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不明說要革除弊政,又給那些老臣們留些面子,最後卻是真真切切地把事情辦了。”魏徵接話。
“只是漂亮國當年耍弄蘇連,如今卻被龍國以彼之道,還施彼身。這便是天道迴圈,報應不爽。”
“有趣。”李二起身踱步。
“他們這些手段,倒讓朕想起當年征討劉武周時的情形。”
“表面上是要剿滅叛軍,實則暗中收找了河北諸多降將。這南天門計劃,想必也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房玄齡欣然附和。
“正是如此。龍國當真高明,既讓漂亮國投入巨資研發,又能趁機發展自身科技。”“若是成了,自然皆大歡喜;若是不成,損失的也是漂亮國的錢財。”
“科技也好,計謀也罷。”李二微微一笑。
“終究是個文武之道。這龍國倒是深諳此理。”大宋位面。
宋神宗趙頊與司馬光、王安石在御書房中觀看天幕。三人神情各異。
“這漂亮國倒是與你有幾分相似。”趙頊轉身面向王安石。
“你變法之時,也是如此借題發揮,一舉帶動了整個朝廷。”“陛下謬讚了。”
王安石緩緩開口。
“微臣變法乃是實實在在的改革。漂亮國卻是陰差陽錯,本想虛張聲勢,反倒創造出了真本事。”
司馬光插言。
“這倒讓我想起當年編寫資治通鑑時的趣事。有些史料表面上記載平平無奇,深究之下卻往往藏著驚天動地的大事。”
“漂亮國的網際網路、人工智慧,不也是如此意外得來?”“兩位愛卿都說到了點子上。”
趙頊負手而立。
“這龍國更是高明,竟能讓漂亮國陷入兩難之境。”“就像當年遼國對我大宋,進也不是,退也不是。”“只是這南天門計劃,究竟是虛是實?”
王安石輕聲道。
“若是虛的,為何要費盡心思研發這些科技?若是實的,又為何要如此大張旗鼓?”“這便是兵法上的疑兵之計。”
司馬光捋須回應。
“讓敵人猜不透虛實,自然就會處處提防,最終耗盡精力。趙括就是死在這般算計之下。“龍國此計,比那漂亮國的星球大戰不知高明多少。”
趙頊微微點頭。
“他們是真真假假,虛虛實實,叫人難辨真偽。倒是這漂亮國,竟被自己的謊言逼出了真功夫。”
王安石沉吟片刻。
“只怕這南天門計劃背後,還有更深的謀劃。”
“就像當年陛下推行新法,表面上是為了整頓吏治,實則是改變整個朝廷的體制。”大明位面。
明朝老朱與劉伯溫、李善長正觀看著天幕中的內容。“這南天門計劃倒是有趣。”
老朱撫掌。
“讓敵人疲於猜測,最後自己把自己套進去。”
“想當年咱在鳳陽起義,不也是用這種計策迷惑敵人?”劉伯溫分析道。
“漂亮國也是咎由自取。他們想用虛假的計劃嚇唬人,結果反倒被自己逼著發展出這麼多新鮮玩意兒。”
“陛下您看。”李善長目光一轉。
“天幕要講諸葛武侯的故事了。老臣記得您最愛看諸葛亮的兵法。”老朱眼前一亮。
“孔明佈陣施計,朕是最服氣的。當年在濠州,朕就用了他囊中取物的計策,才拿下了那座城。”
李善長點頭。
“武侯六出祁山,雖說沒能北伐成功,但他治軍嚴謹,將士用命,確是難得。”“莫要妄下定論。”
老朱坐直身子。
“諸葛亮用兵,朕覺得還是有獨到之處。你們可知道,當年朕平定天下,就經常研讀他的兵法。”
“五丈原上,他明明已經病重,還能運籌帷幄,指揮若定。”
劉伯溫深以為然。
“武侯確實不凡。單說他用空城計嚇退司馬懿,就知道他深諳用兵之道。”“且看且看。”
老朱專注地盯著天幕。
“今日定要好好聽聽,後人如何評說這位千古名相的軍事才能。”
影片標題:【諸葛亮打仗不行?他的軍事水平究竟如何?】
【諸葛亮北伐是諸葛亮一生重大功績之一,也是他軍事實力的重大體現。】
【這個時候肯定有人跳出來說了,不對啊,陳壽都說諸葛亮“奇謀為短”,怎麼會有軍事實力呢?】
【很多亮黑喜歡拿北伐的結果來證明諸葛亮北伐勞而無功,藉以證明諸葛亮的戰績都是演義吹出來的,實際上諸葛亮一點也不厲害,庸才而已。】
【確實從結果來看,諸葛亮北伐不僅沒有實現長期的戰略目標還於舊都,連短期的佔有隴右也沒拿下。】
【雖然戰績上斬了張部王雙等人,佔領的也不過就是武都陰平這樣的無人區,一點價值也沒有,隴西那些郡縣也基本是來了就投降,根本沒難度,我上我也行。】
【這就是所謂的諸葛亮只要北伐就好了,但是網友要考慮的就多了,你要知道首先能把軍隊從漢中完整的帶到關中隴右就已經是史詩級難度了。】
——“終於有人說這個了,北伐有多難懂的都懂”
——“在後方建設的同時還能北伐,已經很厲害了”
一—“有本事你上啊,說得輕鬆”
一—“亮黑又在斷章取義了”
一—“陳壽:我寫的東西又被曲解了”
一—“無人區?那是因為地形太險峻了好吧”
——“現代人評古人總覺得自己能行”
一—“不懂軍事的人總覺得打仗很簡單”
一—“戰略眼光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東漢位面。
劉備與諸葛亮、趙雲正在成都府邸中觀看天幕。“孔明,這些後人竟如此評價於你。”
劉備握緊了拳頭。臉色陰晴不定。
“什麼叫你上你也行?他們可知道這千軍萬馬要如何排程?”諸葛亮輕搖羽扇。
“主公不必動怒。這些人不懂軍事,自然不知其中艱難。”“只是···北伐竟會失敗,這倒是出乎臣的意料。”
“丞相何必在意這些。”趙雲插話道。
“末將跟隨丞相多次出征,深知丞相用兵之法精妙。這些人說的都是外行話。”
劉備站起身來。
“孔明,你總是這般寬容。”
“陳壽寫的什麼‘奇謀為短’,分明是對你有偏見。朕豈能容他們這般低毀於你?”
“主公,臣更在意的是,為何北伐會失敗。”
諸葛亮的目光卻凝視著天幕。
“看來臣還需更加謹慎,將來行軍佈陣時要更加周密才是。”
“孔明!”
劉備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