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李登峰沒想到的是,就在他和付偉志結束鍛鍊,準備回宿舍的時候,梁抗美像幽靈一樣從小樹林裡走出來,直勾勾的看著李登峰,突然開口問道:“你以前是幹什麼的?”
“我以前下鄉插隊時跟一個老獵人學過打獵。”
梁抗美點點頭,“怪不得呢!可惜你沒參軍,要不然你絕對是一個好的偵察兵。”說完這句話,梁抗美轉身就走了,氣的付偉志在後面又發了一通火,“瞧不起誰呢?”
早7點40,經濟系的教室裡就已經坐滿了人。今天是第一天正式上課,大家都來的比較早。
班長蘇曉猛點了幾個力氣大的男生跟他去取教材。
李登峰和付偉志這對班上的第一第二高度自然是不可避免的被抓了壯丁。
在系辦公室,李登峰看到了讓他大開眼界的教材,居然有很多是手工刻印的簡陋裝訂本。
除了公開課的英語、大學語文、馬原之外,經濟系的專業課教材幾乎都是本系老師自己編撰的。
像路明教授的《世界經濟地理》,系主任孫岱城、寧林共同編寫的《外國經濟學說史》《當代西方經濟學》。
看著這些還泛著油墨味道的簡陋教材,李登峰是既感慨又心酸。
我們丟失了太多時間,但即便落後了那麼多,以孫岱城主任這樣的老一代知識分子依然沒有放棄,利用一切條件奮起直追。他們才是這個民族的脊樑。
第一堂課就是主任孫岱城親自上的,白髮蒼蒼的老學者站在講臺上,望著臺下年齡差異極大的學生,既有飽經風霜的年近三旬的知青,也有風華正茂十八九歲的少年。
他竟然一陣恍惚。
“同學們好,能在課堂上見到你們,我真的很高興,剛剛,我想到了我第一次在大學上課的場景,彈指間60年過去了……”老人的雙眸從臺下學生的臉上一一劃過,那一張張面孔逐漸變得模糊,穿過重重迷霧,回到60年前,
“在上課之前,我想問問大家,你們為什麼要學經濟?沒關係,暢所欲言,想到什麼就說什麼?就從班長開始吧!”
蘇曉猛站了起來,“孫主任,就在前幾天,我和室友吃飯聊天時,李登峰和文海同學說了一番話,讓我感觸頗深,他們說的話其實就是我想說的。他們說,當知青在農村插隊,流大汗吃大苦,每天都在田間勞作,可是依然吃不飽飯,他們想不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們希望經濟學能給他答案。”
“很好!這是我最想聽到的學習目的,人必須要有疑問,然後再尋找答案。其他人呢?有沒有不同的回答?”
團支書耿淑芬站了起來,有些難為情,“孫主任,我沒有班長和同學們想的那麼深,我在進入大學前,是負責單位統計工作的,統計工作和經濟息息相關,所以我就順利成章的報考了經濟系。”
“這個回答也不錯,經濟學來自於實踐,它的資料都來自統計……”
同學們一個接一個回答,但答案都大同小異,輪到梁抗美了,這哥們果然異於常人,答案絕對的出乎預料,“我沒想報考經濟系,我甚至沒想報考燕大,是別人瞞著我改了我的志願……”