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峰三人一路打聽,一路倒車,終於到了位於西城區復興門內大街的燕京長話大樓。
這棟集郵政及長途電話功能的大樓是一九七六年竣工的,原燕京郵電大樓在七七年被拆除。
從燕京大學到長話大樓三人整整用了一個多小時時間,這讓文海情不自禁的感慨道:“燕京真大啊!”
李登峰微微一笑。
這才哪到哪,你是沒看過後期的燕京,城市規模要比現在的大上幾倍。
今天正好趕上是星期日,打長途電話的人很多,李登峰自覺排隊,又用了半個小時時間,終於輪到他了。
“同志,打到東海省革安市要多少錢?”
“每分鐘八分錢。”
1978年,全國電話普及率僅為0.38%,長途通訊基礎設施薄弱,大多數長途電話依賴人工轉接。使用者需前往郵電局排隊掛號,且通話時間需人工記錄計費。由於技術和資源限制,長途通話成本較高,屬於相對奢侈的服務。
這時候長途電話採用按距離分級的計費方式,分為13個等級,每分鐘費用最低為0.05元(短距離),最高為1.60元(超長距離)。
革安距離燕京七百公里,屬於中等偏短的距離。
“好,我打一個。”
服務人員把電話遞給了他,同時開始計費。
李登峰抓起話筒,“喂,幫我要一下東海省革安市革維會蘇萬成主任家裡。”
耐心的等待了十幾秒鐘,聽筒裡終於出現人聲。
“喂,我是李登峰啊!”
“二小子,你總算捨得打電話了,我和秀芝姐昨天前天等了你兩天。”電話那頭的蘇若瑾如釋重負的長出了一口氣。
“昨天忙了一天,再說這邊打長途電話太難了,我是倒了一個多小時的公交到燕京的長話大路才打的這個電話,你和我姐怎麼樣?你們什麼時候去報到?”李登峰慢慢悠悠的說著話,視窗裡的服務人員詫異的看著他。
這時候打長途電話資費昂貴,一般人都是長話短說,甚至有些人還把要說的話寫出來,力求在最短時間內說完,還真沒見過捧著電話嘮嗑的。
“我們省內的大學開學比你們晚,後天我送秀芝姐去財經學院,等她安頓好了我再回盛天報道,你放心吧!秀芝姐,你和二小子說幾句話吧!”
聽筒裡又出現了李秀芝的聲音,明顯聽得出是帶著哭腔的,“登峰,你怎麼樣?到那邊還適應嗎?學校的條件好不好?”
“姐,你放心吧,燕大的條件很好,食堂的飯菜很可口,有魚有肉,還有細糧,聽說學校每個人還給我們補助十七塊五,對了,學校還有澡堂,有熱水,住的也都適應,室友們都很好。姐,你不用擔心我,我插隊三年,什麼苦沒吃過,倒是你,從來沒離開過家,到學校以後千萬別捨不得花錢,該吃就吃,該喝就喝,和同學室友處好關係,但是記住,要是有人欺負你也別忍著,給若瑾姐打電話……”李登峰就像老父親一樣,不厭其煩地叮囑起李秀芝。
“放心吧,登峰,我會照顧好我自己的,對了,一高興把好訊息都忘了,咱爸分房了,新房在對爐山,六十多平,雙室,爸媽說了,等開春就搬家,等咱倆放暑假回來,就能看到新房子了。”李秀芝嘮嘮叨叨的說了一大堆。
視窗裡的服務人員聽到李登峰說到燕大兩個字,再看他的眼神都變了,好心的提醒了一句,“同志,馬上就要五分鐘了。”
李登峰點點頭,“姐,你把電話給若瑾姐,我再跟她說兩句。”
“好!”
“二小子,你想說什麼?”
“若瑾姐,燕京城市太大,坐公交車也不方便,你想辦法給我弄輛腳踏車,革鋼在燕京不是有駐京辦嗎?”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