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之後。
孟津,一片山脈起伏之地。
李儒收到了張遼,高順二人歸順北涼的訊息。
車輿之上。
董卓頭髮雪白,瞳孔中只餘下頹廢與不甘。
李儒恭敬道:“主公,張遼,高順不過是小將,只要我們回到幷州,聯合鮮卑,烏桓兩族,就算是霍羽又如何,虎牢關前他統帥的盟軍不是照樣損失慘重嗎?”
“文優!”
董卓抬頭說道:“按照時間算,霍羽應該到了北邙是吧。”
“是!”
李儒恭敬道。
董卓嘴角滿是瘋狂,道:“本相留的大禮,他到洛陽時一定會欣喜!”
“會的!”
李儒起身看向洛陽方向。
似乎,能夠洞穿數百里地域,看到已經破敗不堪的洛陽城。
北邙山上。
霍羽俯瞰洛陽城。
不比昔日繁華熙攘,此刻洛陽已經化為一堆廢墟。
只能看到大火留下的痕跡,還有洛河濤濤不絕的河水,甚至被譽為儒學聖書的太學石經都碎裂成數塊。
南北二宮。
執政數百年的廟堂,也成了破磚爛瓦之地。
荀攸眼中滿是驚愕,怒斥道:“董卓竟然焚了洛陽,而且還將洛陽數十萬百姓遷往幷州!”
“軍侯!”
郭嘉蹙眉道:“我們繼續追趕嗎?”
霍羽目光平靜,絲毫不為一座城池焚燬而動容,反而說道:“子龍,將第三軍團戰旗插在此地,孤在這裡等他們一天!”
“喏!”
眾人應道。
又數日之後。
曹操的軍隊也進入野王境內,對董卓的潰軍進行阻撓。
與此同時。
盟軍也進入洛陽城內。
公孫瓚,孫堅二人亦是領軍行至城內。
城樓之上。
孫堅眺望北邙山,複雜道:“軍侯的旗幟,看來他們已經去追擊董卓了!”
“我們也走吧!”
公孫瓚壓著腰間長劍說道。
孫堅搖了搖頭,苦笑道:“不必了,我們就在此地等候即可。”
“嗯?”
公孫瓚難以置信的看向孫堅。
似乎在問,天子就在眼前,這個時候不去協助霍羽了?
盟軍眾多,騎兵確實是少之又少,可是霍羽與曹操的人馬在怎麼厲害,也難敵董卓麾下那麼多大軍啊,孫堅這一拒絕支援,霍羽幾乎少了近一萬可用的大軍。
“伯圭!”
孫堅面色複雜道:“北邙山是第三軍團的戰旗,是黃巾之亂後而建設的一支騎兵,而那時他已經不再統帥大漢兵馬,軍侯這是在告訴我們,此戰已經沒有我們的事情了,剩下的戰爭他北涼來!”
“你信嗎?”
公孫瓚忍不住問道。
孫堅搖了搖頭,說道:“不想信,可是若他真的有讓我們協助的心思,戰旗就應該插在洛陽城樓,可是他連洛陽城都沒入,只在北邙山駐紮,足矣證明他根本沒有與盟軍會合的心思,或許北涼軍在北邙山等了一天,只是我們誰也沒有趕上會合罷了!”
“不援嗎?”
公孫瓚轉頭看向洛陽城內。
無數盟軍竄動,在這片廢墟之中挖掘重寶,百年皇都,積攢下來的重寶太過動人心了。
董卓走的匆忙,雖然搜刮了一遍,可還是留下不少東西,足矣讓尋常軍士一夜暴富,乃至他的幽州軍,孫堅的江東軍皆在此列。
公孫瓚披風一甩,大喝道:“收攏所有將士,匯聚在洛陽城外紮營!”
“哎!”
孫堅看著公孫瓚的背影,悵然一嘆。
孫策複雜道:“父親,軍侯或許不是此意,只是我們誤解了而已!”
“伯符!”
孫堅搖了搖頭,沉聲道:“有些東西沒有你想的那麼簡單,如果今天我們去支援軍侯,那我們就徹底與軍侯綁死了,軍侯就是下一個何進,下一個董卓啊!可大漢又何來下一個軍侯阻止何進,董卓?”
孫策疑惑道:“不懂!”
“封無可封了!”
孫堅面色凝重道:“霍羽已經走到了臣的盡頭,此次他清君側,天子不可能不封,縱然不封王,也是執掌朝野軍政的權臣,我們若是去了將會被所有諸侯視為眼中釘、肉中刺,但凡朝內有軍侯一合之敵,我也不至於在此地駐兵不動!”
“喏!”
孫策恭敬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