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靖難剛成功,朱棣要殺我!

第70章 夫妻談心,朱棣的憂慮

晚上。

京師。

徐皇后的寢宮。

徐皇后正在想著自己的心事。

因為她現在也很彷徨。

其一,徐妙錦突然失蹤了,她也不知道徐妙錦去了哪裡,難道說,那一次,她偶然地讓徐妙錦和朱允熥見個面,他們倆就產生了感情嗎?

她想一想,這事兒挺後怕的。

徐妙錦年輕,容易衝動啊,萬一做出什麼出格的事兒來。

這要是讓朱棣知道了,還得了?

她又想了想,覺得這又不太可能。

可是,徐妙錦到底去了哪裡呢?

就連徐輝祖也這麼說,認為徐妙錦很可能到朱允熥那裡去了,

早知如此,她就不讓他們倆見面了。

她又想到了徐輝祖。

她知道徐輝祖對朱允炆十分忠心,在朱棣發動靖難之役的過程中,

徐輝祖給北軍帶來了強大的阻力。

靈璧之戰,徐輝祖大敗北軍。

後來,朱允炆大意了,他聽說朱棣已經撤兵了,認為沒事兒,又把徐輝祖調進了京師。

這樣,朱高煦再攻上來之時,又打敗了南軍。

浦子口一戰,朱棣無論如何也突破不了徐輝祖的防線,急得沒辦法,都打算議和退回北平去了。

到最後,如果不是朱高煦殺過來的話,徐輝祖和常升也把北軍給擋住了。

對於這件事,朱棣一直耿耿於懷,認為徐輝祖作為自己的大舅哥兒,不向著他。

徐增壽倒是向著朱棣,卻被朱允炆所殺。

看來是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啊。

這一次,徐輝祖能夠投降朝廷,徐妙雲的心裡也寬慰了許多。

但是,她又開始擔心朱高煦了起來。

朱高煦也是自己的兒子,兵力較少,能守得住北平嗎?

朱高煦和徐輝祖之間死不對眼,舅外甥倆互相瞧不上。

徐妙雲想到這些煩惱的事情,覺都睡不著。

另外,朱棣會不會真的動了廢皇后的心思呢?

她倒不是很在乎這皇后的位置,

但是,如果她被廢了的話,朱高熾的太子之位恐怕就保不住了。

難道說張輔和張氏兄妹有這麼大的能量嗎?

不過,也難怪,人家張氏年輕貌美,聽說她床上功夫也好,把朱棣迷得神魂顛倒。

自己現在已是半老徐娘了和人家怎麼比?

就在徐妙雲胡思亂想之際,朱棣從外面走了進來。

徐妙雲覺得有點意外,因為,朱棣已經很少到她這裡來了,

朱棣寵愛張氏、徐妙錦、還有那朝鮮的女子權氏,

現在他們夫妻之間的話越來越少了,老夫老妻的,也沒什麼好溝通的了。

徐妙雲趕緊站起身來,把朱棣的外衣脫了,掛在了衣架上。

她又把房間裡的炭火生得旺了一些,又給朱棣倒了一杯熱茶。

朱棣坐在了桌子邊的椅子上。

徐妙雲察言觀色,發現朱棣的臉色並不是太好。

“陛下,今天晚上,你怎麼有興致到臣妾的寢宮裡來呀?”

朱棣端起茶碗淺嘗了一口:“徐輝祖已經奉命到北平去幫著朱高煦抗擊北元去了。”

聽朱棣這麼一說,徐妙雲的心裡也寬慰了許多:“那很好啊,這不是好事嗎?”

朱棣嘆息了一聲:“但是,你知道他和我提出了什麼條件嗎?”

“哦?徐輝祖都向你提了哪些條件呀?

我並沒有聽他說呀。”

“他說他此次帶兵到北平去抗擊北元,是代表朝廷去的,但是,這個朝廷不是咱們的朝廷,而是朱允炆的朝廷。”

“這——。”徐妙雲聽了,心裡就是咯噔了一下,心想徐輝祖就是這麼軸,有必要把話說得這麼清楚嗎?

朱棣長嘆了一聲:“我知道他呀,是想學當年的關羽,降漢不想曹,

他是降明不降朕呀,

換句話說,將來如果有一天,他發現了朱允炆的蹤跡,肯定還會去投奔朱允炆的。

朕就想不明白了,

朕對你這個兄弟夠客氣的了,換做是旁人,朕早把他給殺了。

當初,他給咱們帶來了多少麻煩?

他可真是六親不認啊。”

徐妙雲聽朱棣這麼一說,知道朱棣已經很生氣了,可是,徐輝祖是自己的弟弟,

他又能怎麼做呢?

徐妙雲只好在中間勸說:“陛下呀,你又何必在意那些虛名呢?

不管怎麼說,他現在帶兵去幫著朱高煦抗擊北元了,這不是很好嗎?

時間長了,他慢慢地就把朱允炆給淡忘了。

如今朱允炆是生是死還不一定。”

聞言,朱棣搖了搖頭:“皇后,你說錯了,徐輝祖是不可能忘記朱允炆的,

你知道他還提出了什麼條件嗎?”

“哦,他又提出了什麼條件?”

朱棣手扶著桌子:“他說呀,他這支軍隊到了北平之後,聽命於朱允熥,不聽命於朱高煦。”

徐妙雲聽了,也是一愣,問道:“此次,朱允熥到北平去,不是千夫長嗎?

高煦不是北平的主將嗎?

他怎麼不聽主將的,卻聽千夫長的呢?”

“問題就出在這裡,聽說,那一次在蜀地的時候,朱允熥和徐輝祖在同一個牢房裡待過,他們倆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而且,徐輝祖對朱允熥的才能十分欽佩。

如果將來朱允熥在北平站住了腳,有了自己的一個團隊,倘若朱允熥和咱朝廷對抗起來,又怎麼辦呢?”

徐妙雲聽了,雙眉緊蹙:“陛下,你是不是太多慮了?

他在幫著咱們打北元呢,你怎麼能想到那些呢?”

此時,朱棣站起身來,倒揹著雙手在房間裡來回直溜:“朕說這話並非危言聳聽,你別忘了,朱允熥的吳王身份和爵位被朕給廢了,朕把他發配到蜀地去種田。

之所以讓他去種田,是因為戶部侍郎夏原吉曾經和朕算過一筆賬,他說蜀地的荒地如果開墾出來一半的話,每年能為朝廷增加100萬兩左右的銀子的收入,咱們現在國庫比較緊張啊,

國家一年的國庫賦稅的收入只有1100萬兩銀子。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