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聽了徐皇后所說的話,臉上是一陣紅,一陣白。
因為方孝孺和鐵鉉這兩件事,朱棣的心裡也十分後悔。
他想起方孝孺當著文武百官的面,把他罵得狗血淋頭,說他為臣不忠,為子不孝,為人不仁,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人,是一個反派,一個逆賊。
剛開始的時候,朱棣也是很有耐心的,和方孝孺商量,讓他為自己擬寫登基詔書。
當然了,朱棣這樣做,也是為了收買人心。
沒想到方孝孺誓死不從,破口大罵,使朱棣顏面掃地。
當時,朱棣的額頭之上,青筋暴起。
他強忍著心頭的怒氣,問道:“你這樣做,難道你就不怕朕滅你的九族嗎?”
方孝孺冷笑道:“你滅我的九族,就算你滅我十族,又能怎麼樣呢?”
盛怒之下的朱棣咬牙切齒:“好,朕就成全你!
滅你十族!”
若是在平時,朱棣可能也沒有那麼大的火氣,但是,話趕話,朱棣當真就滅了方孝儒的十族,共殺了八百多口人。
因為這件事,朝廷上下無不震驚。
因為滅人家三族已經是不得了的重罪了,
滅九族,那是少之又少,滅十族歷史上恐怕也沒有,朱棣可能是首創。
至於鐵鉉,也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人。
當初,鐵鉉是最讓朱棣頭疼的人。
鐵鉉和盛庸駐守在濟南。
朱棣率兵去攻打多次,都沒能把濟南給拿下來。
於是,朱棣發誓,將來如果讓我捉住鐵鉉,我必將你碎屍萬段不可。
最終,朱棣做了皇帝,捉住了鐵鉉。
朱棣對他十分禮遇,希望他能投降自己,
鐵弦也是堅決不降,但求速死!
朱棣的脾氣也很倔,他心想難道離開了你鐵鉉朕就坐不得這天下了嗎?
於是,下旨將他凌遲處死。
朱棣做了這兩件事之後,不久便後悔了。
可是,後悔又有什麼用呢?人都已經死了。
此時,朱棣聽徐妙雲提起此事,不勝慚愧呀。
“皇后,你批評得對,朕有過錯呀。
朕不應該那樣對待方孝孺和鐵鉉,
他們是忠臣,
朕殺了他們倆,寒了很多人的心,這個黑鍋也是背定了,永遠也洗刷不過來了。
徐皇后嘆息了一聲:“陛下,如今你做了天子,當要思考怎樣造福於百姓,提升和改善百姓的生活質量,而不是一味地殺戮。
再說了,如今的大明並不太平啊,
別的不說,就拿北元來說,就夠你頭疼的了。
雖然大元已經被滅了,但是,北元的殘餘勢力仍然有幾十萬的兵力,不可小覷呀,他們隨時都有捲土重來的可能。
那麼,你讓誰去對付他們?
雖然說你把朱高煦派到了北平去了,
但是,高煦勇猛有餘,謀略不足,
他有時候還很犯渾,
因此,你缺少一個像常茂這樣作戰經驗豐富的大將,希望,陛下將他釋放,重新重用他,讓他征戰沙場,
那不比殺死他要強上很多嗎?”
朱棣聽了,也覺得徐皇后說得有理。
最後,朱棣點了點頭,道:“如果常茂願意投降的話,朕不但免他一死,還封他為將軍,
等他將來立了功之後,再進行加官晉爵。
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他一意孤行,死活不願意投降朕的話,那也講不了,說不起,朕只有依律治他的死罪了。”
此時,徐妙雲想了想,一雙眼睛看向朱棣,問道:“陛下,咱們夫妻多年,臣妾想問你一個問題。”
“你有什麼問題要問?”
“陛下是不是打算把臣妾給廢了啊?”徐妙雲鼓起勇氣問道。
朱棣的心中就是一驚:“皇后,你何出此言啊?”
徐妙雲語氣幽怨地說道:“陛下,臣妾明白臣妾已經上了年紀了,比不了後宮那些年輕的妃子美貌!
你另有新歡,臣妾完全能理解。
如果你有更合適的人選做皇后,臣妾願意退位讓賢。
但是,請陛下不要瞞著我。”
朱棣拉著徐妙雲的手說:“皇后,你想多了,我們同甘共苦,這麼多年,一路走來,好不容易才有了今天。
朕正要與你共享我們的勞動成果呢。
你為朕生了七個孩子,在你坐月子期間,落下了病根。
朕的心裡無限感激,也很內疚。
朕今天和你這麼說吧,朕這輩子只會立你一人做皇后,除了你之外,朕絕不會再立第二個女人做皇后的。”
徐妙雲聽了朱棣的這番話,心裡也是無限感動。
她的目光注視著朱棣:“你說的是真的嗎?”
朱棣把她擁在懷中:“這些都是朕的肺腑之言啊。
如果你不相信朕的話,朕願意把心肝掏出來給你看。”
“可是,宮中有傳言說,陛下打算立張氏皇后,這又是怎麼回事啊?”徐妙雲緊盯著朱棣的眼睛問道。
“呃——,”朱棣頓時語塞,他尋思這事如此隱密,皇后是怎麼知道的呢?“那純屬子虛烏有,請皇后不要聽信那些謠言。”
“陛下,當真沒有那麼一回事嗎?”徐妙雲不禁問道。
“絕對沒有,請皇后一定要相信朕的話。”
晚上。
徐皇后的寢宮。
徐皇后的心中正在思考著朱棣所說的話,從朱棣的言談舉止來看,
朱棣似乎並沒有把她的皇后之位廢掉的意思,
起碼來說,目前朱棣應該不會這麼做的,
她愁的是常茂,
既然朱允熥來求自己一回,如果不能把常茂救下來,好像也對不起朱允熥。
最關鍵的是朝廷現在缺少像常茂這樣的大將啊。
但是,常茂那個臭脾氣,能投降朝廷嗎?
恐怕很難!
就在這時,朱允熥從外面走了進來,跪伏在地上:“拜見皇后。”
徐妙雲看了看他:“允熥啊,此間沒有外人,不必多禮,快起來吧。”
隨即,便把自己面見朱棣的經過向朱允熥講述了一遍,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