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齡仔細觀察著畫面。
“看這模樣,似乎是一種能夠自行飛行的利器。”魏徵思索片刻。
“陛下,這法蘭西的戰船雖然武器精良,但數量著實太少。”“以臣之見,兩艘戰船根本不足以保護一國海疆。”
“正是此理,我大唐光是泉州的水師戰船就有數百艘。”李二點頭。
“這法蘭西,莫非是國力不足?”房玄齡開口解釋。
“這後世的戰船造價必定不菲,一艘怕是抵得上百艘尋常戰船。”“一分鐘能射出一百二十發,確實了得。”
李二若有所思。
“不過這些戰船,為何要做得如此之小?朕記得突厥人曾說過西域有更大的船隻。”“陛下,這船的大小或許和速度有關。您看這裡說最高能到二十九節。”
“有趣,這法蘭西和義大利還能聯手造船,倒是出人意料。”
李二來了興致。
“房玄齡,你覺得我大唐能造出這樣的船嗎?”
“若是集中工匠,加上陛下蒐羅的西域技術,未必不能仿製。”房玄齡答道。
李二正要繼續詢問。
天幕上的畫面突然一轉。
“看來其他國家的戰船更有看頭,且聽聽這上三常下兩常之分。”大秦位面。
“此物當為寡人所有。”贏政雙眼緊盯天幕。
“李斯,傳令天下工匠,照這法蘭西戰船之樣製造十艘。”“陛下,這後世之物,恐怕···”
李斯斟酌著開口。
“有何難處?不過是一艘鐵船罷了。”贏政不容置疑。
“寡人統一六國,連諸子百家都能收服,區區戰船豈能難倒我大秦工匠?”蒙恬仔細觀察著畫面。
“陛下,這垂髮系統和反艦導彈,似乎都不是簡單的鐵器能夠打造。”“那便找更多工匠,給他們三個月時間。”
贏政神情亢奮。
“寡人要在渤海之上建造水師,配備這樣的戰船。”“若無法完成,這些工匠便全部處死。”
“陛下,此事還需從長計議。”李斯擦著額頭的冷汗。
“您看這戰船的體積雖小,但其中機關複雜,恐怕需要更多時日研究。”
“一年。”
贏政稍加思索。
“寡人給他們一年時間。”
“這每分鐘一百二十發的火器,必須要造出來。大秦統一天下,豈能落後於這區區法蘭西?”
“臣以為,不如先研究這船的構造。”蒙恬指著天幕。
“這些武器裝備,定有其獨特之處。”“好,那便先研究。”
贏政眼中閃爍著狂熱。
“寡人要這樣的戰船五百艘,馳騁四海。”
“這些工匠若能造出來,便封他們為造船官,世代享受俸祿。”天幕畫面轉向其他國家時。
贏政更加專注。
“看來還有更強大的戰船。李斯,把這些都記下來,寡人要把最好的都收入囊中。”
【曾經的世界霸主,巔峰時主力戰艦超過600艘的鷹國皇家海軍,目前僅有6艘驅逐艦。】
【45級驅逐艦也稱勇敢級,全長152.4米,全寬21.2米,滿載排水量為8500噸。】
【動力上創新性的採用了全電推進,最高速度超過32節,航行距離最高超過7000海里,乘員在190—235人。】
【擁有48個垂髮單元,能夠裝填16枚紫苑一15短程防空彈和32枚紫苑一30區域防空導彈等。】
【從綜合實力來看,該艦堪稱歐洲第一戰艦,最初的計劃是採購12艘,但因為單價太高不得不縮減至6艘。】
【而這樣一艘戰艦表現如何呢?不說是穩如老狗吧,至少也是故障頻發。】
【先是交付日期一拖再拖,從2007年拖到了2010年,服役後也是大小問題不斷。
【根據公開資訊,45型曾在半年的海外部署期內連壞兩次,2016年時六艘45型更是直接在朴茨茅斯趴窩超過一年。】
【不過鷹國顯然還不打算放棄該驅逐艦,2021年鷹國斥資超過5億英鎊對45型進行火力升級,將原有的48個垂髮單元升級為72個垂髮單元來加強火力。】
——“從日不落帝國到趴窩帝國”
——“全電推進,我勒個新能源。”
——“故障頻發,這就是鷹國製造嗎”
一一“半年壞兩次,這得多少維修費啊”
——“這維修記錄簡直是車禍現場”
——“計劃砍一半,這是預算不夠了嗎”
一一“歐洲第一戰艦就這水平?”
一—“趴窩一年,這維修時間比航母還久”大清位面。
乾隆皇帝凝視天幕。目光逐漸凝重。
身旁的和珅見皇上神色異常。小心翼翼地靠近。
“區區六艘戰船,也敢號稱霸主?”
“聯記得當年英吉利國進貢時,那副傲慢的態度,還揚言他們的艦隊能環遊世界。如今竟淪落至此,當真可笑。”
乾隆輕撫御案。眼中閃過一絲戲謔。
和珅立即會意。
“皇上聖明。這般故障不斷的戰船,恐怕連當年鄭和下西洋的寶船都比不上。”
“倒也未必。”
乾隆站起身踱步到殿中。
“你可注意到那垂髮單元?七十二個發射口,一次能發射數十枚火器。這已非是尋常戰船可比。”
乾隆忽然停頓。
目光深邃。
“只不過這般精密之物,維護起來著實不易。”和珅斗膽進言。
“臣聽聞這些戰船一年修理費用便需數百萬兩白銀,怪不得他們只造得起六艘。”乾隆微微頷首。
“想當年英吉利使臣馬嘎爾尼來華,不可一世地要求與朕平起平坐。”“如今看來,他們那引以為傲的海上力量,也不過如此。不過...”
乾隆的語氣突然嚴肅起來。
“這等利器,倒是值得密切關注。這小小島國,日後究竟會走向何方?”
和珅聽出皇上話中深意。
正欲附和。
卻見乾隆已轉身凝望天幕。若有所思。
殿內一時寂靜。
唯有青銅香爐中縷縷香菸嫋嫋升起。大隋位面。
隋煬帝楊廣凝視天幕。
手中玉盞中的茶水早已涼透。虞世基站在一旁。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