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有的是工匠,有的是時間。”
秦始皇大笑。
“徐福尋仙問藥,不如讓他先找找這些劍的蹤跡。”
李斯謹慎地說。
“陛下,不如先讓人尋訪江湖上的鑄劍師……”
“不必那麼麻煩。”
秦始皇目光炯炯
“讓方士們也一起找,無論用什麼方法,一定要找到這些劍。”
“龍淵劍既然有龍氣,朕的劍,難道就不能有真龍之威?”
大唐位面。
“太阿劍,威道之劍。”
李二端詳著天幕。
“我大唐的工匠們,想必也能打造出這樣的神兵。”
魏徵沉思片刻。
“陛下,臣聽聞江南有位老工匠,曾經研究過古代鑄劍之法。”
“這七星龍淵也不錯。”
李二目光灼灼。
“北斗七星之水,這倒提醒了我。”
“大唐地廣物博,各地奇水異泉不計其數,為何不能用來鑄劍?”
李淳風回答。
“回陛下,要鑄此等神劍,除了需要天材地寶,更要參考天象變化。”
“天象?”
李二轉向李淳風。
“你精通星象,可要參與此事。讓工部尚書也一同商議,挑選最好的工匠。”魏徵緩緩說道。
“陛下,干將莫邪劍講究的是匠人心意,不知現在可還有這樣專注的工匠。”
“心意自然重要。”
李二笑道。
“我大唐的工匠們,難道就沒有這份心意?”
“傳令各州,召集鑄劍名匠入京。李淳風,你要推算好時辰。”李淳風拱手。
“臣遵旨。只是此事需從長計議,選材用料都要十分講究。”
“不錯,既然是打造神劍,就要樣樣精益求精。”
李二點頭。
“太阿有威道,龍淵顯神異,我大唐的劍,當有開創之象!”
魏徵說道。
“陛下,依臣之見,不如先讓工匠們研究古法……”
“研究是必要的,不過也要有新意。”
李二正色道。
“這些古劍雖好,但我大唐的劍,更應該有我大唐的氣像。”
大宋位面。
“這干將莫邪,線條如此流暢。”
宋徽宗饒有興致地注視著天幕。
“你們看這劍身的弧度,簡直就是一幅絕妙的行書。”
蔡京連忙附和。
“陛下慧眼,這把劍確實有一股靈氣,不過比起陛下的書法還是差遠了。”
“太阿劍倒是莊重,但少了幾分韻味。”
宋徽宗搖頭。
“七星龍淵倒有意思,北斗七星之水……這讓我想到了《宣和博古圖》。”
童貫說道。
“陛下,不如讓工部找些能工巧匠,也打造幾把別緻的寶劍?”宋徽宗眼睛一亮
“不,這些劍都太過剛硬,我要的是能和文房四寶相配的劍。”
“劍要有靈氣,要能和我的書畫相得益彰。”
蔡京提議。
“陛下,可以讓造辦處的匠人們先畫幾幅設計圖。”
“對,設計圖很重要。”
宋徽宗興奮地說。
“劍身要能寫字,劍格要能刻畫,整體要渾然天成。”
“童貫,你去把造辦處最擅長鏨刻的匠人都找來。”
童貫領命。
“陛下,要不要也請些鑄劍的老師傅?”
“當然要請,不過主事的必須是會繪畫的工匠。”
宋徽宗揮手。
“這劍不僅要能用,更要能和我的御題相映成趣。”
蔡京斟酌著說。
“陛下,鑄劍是件耗時的工程……”
宋徽宗笑道。
“無妨,反正要打造的是藝術品,又不是要上戰場。”
“我要讓這把劍,成為我的最佳墨寶!”
【無雙之劍——純鈞。】
【一柄尊貴無雙的寶劍,著名鑄劍師歐冶子所鑄,屬越王勾踐所有。】
【優雅之劍——承影。
【承影劍位列周朝殷天子三劍之一,一曰含光,二曰承影,三曰霄練。】
【勇絕之劍——魚腸。】
【鑄劍大師歐冶子傾心打造,選取了赤堇山的優質錫礦和若耶溪的銅礦石。】
【經過風雨洗禮、雷電淬鍊,成就了一把勇決無比的短劍。】
“歐冶子真是鑄劍界的頂流啊”
“殷商時期就有三件套了”
“這仨劍聽著像是套裝”
“這些劍的名字都這麼有詩意”“古代鑄劍還要看天氣的嗎”
“歐冶子鑄劍連原材料都這麼講究”“這就是古代的工匠精神吧”
“純鈞:越王專屬定製款”
大漢位面。
“能工巧匠就該如此,看看這歐冶子,選料要赤堇山的錫,要若耶溪的銅。”
劉徹的目光在天幕上游移。
“江南的好銅好錫,朕也要派人去尋訪。”
張騫回稟。
“陛下,臣出使西域時見過不少異域銅礦,可要一併取來試試?”
“西域的銅?不必了。”
劉徹擺擺手。
“歐冶子的後人現在何處?這等技藝,應該有傳人才是。”
東方朔插話。
“陛下,鑄劍之術講究天時地利,歐冶子選材時還要看風候雷雨。”
“這倒提醒了朕,太史令在何處?讓他即刻推算最適合鑄劍的時辰。”
劉徹站起身來。
“張騫,你去給朕找尋歐冶子的後人。”
張騫為難地說。
“陛下,歐冶子是春秋時的鑄劍師,恐怕一一”
“無妨。”
劉徹打斷他。
“就算找不到後人,也要找到懂他心法的工匠。”
“你看這純鈞劍,連越王都能擁有,朕難道就不能有一把更好的?”
“陛下,這些劍都各有特色,純鈞尊貴,承影優雅,魚腸勇決......”
“正是如此。”
劉徹興致更濃。
“朕要一把集三劍之長的神兵,讓它既顯皇家之威,又蘊藏天地之力。”
張騫提出建議。
“不如先從江南開始找尋……”
“對,就從江南開始。”
劉徹目光炯炯。
“歐冶子的家鄉,必定還留著些鑄劍的秘法。
“朕要親自去看看那赤堇山,看看那若耶溪。”
春秋位面。
“原來後世之人這般記住了我。”
歐冶子摸著鬍鬚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