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通古代,盤點現代封神人物

第130章 軍紀與執行力!真正的教科書級統帥!霍去病直呼學到了

“你難道就不為這些人的汙衊感到憤慨嗎?“主公,這些評論不過是後人閒談。”

諸葛亮神色平靜。

“倒是這北伐之事······臣必須好好裡量,若能提前知曉失敗的原因,或許還能及時調整。趙雲聽後不禁感嘆。

“丞相就是丞相,這般氣度,難怪能服眾劉備終究按捺不住。

“孔明於朕何其重要,這些人竟敢如此口無遮攔。待他日天下一統,定要“主公。”

諸葛亮打斷道

“不如隨臣一起思考,要如何避免這北伐的失敗。”

“臣以為,補給線過長,或許是個大問題...”

同樣是東漢位面。

“諸葛亮,哼。”曹操揚起嘴角。

“連後世之人都看出他的短板,看來朕當初對他的判斷沒錯。這等人,終究成不了大事。荀彧輕聲分析。

“但丞相您看,後人雖說諸葛亭北伐無功,卻也承認帶兵出漢中已是難事,恐怕此人確有過人之處。”

“父親,這些人說得對,區區武都陰平,不過是些無人之地罷了。”曹丕眼中閃過一絲精光。

“連隴右都拿不下,還談什麼復興漢室?”

“子桓說得好。”

曹操大笑。

“你看那些人說的,什麼斬了張郃王雙,不過是些小勝罷了。

“諸葛亮也就會耍些小聰明。真要論起帶兵打仗,他哪裡比得上朕?”荀彧卻道。

“丞相,臣倒覺得不可小覷。能在這般艱難的情況下維持軍心,已是不易。”“文若啊文若,你總是這般謹慎

曹操搖了搖頭。

“不過是個會搖扇子的書生罷了,若是讓朕來打,定能一舉拿下隴右。”

“父親英明。”

曹丕附和道。

“諸葛亮連後勤補給都處理不好,還敢妄稱軍師。”

“這等人若是與父親對陣,怕是連一個時辰都撐不過。”“看來這天意,終究是在魏國這邊。”

曹操負手而立。

“就讓他們蜀漢,在那偏安一隅之地苦苦掙扎吧。荀彧欲言又止。

最終只是默默注視著天幕中不斷滾動的評論。

“要是換了我們朝廷的將軍,恐怕連山都爬不上去。”

連普通百姓都知曉。

帶兵出征最怕的就是補給不足。

諸葛亮能在那般險峻的地形中排程千軍萬馬。光是想想就令人心驚

這些後人坐在家中指點江山。怕是連帶兵十人都做不到。更令人不解的是。

後人竟然說佔領無人區沒有價值大軍所過之處。

若無人區就代表容易佔領那當年匈奴為何不南下?吐蕃為何不東進?

分明是不懂軍事要地的重要性。

“這倒讓我想起當年徵遼之戰。”

“可不是麼,光說補給線就讓多少將軍吃盡苦頭。”

軍中老兵最是感慨。

行軍打仗豈是紙上談兵?

光靠一腔熱血就想收復失地。怕不是得累死在半路上。

諸葛亮能在蜀中積累糧草。訓練軍隊。

已是難能可貴。

這些人還嫌他動作太慢。真是不知兵事艱難。

“我倒覺得,諸葛丞相能在那種條件下打成這樣,已經很了不起了。”“就是,你看咱們朝廷打仗,哪次不是耗費數年?”

更有人感嘆。這些評論之人。

想必是不知道軍隊排程之難。

僅僅維持軍心就要耗費多少心力。更別說還要在險峻山地中開闢道路。建立據點。

若真有他們說的這般簡單。

天下諸國又何必爭戰數百年之久?這些後人坐而論道。

怕是連帶兵百人都做不到。

又如何能理解一代軍師的用心良苦?

【咱們看三國演義裡諸葛亮北伐,感覺就是宣誓北伐以後大軍開拔,很快就到了曹魏境內了,然後就是吊打夏侯罵死王朗。】

【但事實上,蜀漢大軍出師遇到的第一個難關就是翻越秦嶺,他這種爬山還不是咱們認知裡的那種普通爬山。】

【我們爬山走的是人工修的山路,牛一點的幾個小時爬到山頂就已經累到虛脫了,諸葛亮大軍當時可是橫穿秦嶺。】

【秦嶺可不是一兩座山,而是南北僅直線距離就至少寬一百公里,實際路程少說一百五十公里的綿延群山。】

【深入秦嶺很多時候要死人的,最近就有情侶深入秦嶺結果去世的新聞。】

【不光是山間道路崎嶇難行,補給路上也是非常費力的,諸葛亮大軍幾萬人,人、馬、牛都要吃東西,這補給數量不容小覷。】

【所以單單能成功的把軍隊從秦嶺裡帶出來,帶出來還有戰鬥力,能攻城能野戰,就已經非常牛了。】

——“看完秦嶺的介紹我腿已經軟了”

一—“帶著幾萬人翻山,光想想就頭大”

一—“演義裡寫得輕鬆,現實也太難了”

一—“看到150公里群山我傻了,這咋過啊”

一—“幾萬人的後勤補給,現代軍隊都費勁”

——“突然理解為什麼歷史上很少有人走這條路”

——“現在再看北伐,才知道有多難”

一—“難度係數直接拉滿,服氣了”

大唐位面。

唐太宗李二與秦瓊、程咬金正在太極殿觀看天幕。“秦嶺啊···”

李二摸著下巴。目光閃爍。

“朕當年渡過秦嶺時,也不過帶了數千精兵。諸葛亮竟能帶著數萬大軍橫穿,確實是個人物。

秦瓊回想起當年征戰經歷。

“陛下說得是。末將年輕時曾穿越秦嶺運送糧草,僅僅三百人馬,都走了快一個月。”“諸葛亮帶著大軍過山,光是協調前後部隊就是件難事。”

“老秦你這麼一說,我突然想起當年咱們打長安的時候,大軍過山時馬匹都摔死了不少。程咬金撓了撓頭。

“諸葛亮能保持軍隊戰鬥力,確實了不得。”“不止如此。”

李二站起身來。

“你們看這補給線,從漢中到秦嶺,再到關中。”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