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血殘明

第554章 內外

按龐雨的想法,樅陽的位置更偏僻一點,又不屬於軍事要地,道臺和監軍都很難走到那裡去,糧草供應也方便,就是地勢狹窄塘河交錯,缺少大片的平地,不適合操練,石牌的基礎條件很好,交通便利糧食豐富,就是稍微顯眼了一點,綜合考量只能選這裡。

何仙崖找了個安慶衛的由頭,可以解決官面上的合法性。

“三弟此事辦得很好。”龐雨心頭輕鬆了許多,何仙崖把安慶的事情處理得很穩妥,節約他大量的精力。

何仙崖抬眼看看龐雨後道,“二哥,屬下這裡還有一事要奏報。”

“三弟但講無妨。”

“屬下要說漕幫的情形,從上江到下江,沿江各要緊碼頭都在安慶漕幫掌控下,這漕幫亦兵亦工亦商,漕幫一貫是暗哨司在管,衙署便隔了一層,大人勤王去後,暗哨司更不奏報漕幫情形,每年收支銀子,開張多少生意,多少人在領工食銀一概不知。”

龐雨的手在扶手上緩慢的敲動,但沒有說話。

“郭奉友從蕪湖私下發來奏報,說蕪湖漕幫控制碼頭之後,開張賭檔、勾欄,掙的銀子由幾個棍頭私分。”

龐雨嗯了一聲,何仙崖看看龐雨臉色之後道,“未換貼票的行商,給棍頭捐貢之後,商貨照樣可以裝船起行,併發給通行旗號。”

龐雨緩慢敲打扶手的手指停了一下。

“任大浪在九江,用水營控制碼頭,由於掌控碼頭時依靠水營,當地漕幫也聽任大浪的,他們對碼頭使用貼票不上心,只要給水營捐貢貨值,便給行船的令旗,這次是銀莊告來的。水營又在當地經營私鹽,以清江之名強制其他商貨捐貢兩成貨值,江西衙門彈劾咱們安慶營幾次,多因此而起,這些捐貢未曾跟戶房報過,更未曾交過。外地的訊息多來自暗哨司,這些牽涉漕幫的訊息便不會傳回安慶來……”

……

何仙崖行禮後退出了中軍書房,龐雨把他送到門口。

回身過來時,龐雨皺了皺眉,九江這個地方,當年因為慶王造反,將當地的衛所歸屬安慶守備營管轄,但因為時間久遠,安慶守備營考核逐漸流於形式,衛所跟其他一樣的廢弛,完全不被地方官府重視,龐雨透過熊文燦重新控制九江衛,目的是獲得衛所的資產,並有合法地位在九江立足,任大浪從那之後就在九江駐紮,龐雨給他的任務就是控制碼頭,以清江的名義推進貼票。

龐雨忙著在各地打仗,顧及不到九江具體事務,更管不了其他碼頭上的漕幫。

龐丁低聲道,“他想把漕幫從江帆手中脫出來。”

“脫出來作甚?”

“讓阮勁來掌控,他雖是沒說,但這次阮勁抓了盧鼎,又不是江帆的人,最適合來接管漕幫。那阮勁是他介紹來的,他希望阮勁管著漕幫,不要讓江帆一家獨大,說來也是在開枝散葉。”

龐雨笑笑道,“為自家開枝散葉是情理之中,漕幫分散各地,原本就是為了方便暗哨司辦事,所以交給江帆管轄,如果江帆確實管不好漕幫,自然該調整,那任大浪呢,為何我回衙沒聽到他一句好話。”

“任大浪是水營舊人,投靠大人最早,但打流寇打東虜都出不了力,與各部將官無甚關聯,又佔著水營這肥差,大家自然都看他不順眼。”龐丁說罷停頓片刻,看看龐雨道,“咱們這裡內外都有心思。在外那邊,朝廷體制營伍不動,但家丁跟著將官走,打仗都靠家丁,眼下流寇到處肆虐,咱們安慶營有名聲了,各處上官想的,就是把安慶將官調去,自家轄區就有個依靠。熊文燦跟兵部要谷城兵馬,戴東旻想要調走王增祿,史道臺想要調走莊朝正,都是這般的心思。各司各總的將官自然也知道,終究會有心思,他們還沒跟大人提出來,不過是知道按現下給付的糧餉,他們自家籌措不出來,就是各位軍門也籌措不出來,兵將就不會跟他們走,未必是他們自己想留在安慶營。”

“人人都有自己的心思,裡面總有些是對安慶營也有利的,我們就是要選出這些來。”龐雨回到自己座位上坐著,好半晌之後抬頭道,“擬明日的令信。”

……

“承發房轉來文書,駐谷城第一千總部、陸戰司輪換回安慶,謝召發、王增祿和鐵匠都要回來,姚動山帶第二千總部留守,湖廣、九江、樅陽、雷港的水營管事也要回來奏事,讓文書隊知道。”

後衙的文書隊直房中,吳達財看過抄送的文書後遞給曹書辦。今日中軍書房開始發放令信,整個衙署各房和各個營伍都在等待。

一名書辦匆匆到了門前,曹書辦起身到門口,那書辦低語幾句又迅速走了,曹書辦過來對吳達財道,“禮房、工房、戶房的司吏都領了頂首銀,已經把印交了,眼下由龐大人指定的典吏掌印。”

吳達財哦了一聲,現在衙署是從守備營時候就交接過來的,各房的設定跟縣衙是一樣的,以便對口上級和平級衙門。

各房主事的都是司吏,是正式的吏員,龐雨更換不了,就一直沿用下來,

但吏員是可以捐貢的,龐雨這幾年捐貢了不少司吏典吏,又透過阮大鋮運作,已經換掉了一半的司吏,剩下三房這次領了頂首銀。

“他們都領了?”

曹書辦道,“何仙崖之前就跟他們說了,不讓出司吏來,考績評語都給下等,跟巡按衙門那邊已經說得明白,不會給考滿,頂首銀按三倍給的,不讓出來不行,三個司吏四個典吏都領了,全部讓自己人頂首。”

吳達財點點頭,那些自己人多半來自銀莊、賭檔、墩堡、工坊,以前是書手、賬房、掌櫃之類,都是龐雨自己培養起來的。衙署裡面原本也是按大小相制,吏和官兩條線,現在完全在龐雨掌控下。

很快又一名書手過來,遞過來承發房剛抄送給文書隊的呈文紙,曹書辦低聲道,“各營均增設輜重官一人,照湖廣慣例在各司各營設軍議,除作戰令信之外,各部各司事務由軍議眾議決斷。”

吳達財結果匆匆看了,他識字數增加得不少,已經能大體看懂,但穩妥起見還是要曹書辦解釋。這個軍議就是分了主官的權,文書官的地位相對升高了,但並非吳達財最關心的。

“有沒有姓侯的……”

曹書辦搖搖頭,實際上他們兩人今天一直在一起,曹書辦自然不會比他知道得多。

由於全程參與了勤王,而侯先生這幾年毫無建樹,如果侯先生有變動,那吳達財就能升任總文書官,這幾乎就是衙署內的共識。

這時湯盛拿著一份呈文紙匆匆跑進來,“大人你的令信。”

曹書辦趕緊接過,吳達財緊張的看著曹書辦,曹書辦看得很仔細,過了好一會,曹書辦抬起頭來看著吳達財,“命吳副總文書官赴石牌,暫任石牌武學分司學正,八月二十六日前到任。”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