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在省城論壇上,被方成“打臉”後,孫建國痛定思痛,也想勵精圖治,帶領廠子改革創新。
他投入巨資,引進裝置,研發新品,試圖模仿紅旗村的模式。
然而,國企的積弊太深,改革的阻力太大。
他的一系列舉措,都收效甚微。
新產品研發出來,要麼是模仿不到位,畫虎不成反類犬。
要麼是成本太高,價格太貴,市場不接受。
原有的老產品,則因為缺乏競爭力,市場份額不斷萎縮。
廠裡的效益,一天不如一天。
工人們怨聲載道,人心渙散。
一些有能力的骨幹,也紛紛跳槽,另謀高就。
孫建國焦頭爛額,心力交瘁,短短几個月,就蒼老了許多。
他知道,如果再不想辦法,長風廠,這個承載了他半輩子心血的企業,可能真的要在他手裡完蛋了。
在一次去省城開會的機會,孫建國輾轉找到了省農業廳那位曾經高度評價紅旗村的副廳長。
向他訴說了廠裡的困境,也表達了對紅旗村模式的羨慕和認可。
希望能得到省裡的支援,或者請省裡幫忙牽線搭橋,讓他能有機會,再次向方成請教,甚至尋求合作。
副廳長聽了他的情況,也頗為同情。
長風廠畢竟是省裡的老牌國企,如果就這麼垮了,也怪可惜的。
而且,他也確實很欣賞方成的能力和格局。
如果能促成紅旗村與長風廠的合作,或許能盤活長風廠,也能進一步壯大紅旗村的實力。
對雙方,對全省的食品工業發展,都是一件好事。
於是,副廳長親自給方成打了個電話,介紹了孫建國和長風廠的情況。
希望方成能看在同行的情面上,以及對全省食品產業發展的貢獻上,能給孫建國一個機會。
方成接到副廳長的電話,也有些意外。
他對孫建國這個人,印象並不算好,但也不算太壞。
至少,孫建國不像趙金寶那樣,卑鄙無恥,專搞歪門邪道。
而且,長風廠的底子還在,如果能進行有效的改革和整合,確實還有一定的價值。
考慮到副廳長的面子,以及潛在的商業機會。
方成答應,可以和孫建國見一面,聊一聊。
但合作與否,還要看具體情況。
孫建國得知方成願意見他,激動得差點掉下眼淚。
他立刻帶著幾個廠裡的核心骨幹,備上厚禮,親自趕到紅旗村,登門拜訪。
這一次,他的姿態,與上次在省城論壇上,截然不同。
完全沒有了當初的倨傲和輕視,反而充滿了謙卑和懇切。
“方總,上次在省城,是我有眼不識泰山,多有得罪,還請您大人有大量,不要跟我一般見識。”
孫建國一見到方成,就深深地鞠了一躬,誠懇道歉。
方成連忙扶起他:“孫廠長言重了,過去的事情,就不要再提了。”
“我們還是談談正事吧,不知道孫廠長這次來,有何指教?”
孫建國嘆了口氣,將長風廠目前面臨的困境,以及他嘗試改革遇到的阻力,都原原本本地向方成作了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