼伏。
“這後生的手段是高明,不過說起運氣好,怕是比不上那些天命所歸的帝王。”
茶客們紛紛點頭。
議論起歷朝歷代那些出身顯貴的君王。在這個寒窗苦讀、仕途難行的年代。談起那些生來便是金枝玉葉的帝王。多少有些豔羨。
“要說運氣好,怎及得上開國之君的子孫。你看人家躺著就能當皇帝。”“開國之君的子孫未必就好命,有些人剛登基就遇上天災人禍。”
茶客們搖頭晃腦。七嘴八舌地評論著。
在這個朝代更迭頻繁的年代。能安穩當上皇帝的。
那可真是祖墳冒青煙了。
“莫不是前朝那位少年天子?聽說他登基時文武百官全都擁戴。”
“那位也算不得最好命的,聽說後來還是讓人給廢了。”茶館裡的議論聲漸漸熱鬧起來。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
細數著歷朝歷代那些命好的帝王。
有人提到某位皇帝生來便是太平盛世。有人說某位帝王繼位時四海昇平。
“依我看啊,能當上皇帝的,就沒有命不好的。”
“那可未必,有些皇帝天天提心吊膽,連覺都睡不好。”茶客們越說越起勁。
彷彿已經忘記了方才天幕上的內容。大家都期待著天幕能告訴他們。
到底哪位帝王最是得天獨厚。又有著怎樣的精彩故事。
“且看這後人如何評說,想必他們的眼光,定比我們更加獨到。”
【歷史上的皇帝哪個命最好?】
【第一,創業之苦不存在。】【第二,沒有兄弟相爭。】
【第三,沒有外企干政。】【第四,沒有太監作亂。】
【第五,沒有國力衰敗。】
【第六,沒有權臣亂政:】
【第七,沒有武將做大威脅政權。】【第八,沒有外敵威脅:】
【第九,沒有內政不穩,不存在叛亂和農民起義頻發的情況。】
【第十,沒有身體不好。身體相當健康,充分享受皇帝生活的快樂,而且相當高壽。】
【十一,沒有兒子奪嫡。】
【十二,沒有後繼無人。兒孫滿堂,其樂融融。】
【他以上情況都沒有,他是歷史上公認命最好的皇帝。】
一一“這要求也太完美了吧,真有這種皇帝?”
一一“我來猜,絕對是康熙或者乾隆”
——“這是歷史上的爽文男主吧”
——“這簡直是皇帝版開掛人生”
一一“這不是在描述理想型皇帝嗎?從未見過如此完美的皇帝設定”一一“這不會是個傀儡皇帝吧,什麼事都沒有”
——“這不會是個架空歷史吧,太理想了”大唐位面。
唐太宗李二凝視著天幕。眉頭微微皺起。這些條件。
竟無一條是他經歷過的。
“魏徵,你覺得會是哪位?”魏徵捋須沉思。
“以臣看來,商朝的成湯倒是符合幾條。他得國平和,繼位之時天下承平。”房玄齡搖頭。
“成湯雖好,但也遇過不少內憂外患。依我看,周文王姬昌倒更合適些。他在位時四方賓服,兒女眾多。”
“文王雖好,但也經歷過羑里之困。”
李二輕嘆。
“倒是夏禹在位時,確實國泰民安。只可惜,他創業艱難,不符合第一條。”長孫無忌思索道。
“陛下,會不會是齊桓公?他在位時諸侯尊崇,內政穩定。”
程知節插話:“齊桓公晚年還鬧出宮廷醜聞,怕是不合標準。”“依朕看,這些條件,倒像是在說漢文帝。”
李二站起身。
“他既無兄弟相爭之憂,又無外戚干政之患。在位期間,國勢蒸蒸日上。”杜如晦點頭。
“確實,漢文帝劉恆在位時,國庫充盈,百姓安康。”
“不過他登基時,確實經歷過一番波折。”
李二若有所思。
“看來這歷史上最有福氣的帝王,定然還有更多精彩之處。”房玄齡笑道。
“依臣看來,怕不是還要人意料。否則也不會如此人吊人胃口。”李二捋須輕笑。
“朕倒要看看,究竟是哪位帝王,能有這般天賜的福分。想必此人的故事,定然令人難忘殿內眾臣也都饒有興致。
等待天幕揭曉謎底。
畢竟這般完美的條件。
在他們的認知中。
還真想不出有誰能全部符合。
大清位面。
乾隆皇帝望著天幕。
嘴角露出一絲笑容。
這些條件。
怎麼聽著都像是在說自己。
“和珅,你且說說,這些條件符合哪位先帝?”和珅躬身行禮。
“啟稟皇上,老臣斗膽猜測,莫非是開朝太祖?”紀曉嵐不動聲色地反駁。
“太祖爺打江山時歷經艱險,怕是不合第一條。”乾隆輕撫龍椅扶手。
心中暗自得意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