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漫長的補給線,還要穿過這般險地,就算是朕也感到頭疼。”
“這麼說來,那些說諸葛亮無能的人,怕是連行軍打仗的基本道理都不懂。”程咬金嘆道。
“老程難得說了句明白話。”秦瓊點點頭。
“就算是陛下統一天下時,也是走的平原大道。”
“諸葛亮選了最難的路,卻能完成最基本的軍事排程,已經很不簡單了”。”李二深以為然。
“朕年輕時也曾小覷諸葛亮,如今看來,此人確實不凡。”
“能在這種地形下指揮大軍,光是這份膽略和能力,就不是常人能及。”
“那陛下覺得,如果是您來帶兵過秦嶺···”
程咬金話未說完。
“莫要妄加揣測。”李二擺手。
“朕雖有平定天下之功,但若處在諸葛亮的位置,未必能做得更好。”後梁位面。
朱溫與朱友珪、張宗爽在汴梁宮中觀看天幕。“這諸葛亮,也不過如此。”
朱溫一臉輕蔑。
“帶著大軍在山裡爬來爬去,有什麼用?朕當年打天下,就知道要佔據平原要地。”朱友珪獻媚附和。
“父皇英明。這諸葛亮只會在山溝裡打轉,最後不還是被困死在劍閣?”“真要論打仗,哪裡比得上父皇您。”
“陛下,這秦嶺確實難行。”
張宗爽面露憂色。
“當年我軍征討時繞過秦嶺走大路,都損失了不少兵馬。諸葛亮能帶·..”“住口!”
朱溫拍案而起。
“什麼難不難的!朕早就看出來了,這諸葛亮就是個裝模作樣的書生。”“真要打仗,他連朕的一個將領都比不上。”
“父皇說得對。您看這補給線,拉得這麼長,不是找死嗎?”朱友珪笑道。
“就這還想北伐?也不撤泡尿照照自己什麼本事。”
“陛下,末將以為”
張宗爽還想解釋。
“你懂什麼!”朱溫大笑。
“朕打了一輩子仗,什麼場面沒見過?就這點難度,也值得後人誇來誇去?”“真要說艱難,朕當年在黃巢手下討生活那才叫艱難。”
朱友珪繼續恭維。
“父皇您說得是,這些人怎麼能理解您的功績?”
“諸葛亮在山裡打游擊也能被稱為軍事家,那父皇您豈不是···”“哈哈哈!”
朱溫得意地摸著鬍鬚。
“朕早就說過,這些讀書人就會說大話。”
“真要打仗,還得看我們這些行伍出身的。區區秦嶺,也值得大驚小怪?”張宗爽欲言又止。
只能默默低頭。不再多言。春秋位面。
“此人行軍之法,當真令人歎服。”孔子捋著長鬚。
“帶兵之道,不在於一時之快,而在於持久之計。”
“諸葛亮能在如此惡劣的地形中維持軍心,已顯大才。”子路神色激動。
“夫子,弟子以為諸葛亮太過謹慎。秦嶺雖險,但若一鼓作氣,或可·.·.”“由啊,你還是太過急躁。”
孔子搖頭。
“軍隊若是鐵打的,自然可以強行突擊。”
“但將帥用兵,當以萬民性命為重。諸葛亮能在如此艱難之地保全軍隊,已是難得。”子貢思索片刻。
“夫子所言極是。弟子觀後世評說,多言諸葛亮北伐無功。”“但軍隊若無法安全透過秦嶺,遑論其他?”
“正是此理。為將者,不僅要有銳氣,更要有智謀。”孔子面露讚許。
“諸葛亮能在敵強我弱之時,帶領軍隊穿越這般險地,已顯大智。”子路仍有疑惑。
“可是夫子,蜀漢最終不是···”
“由啊,你只看結果,卻不明其中道理。”孔子語重心長。
“治國如同行軍,貴在審時度勢。諸葛亮明知山川險阻,補給艱難,卻仍能率軍前行,此乃大勇。”
子貢若有所悟。
“夫子的意思是,諸葛亮即便知道前路艱難,也要盡已所能,這才是真正的仁者之舉?”“你總算明白了。”
孔子欣慰的點點頭。
“為政者,當以民生為本。”
“諸葛亮北伐雖艱,卻能將士兵性命放在首位,此乃明君之道。後世之人輕議其功過,卻不知其中艱辛。”
【諸葛亮前四次北伐走的都是祁山道和陳倉道,第五次走的褒斜道,這些秦嶺裡的道路基本大同小異。】
【南段地理位置屬於南方河谷,平坦,水量比較豐富,可以沿著河谷行軍。】
【翻過秦嶺最高處就到北方了,尤其是靠近關中平原的秦嶺北段,山勢險峻,水流稀少,基本和黃土高原差不多。】
【蜀漢軍隊在山裡行軍就已經比魏軍沿著官道走難多了,這也是魏軍明明國力強大卻不敢輕易伐蜀的原因。】
【大家不要覺得軍隊統帥就一定要衝鋒陷陣攻城掠地,或者出奇謀打仗什麼的,其實古代打仗最重要的是軍陣,也就是行軍和作戰時軍隊能保持不亂。】
【古代打仗很多人失敗都是因為軍紀不行,一打起來軍陣直接亂了。】
【所以軍隊統帥最重要的首先是治軍,能讓軍隊服從命令,指揮排程井井有條,讓軍隊保持戰鬥力。】
【如果一支軍隊軍紀很差,打起仗來亂糟糟的,那不管你是什麼樣的名將來指揮都沒卵用。】
【諸葛亮最牛的就是,他把只有幾萬人的蜀漢軍隊帶出了遠超當時一般軍隊的軍紀。】
——“這才是真正的教科書級統帥”
——“看來打仗不是動畫片那樣衝就完事了”
一—“軍紀不好=輸一半”
——“難怪魏國不敢南下,這地形太變態了”
——“諸葛亮治軍有術,執行力拉滿”
一—“南北差異這麼大,補給壓力更大了”
——“越看越覺得諸葛亮厲害,軍紀建設太強了”
東漢位面。“真是難以置信!”劉備盯著天幕。激動得手都在顫抖。
“這秦嶺地勢如此險峻,孔明竟然有把握率軍透過。”關羽認真分析。
“主公,依末將看,孔明治軍確實有獨到之處。”
“單單是這幾年,軍中的將士們精氣神就大為改觀了許多。”
“正是如此,你們還記得當年長坂坡時軍隊的樣貌如何嗎?”
劉備望著天幕中的地形圖。
“如今再看咱們的將士,各個令行禁止,軍容齊整,軍紀優良。”
趙雲補充道。
“主公,孔明這些年整肅軍紀的確是下了很大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