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植不明所以道。
荀攸再度說道:“鄭玄,擔任國子司業,掌教令,編撰各級學文!”
“喏!”
鄭玄應道。
荀攸沉聲道:“蔡邕,擔任國子監丞,專領監務!”
“喏!”
蔡邕躬身道。
荀攸看向司馬徽,說道:“司馬徽,擔任典簿,掌章奏文牘事務!”
“喏!”
司馬徽無奈道,
“國子監,屬北涼府統籌不涉政事,直設國子學!”
“州里設大興學宮,郡設大興學堂,縣設大興學舍,鄉鎮設大興幼學!”
“學文由簡入難,國子監下設所有國子學,學宮,學堂,學舍,幼學不得有限制,凡繳納學費者,皆可入學,每兩年一升,學文編撰分化皆有國子監諸仕統籌!”
荀攸收起白紙,看著眾人道:“諸位,可有疑惑?”
“國子監是什麼?”
盧植雙目中滿是茫然。
荀攸解釋道:“國子監執掌北涼所有教育機構建設,學文等級分化,學生晉升事宜!”
“人不夠啊!”
盧植哭笑不得道。
荀攸沉聲道:“現在能用的人就這麼多,日後可以從國子學中挑取國子博士,協助諸位掌管國子監,凡是前往各地授學的高學,皆由吏曹下發俸祿,並且不定期從高學中徵召人才為官,日後北涼無舉孝廉,舉茂才之制,全憑功績,才能晉升!”
“明白了!”
盧植眼中精光大方道:“這就類似於州郡縣的分化一般,由簡入難,能夠讓不識字的孩童一路攀升至大興學宮之中,這才是真正的大興,孔聖說的天下大同!”
霍羽自嘲道:“天下大同,要走的路還很漫長!”
“呼!”
鄭玄等人吐了口濁氣。
心中那種興奮,那種迫切呼之欲出。
蔡邕蹙眉道:“子卿,且不說各級學文編撰,光是篆刻學文就耗時長久,此事如何處理!”
霍羽從桌案之上抽出一本左傳,沉聲道:“此事已經全部處理完了,從今日開始大興學宮所有簡牘交付工曹符印為紙張書籍,並且會在長安建設一座北涼學宮,典藏所有書籍,任由學子百姓借閱,購買!”
“刷!”
“刷!”
蔡邕翻看著左傳,震驚道:“如此白淨的洛陽紙絕對造價不菲,而且抄錄的如此整齊,耗費的人力物力以億萬計,值得嗎?”
“哈哈!”
霍羽大笑不已。
杜襲解釋道:“蔡監丞,這東西造價不足簡牘的百分之一,而且一日時間工曹能夠造出數百本左傳,你們需要擔憂的是如何去建設教育體制,還有編撰各級學文,剩下的事情交給工曹即可!”
“咕咚!”
霍羽抿了口茶,笑道:“十日之內,你們定出四級學文,應對四階學堂,大興學子分四階,童生,少學,中學,大學,考入國子學為博士,可協國子監操辦教育建設,也可入北涼府為官吏!”
“喏!”
眾人應喝道。
霍羽眯著眼說道:“既然如此,那我也不留諸位了,時間不多還是儘快議論出一個學文章程,出來之後由我過目,再交付工曹印刻,這十日時間大興學宮閉宮,由工曹印刻所有簡牘,建造北涼學宮。”
“喏!”
鄭玄,蔡邕等人躬身退出北涼府。
府門之外。
盧植眺望洛陽方向,眼眸中滿是振奮與滿足。
“師兄!”
鄭玄叫道。
盧植笑道:“出洛陽時,我以為此生路盡了,直至入長安,我才明白不是整個大漢都在凋敝,還有北涼三輔綠意盎然可見生機,往事如雲煙,從今往後再無大漢盧帥,只有國子祭酒盧子幹!”
“那就好!”
鄭玄眼中滿是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