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涼府。
大堂之中。
霍羽淡漠道:“學文分級出來以後,王越你帶人護送盧植前往姑臧,北涼大興學宮建設非他不可,鄭玄與司馬徽他們還有要事在長安處理!”
“喏!”
王越恭敬道。
霍羽轉頭看向賈詡,譏嘲道:“文和,徐榮大軍發往弘農,奉先調往湖縣!”
“軍侯!”
賈詡頭皮發麻道:“兩地可都是弘農郡地界啊!”
霍羽看向洛陽,不屑道:“若不是弘農,我也不會讓大軍入駐,只是給董卓一個警告罷了,讓他在洛陽不要做得太過,不然北涼大軍可以直入河南尹,兵臨洛陽城外!”
“喏!”
賈詡恭敬道。
“噠!”
“噠!”
“噠!”
霍羽敲打著桌案,沉聲道:“募兵情況如何了!”
賈詡躬身道:“已經募足五萬,現在兵曹正在統計兵籍,預計三日之內能呈送北涼府!”
“嗯!”
霍羽點了點頭,說道:“大衍司與吏曹,刑曹配合,對三輔重地的官吏一定要詳加審查,這裡不是北涼,以前官吏所作所為如何,我們都要查清楚,給百姓一個交代!”
“喏!”
王越,荀攸應道。
“元嘆!”
霍羽沉聲道。
顧雍恭敬道:“軍侯,三輔良田已經統籌完畢,暮冬之時便會透過各地府衙分封百姓戶籍,此事由大衍司配合,貪贓舞弊者以北涼律論處!”
“很好!”
霍羽滿意的點了點頭。
王越左看右看,一臉茫然道:“大衍司事情這麼多?”
“呵呵!”
賈詡笑道:“王司主,當初你掌管繡衣直指時,天下政權在三公九卿,還有無數士族手中,自然不會任由你摻和,所以你行事需要天子調動,而大衍司不同,為了防止各郡縣官吏舞弊,六曹會配合大衍司,畢竟人多了才能看的更加清楚!”
“是!”
王越頭皮發麻。
……
北涼改制。
教育機構新建,直接張榜諸郡。
尤其是盧植擔任國子祭酒的訊息,十餘日之間朝四方散去。
洛陽。
太尉府中。
董卓五官扭曲,獰笑道:“盧子幹這個酸儒,朝中尚書令他不做,偏偏要去北涼做一個什麼國子祭酒,現在別說領軍打仗,連北涼政事都不得插手,與流放有何異!”
“主公!”
李儒忌憚道:“霍羽大肆興建學堂,還分出級別引導百姓孩提學字,這一步不可謂不高,他這是持大儒之旌旗,揮儒學之利劍,一劍又一劍削去北涼,三輔兩地士族的影響力啊!”
“什麼意思?”
董卓瞳孔一縮道。
“士族之所以是士族,不單單是因為代代為官!”
“而是他們壟斷了全天下的學識,讓寒門子弟無法晉升,處於一個只能使用蠻力的階段!”
“霍羽這是在打破士族壟斷學識,無限拔高百姓的才能底蘊,長此以往北涼人人識文斷字,遵守律法,亦可領軍為官,何人敢稱士族,何人還敢愚弄百姓!”李儒言語中帶著一絲感慨,欽佩道。
董卓譏嘲道:“文優,天下簡牘皆在士族手中,他拿什麼授學?”
“不知!”
李儒搖了搖頭。
董卓大笑道:“天下學識一石,九鬥在士族手中,他霍子卿能鬥得過誰?”
“拭目以待!”
李儒眼中滿是期待之色。
……
數日之後。
董卓頒佈政令,徵召天下大儒,如編著出五經章句的宋忠等人。
甚至。
董卓張榜天下。
喊出,大漢學識一石,洛陽九成九。
欲匯天下大儒,攜手匡扶大漢社稷這樣的言辭。
其意已經不言而喻,直接針對北涼的國子監與大興學宮。
只可惜。
董卓再怎麼號召,都無人響應,反而他獨掌朝政引發的怨氣愈發嚴重。
十月下旬。
一封斥責董卓的文賦從長安發出,而持筆人正是陳琳。
太尉府。
大堂之中。
董卓雙目血紅,猙獰道:“豎子,霍羽當真豎子,他以為一篇文賦就能殺了我嗎?”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