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通古代,盤點現代封神人物

第135章 古人看五常內部各國驅逐艦實力盤點,中美實力迎來逆轉?

望著天幕上閃爍的文字。

“純鈞劍是我早年的作品,那時還不算太成熟。”

干將驚訝地說。

“師父,您給越王打造的劍,竟然說是還不夠成熟?”

“這世上哪有完美無缺的東西。”

歐冶子笑著搖頭。

“你看這魚腸劍,我用了赤堇山的錫礦,其實若是換成西山的錫,韌性會更好些。”

莫邪忍不住說。

“可是天幕上說,魚腸劍經過風雨洗禮,雷電淬鍊……”

“那倒是真的。”

歐冶子回憶道。

“那次打造時正值夏末,雷雨連綿。”

“我便順勢用天地之力來淬火,沒想到後人把這都記下來了。”

干將思索著說。

“師父,您說這承影劍為何能位列殷天子三劍?”

“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歐冶子輕撫長鬚。

“說來慚愧,當年打造承影時,我還是借鑑了先人的手藝。後世居然把它誇得這般玄妙。

莫邪輕聲道。

“每個時代的人,都有自己理解劍的方式吧。”

“正是如此。歐冶子點頭。

“不過後人把這些劍傳得神乎其神,倒讓我這個鑄劍之人有些汗顏。”

“鑄劍不過是取材自然,合天地之力罷了。”“師父過謙了,您的技藝確實獨步天下……”

干將說道。

“哈哈,你們也學會說這些虛話了。”

歐冶子爽朗一笑。

“不過要說起來,倒是你們夫妻倆的那把劍,才真正算得上是絕世佳作啊。”

古時能工巧匠的技藝實在令人歎為觀止。

單是尋找合適的材料就如此考究。

更別說還要選擇天時地利。

這些寶劍不僅是兵器。

更像是一件件藝術品。

能讓越王這樣的帝王都如此珍視的劍。

到底有何等神奇之處?

“古人鑄劍可真是不容易,連打雷下雨都要算計進去。”

“你們說這些劍現在會在何處?”

看著天幕上閃爍的文字。

不少人暗暗感嘆。

若是能親眼見識一番這些名劍該多好。

不過轉念一想。

這等寶物怕是早已隨著歲月流逝。

不知去向。

倒是歐冶子的這份匠心。

千年之後依然讓人敬佩。

“話說回來,現在的工匠還能打造出這樣的劍嗎?”

“依我看,怕是很難。古人的手藝,現在已經失傳得差不多了。”

眾人正感慨間。

天幕上的畫面忽然一轉。

引得人群一陣騷動。

只見“聯合國五常:各國驅逐艦實力盤點”幾個大字緩緩顯現。

“中美實力迎來逆轉”的字樣更是引起一片驚呼。

從古代的神兵利器。

到如今各國的鐵甲戰艦。

這番跨越千年的對比。

不禁讓人心生感慨。

“快看,這是什麼船?比當年鄭和下西洋的還要大吧?”

“這就是後世打仗用的船?”

眾人的注意力迅速被新的畫面吸引。

紛紛議論起這些前所未見的“鐵甲鉅艦”。

從冷兵器到現代戰艦。

從青銅鐵器到鋼鐵航母。

時代的變遷盡顯無遺。

影片標題:【聯合國五常:各國驅逐艦實力盤點,中美實力迎來逆轉?】

【經常到聯合國開會的朋友都知道,五常的軍事實力在全球已經是斷檔式的存在了。】

【而五常內部也因為實力有上三常和下兩常的區分,特別是在海軍方面,五常之間的差距非常大,從驅逐艦規模上就可見一斑。】

【那麼天天下餃子的龍國和漂亮國之間的差距還有多大,老牌強國的英法俄又究竟淪落到了什麼地步?】

【今天就來詳細盤點下,聯合國五常各國海軍的驅逐艦實力。】

【法蘭西海軍目前擁有兩艘地平線級驅逐艦,全長152.87米,寬20.3米,滿載排水量為7050噸,採用柴燃交替動力。】

【最高航速可達29節,最高續航6100海里,裝備了48個垂髮,不過艦體有預留16個發射單元的空間,改裝後最多可達64個。】

【艦橋前方配置了兩門76毫米艦炮,射速在120發每分鐘,艦體中段以半埋方式安裝了八枚法制飛魚反艦導彈,此外還配備了兩座人力操作的機炮,射速在750發每分鐘。】

【地平線級是發國和意dai利一起研製的,鷹國也曾參加此專案,不過在專案初就因為各種分歧最終退出,自行搞出了45型驅逐艦。】

“下餃子是什麼梗啊,笑死”

“29節是多快啊,能追上高鐵嗎”

“48個垂髮是不是少了點”

“我就知道肯定要提英法老牌海軍”

“鷹國:我先solo了”

“半埋式是為了降低雷達反射嗎”

“這配置表看得我頭暈”

“等等看看其他國家的資料”

大明位面。

朱棣不禁搖了搖頭。

“七千噸?當年我(好好好)命鄭和打造的寶船,排水量就有萬餘噸。”

鄭和站在一旁。

目光專注地盯著天幕上的資料。

“陛下,這法蘭西的船雖小,但那個什麼垂髮系統,一次能發射四十八枚箭矢。”

“四十八枚算得了什麼?”

朱棣揮手。

“我大明水師一艘寶船上光火炮就有二十四門,再配上神機營的火銃手,這點數量又算得了什麼?”

姚廣孝適時提醒。

“陛下,這後世的戰船怕是比我們的火力更強。您看這射速,一分鐘就能發射一百二十次。”

“一百二十次?”

朱棣略顯驚訝。

但很快又恢復了常態。

“不過是些小玩意罷了。鄭和,你覺得這船如何?”

“回陛下,這船雖然精巧,但比起我們的寶船,體量確實小了許多。”

“只是這些新式武器,倒是很是厲害。”

“他們不過是在這麼小的船上裝了些稀奇古怪的東西罷了。”

朱棣顯得有些不以為然。

“你們看這個法蘭西,才造了兩艘。當年我命你下西洋,光是寶船就有數十艘之多。”

姚廣孝看著天幕繼續播放。

“陛下,後面還要介紹其他國家的戰船……”

“也罷,且看看這些後世之人還能造出什麼新鮮物件。”

朱棣靠在龍椅上。

“不過以我看來,這些小船再是精巧,也比不上我大明的氣派。”

鄭和正要說話。

天幕上開始顯示其他國家的資料。

三人的注意力又被新的畫面吸引了過去。

大唐位面。

“一艘船能發射四十八枚箭矢,這倒是比我大唐的連弩還要厲害。”

李二目不轉睛地盯著天幕。

“房玄齡,你可知道這垂髮是什麼物事?”

“臣這倒也是第一次聽說啊!”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