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茂點了點頭,覺得他這的確是個辦法:“如果把這麼多的錢放在別處,也不太放心。”
朱允熥卻搖了搖頭:“二十萬兩銀子放在咱們這個草房子中,也不太安全吶。”
趙靈兒手託著腮幫子問道:“那你說怎麼辦?
咱們總不能把這些錢再還給他們吧?
天下哪有這麼便宜的事兒?
再說了,那張輔得的也是不義之財,是他搜刮民脂民膏得來的。”
朱允熥沉吟了片刻,說:“聽說蜀地今年鬧了蝗災,又受乾旱,很多的百姓沒有飯吃,最終淪為盜賊。
因此他們入夥陳祖義、陳士良的海盜,
不如咱們拿出十萬兩銀子去賑災吧,
就說是朝廷分發的。
另外十萬兩送到峨眉山去。
有一次,我去峨眉山,意外發現了一個山洞,極其隱蔽。
外人根本無法發現,就把銀子藏在那裡好了。”
常茂搖了搖頭,道:“賑災,那不是朝廷的事嗎?和咱們有什麼關係?
照我說,百姓加入盜賊,越多越好!
那隻能說明朱棣不會治理地方。”
趙靈兒也說:“我不同意,朱高熾不是能耐大嗎?他此次不是來到了蜀地嗎?就讓他去賑災,這些錢咱們冒著風險好不容易得來的,將來咱們要花錢的地方多著呢,憑什麼便宜了朱高熾?”
朱允熥見他們倆都不同意,也不好再堅持。
於是,由常茂負責,把這些錢財全部運送到了峨眉山上。
常茂發現那個山洞果然極其隱蔽,他就住在那山洞裡了。
反正他是一個人,住在客棧和住在這山洞裡,也沒啥區別。
山洞裡面特別寬敞,冬暖夏涼,比他在外面飄來蕩去的要好太多了。
常茂也見著了常升。
兄弟倆見了面之後,唏噓不已。
常什以為常茂早死了,沒想到他還活著。
常茂對他說:“朱高熾已經到了蜀地,他來者不善,你千萬要小心著點兒,他現在盯著你呢。
你是不是和陳士良之間有來往?”
常升嘆息了一聲:“大哥,你有所不知。
陳士良的確派人來聯絡過我,想讓我和他們合作,但是,我一直沒有答應。
畢竟他們是海盜,和咱們還是有區別的。”
常茂點了點頭,道:“那些盜賊在沿海一帶殺官奪府,攻佔城池,無惡不作,不知他們殺死了多少百姓。
沒想到他們現在已經來到蜀地活動。
陳祖義、陳士良父子罪大惡極呀,朝廷懸賞捉拿陳祖義,也抓不住他。
人家有100多艘戰船,還有大炮,朝廷要想捉拿他,派兵派少了,根本就無濟於事,
太多了,人家戰船一開,躲到海上去了,到哪裡去抓他?”
常升雙手揣在袖子裡:“最近一段時間,我又招募了一些新兵,正在加強訓練,現在人馬已經擴充到1000來人。”
常茂一聽,樂了:“你這事兒幹得不錯,我就說嘛,自古以來都得兵強馬壯,咱們兄弟手裡有兵馬,其他人又敢把咱們怎麼樣?”
“只是缺少戰馬、兵器和盔甲等,有的軍士手裡拿著鋤頭或者是鐵鍬,有點兒不像樣子。
但是,這些都需要錢啊,我手裡的錢也花得差不多了。”
常茂明白他的意思:“我那還有點積蓄,你先拿去用吧,
但是,你要注意,現在風聲比較緊,朱高熾就在蜀地,你要化整為零,不要目標太大。”
“知道了,大哥。”
常升得到了常茂的那一筆錢,購買戰馬、兵器和盔甲,隊伍不斷地逐漸壯大。
朱高熾的軍營。
朱高熾見有一名黑衣人被射中了一箭回來了,感到十分吃驚。
楊榮便把事情的經過講述了一遍。
朱高熾眯縫著眼睛聽著:“如此說來,那一筆錢真的被朱允熥他們劫去了呀。”
“我們已經挖了一尺多深了,如果再有一個時辰左右,我們就可以挖到下面了,沒想到朱允熥竟然發現了我們,射出了一支利箭來。”
朱高熾聽了,把手一揮:“你不要和孤說那些,孤的耳朵裡都聽出繭子來了,
每次你們去執行任務,總是有理由沒完成,孤要的不是這些,孤看的是結果,
如果父皇給孤分派任務,無法完成,孤去和父皇說這個理由,那個藉口,能行嗎?真是一群飯桶!”
楊榮見朱高熾發火了,臉漲得通紅,低著頭,不敢再說話了。
此時,楊士奇輕輕地咳嗽了一聲:“殿下,雖然楊榮他們沒有把那些錢財帶回來,但是,基本上可以肯定張輔所丟的那一筆錢就是被朱允熥給劫去了。
微臣早就說過,在這蜀地,除了他,誰有這麼大的膽子,這麼大的能耐呢?”
朱高熾倒揹著雙手,拖著那條瘸腿在帳篷裡來回走動:“老師,你說咱們該如何處置這件事兒啊?
難道說就這樣算了嗎?”
楊士奇手捻鬚髯想了想,然後,微微一笑:“當然不能這樣便宜了他,咱們可以如此這般。”
傍晚時分。
朱允熥正在大棚內給雜交水稻試驗田澆水。
同時記錄雜交水稻種植的時間、生長的高度、大棚內的溫度、水分等相關資料。
不知道什麼時候,朱高熾已經來到了大棚之中。
他走到了朱允熥的面前,看著長得鬱鬱蔥蔥的水稻,問道:“允熥啊,你口中所說的雜交水稻指的就是這些嗎?”
“是啊,兄長!”
朱高熾點了點頭,稱讚道:“這水稻果然長得健壯,秸稈也高!”
朱允熥知道他來者不善,但是,朱高熾沒有撕破臉,也沒有點明,
朱允熥也就裝糊塗。
朱允熥向他介紹說:“此種水稻的生長過程,包括含苞待放、開花、抽穗和結果四個環節,再過10天左右,就含苞待放了。”
朱高熾看著這一片水稻,就像是看到了新的希望:“允熥啊,這件事,如果你能辦成的話,將來我在父皇的面前表奏你的功德,說不定能夠恢復你的官職和爵位。”
朱允熥苦笑了一聲,心想你又在這裡給我畫大餅了,你們這些君王、太子等經常幹這樣的事兒,動不動就封官許願。
當年,李淵為了利用和鼓勵李世民,也曾經對他許諾過,說如果李世民打了勝仗,等他回來之後,就改立他為太子,
可是,等李世民平定了叛亂,削平了天下,回到了長安之後,李淵就再也不提這事兒了,好像他從來就沒說過那樣的話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